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仙灵诀拾珍·89·如何照见五蕴皆空证得空性?》三法九道律纪明,空中不空妙玄中。修身念力是基础,鸟在巢上听圣音。这是哪位道友提问而得的灵应诗,不得而知,却是一首非常好的偈子。三法九道律纪明,三法,可以理解为三乘之法,上中下三乘法,各有修法。另外,道门把五戒、三定、六慧称为“三法”。如《大乘妙林经·中卷·观身品第四》,大慈真人向天尊问道,天尊有云:若有众生,入我法门,闻我妙义,未能晓了,当以三法安慰其心,令得开悟。何谓三法?一者,若有众生闻此大乘,未能信受,当以五戒修摄其身,令无放逸,五根明浄,体性调和,于法无畏,堪任听受。二者,若有众生闻此大乘,未能善解,当以三定继录其心,令无动应,心地端静,性气调和,于法无畏,堪任诵持。三者,若有众生闻此大乘,未能通观,当以六慧遍被身心,令无障碍,内外明浄,身意澄清,慧洞虚空,了见真性,于法无畏,堪任寄付。何谓五戒?一者,若有眼根贪着色尘,当以妙林大戒,观彼色尘,随时迁易,念念无常,无可贪着,观我眼根,与彼无异。二者,若有耳根贪着声尘,当以妙林大戒,观彼声尘,随时迁易,念念无常,无可贪着,观我耳根,与彼无异。三者,若有鼻根,贪着香尘,当以妙林大戒,观彼香尘,随时迁易,念念无常,无可贪着,观我鼻根,与彼无异。四者,若有舌根贪着味尘,当以妙林大戒,观彼味尘,随时迁易,念念无常,无可贪着,观我舌根,与彼无异。五者,若有身根,贪着法尘,当以妙林大戒,观彼法尘,随时迁易,念念无常,无可贪着,观我身缘,与彼无异。何谓三定?一者,若有众生心神驰动,多所贪着,当以妙林大定,观诸世间,如幻如梦,如焰如电,非真实有,既知非有,心不驰动,是名安定。二者,若有众生心神驰动,多所慎恚,当以妙林大定,观诸世间,如声如响,如雾如云,非真实有,既知非有,无所瞋恚,名为法定。三者,若有众生心神驰动,多有痴慢,当以妙林大定,观诸世间,如风如空,如泡如影,非真实有,既知非有,无可痴慢,名为决定。何谓六慧?一者,既了彼色随时迁易,念念无常,无可贪着,眼根清浄,名为见慧。二者,既了彼声随时迁易,念念无常,无所贪着,耳根清浄,名为闻慧。三者,既了彼香随时迁易,念念无常,无所贪着,鼻根清浄,名为通慧。四者,既了彼味随时迁易,念念无常,无所贪着,舌根清浄,名为辨慧。五者,既了诸法随时迁易,念念无常,无所贪着,身缘清浄,名为觉慧。六者,既了三毒随时迁易,念念无常,无所滞碍,心根清浄,名为洞慧。大慈真士,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欲入法门,当以三法安定其心,令无所畏。既无畏已,自然安乐,身心坚固,常住不动,六慧明浄,通达无碍,观诸世间,无非妙相。以是当知不断烦恼而得真相。汝等今众勿以此法轻示非人,一念疑毁,万劫不生。慎之慎之。这里将三法讲得非常深刻、全面。张老师讲到了“三法九道律纪明”,自然就与戒律有关。律,戒律;纪,法度、法律。三法里讲了五戒。何为九道?也可以理解为九次第修炼之道,九转还丹修炼之道,有九个层次。当然,道书里也有具体的“九道”之说,比如,有的经典里,九道指的是日月运行的轨道;有的道书里把九道讲解为九种道术,如道德、阴阳、法令、天官、神征、技艺、人情、器械、处兵等。我这里理解为修道的九转还丹的次第。或者,指修炼大道的九种常见的方术、道术,如:吐纳、行气导引、房中、符咒、服食、观想存神、辟谷、守一、内外丹术等。天下方术,不外乎这九种。前几天道慧、道贤等道友来访,我专门讲到,尽管《悟真篇》里独标金丹,“学仙须是学天仙,唯有金丹最的端。”