经络在气功中的运用三

发布时间:2020-9-2 22:43:38   点击数: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www.zggylt.com/

内容简目:

《气功医学基础》共分两大部分十二章。第一部分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第二部分是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其中:

一、中医学基础理论内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辨证、经络学说五章。

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内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七章。

《黄帝内经》:“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谚语云:“为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是错”。经络亦是人体的内景隧道,李时珍讲:“内景隧道,唯返观者察之”。对经络的研习是从医入道法之一方便法门,对经络隐性系统了解亦是通往高层次修炼之路。

经络在气功中的运用(三)

四、练功中的经络感应

气功锻炼能启动经络系统内真气的运行,练功者有主观的感觉,这也成为经络研究的方法之一(前面所提经络假说已说及)。例如:太极周天功练者闭目入静,看不到仪器描记得情况,当其自我感觉循经感传向丹田位聚拢时,即缓缓上翘起拇指,翘至最高点,表示循经感传已到达丹田处,循经感传一越过丹田,拇指即迅速放下,此时所测得的穴位皮肤电阻亦急剧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又缓慢上升,开始第二个周期,当拇指翘至最高点又放下时,描记穴位电阻的曲线也出现第二次下降。如此周而复始,每个周期所经历的时间从1分30秒至2分30秒不等,以任督二脉的全程来计(共cm)可算出循经感传的速度由每秒1.5厘米到每秒24厘米,与过去在人群中所测得的循经感传速度相近。当受试者不练功时,将测量电极固定与中冲穴并翘起拇指和迅速放下,未见中冲穴的皮肤电阻有上述的变化。这是一次气功实验记录,它既是气功的研究,同时也有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

五、气功功法组成与经络

不少气功功法的组成是以经络作为基础内容的,从调意(意守)、调息(运气)到动作(如拍打经络)都贯穿了经络学说的内容,特别是奇经八脉的内容。奇经八脉有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古人尤为重视,宋代张紫阳的《八脉经》就是专门讲述练功与奇经八脉关系的书籍。李时珍强调奇经八脉的重要性,及其与练功的密切关系便是以《八脉经》为指导思想的。大、小周天功法便是以经络通道作为练功行气的基础。又如真气运行法功法,也运用到经络学说的内容,便如呼吸运动真气的影响:足三阴经的真气是随着呼吸运行而上行,肾经真气在吸气时沿少阴肾经上行入腹(丹田)与冲脉合并,挟脐上行至胸,注入心包经,与心气交,同肝经真气上行注入肺经,脾经真气上行注入心经;手三阳经真气也是在吸运气时,上行布于头面,与足三阳经络衔接的。从这般呼吸运气的描述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到真气循经运行外,还可看到功法是沿用了经络流注的规律的: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手太阴······另外,还有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到头,在头部与足之三阳经衔接的规律。

往期回顾

经络在气功中的运用(二)

经络在气功中的运用(一)

经络学说---常用穴位(六)

一位老弟子讲“麒麟文化”

经络学说---常用穴位(五)

经络学说---常用穴位(四)

佛教梵呗---地藏王

经络学说---常用穴位(三)

佛教梵呗---释迦牟尼

图文编辑:勤灯

图片来源:摄图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jj/219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