金丹术能综合所有这些道术为我所用,藉众术而成道,但张伯端真人又说:“阳里阴精质不刚,独修一物转羸尪。劳形按引皆非道,服气餐霞总是狂。”否定了很多导引、服气、辟谷、房中等方术,在《悟真篇》前序里也否定了很多这样的道术,说是“易遇而难成”的法门。而金丹大道,是“难遇而易成”的法门。否定那些方术,在于这些方术不容易阴阳同修,并沟通先天一气。任何道术,只要依之修炼而能与道相合,能与先天道炁沟通,那即是最好的道术。丹法综合了各种道术之长,也把目标直接放在与道合真上,这就使得丹法本身对单独的某种道术具有绝对的超越性。在这时候,自然要选择丹法修炼,而不是满足于一法一术。比如,辟谷,是单一的道术,但光靠辟谷还不足以修成丹道。但如果把辟谷修到极致而与道相通,则辟谷也能成丹。只是普通人很难把辟谷修到极致,比如谢自然辟谷十多年。辟谷的方法很多,本身就有了包容性,有服药辟谷,就与服食法门有关;持咒辟谷,就与符箓法门有关,还有画符加持就能辟谷的,也与符箓有关;服气咽津辟谷,就与吐纳法门有关;观想存神也是辟谷里的重要法门。丹法具有综合性,而很多单独的道术也有综合性。比如刚才讲的辟谷就如此。即便符咒,也与观修、服气等有关,如果没有内炼的功夫,符咒就不灵验。修炼道术、法术里戒律很多,决不能破戒,破了戒,法术就修不成,或者修成后破戒,会有反噬。前天道慧、道贤、金阳子、如心来访,我讲了很多神奇的西北修道者们的修道故事,大多发生在清末民国年间,我也讲了一些修道者因为破戒而破法的故事,一旦破法,就会有反噬与报应,所以,法不能轻易修。那些故事我这里不讲了。昨天(8日)子宁、古灯来访,我讲到很多我认识的弘道者,道德上有问题,人格上有缺陷,那样,道就立不起来了。这都与戒律有关。三法九道,无论如何修,都要以戒律为根基,不持戒,决不能成就。佛陀涅槃前告诫佛子,要“以戒为师”。正是此理此意。没有戒律,就没有正法的依怙。修道者,无论如何,一定要持戒,坚守做人的底线,做个好人,遵纪守法,这是最基本的持戒。这也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呼吁修道者要持戒的原因。对我,“不以道术谋财”,就是我持的心戒。所以,二十多年来,我不以自己所学任何道术为自己谋财,过去不会,现在不会,未来也不会。空中不空妙玄中,空中不空,即是佛门所言“真空不空”、“真空妙有”。在道门,就是道演化万物之“无中生有”,丹法则是“道要无中养就儿”。真气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嗅不到,但真实存在着。修到一定境界,比如有了一定的眼通,真气的形态、变化、运行就能看得见,这就变成了“玄妙”之事,不仅你能看见,还能利用来修炼金丹,修炼自身,转化、气化色身,也能把这天地间的真气、万物与人类的真气加以利用,用来治病救人,甚至改变天地气运。过去有很多气功大师能发功给人治病,道贤前天讲到他曾见过一位有功夫的师父给人治病,有个瘫痪病人被抬着进来,大师治疗了一会儿,那人起身了,能走动了。这是道家所谓的“布气”功夫,古人也记录过。比如《东坡志林》里记载过有一位李道长给苏轼的第二个儿子苏迨治病,道人一布气,苏迨这边就有感觉,肚子里如火热,病就好了。王重阳给谭长真治疗偏瘫,王重阳伸出一足,谭先生抱着,顿时身体发热,多年的沉疴就好了。这也是布气,就是“妙玄中”的事情。神通就是妙事,也是玄中之事。包括张玉仙老师的灵应、超度,就是这妙玄中的玄妙之事。我昨天还对子宁说,成立“张玉仙研究中心”,意义重大,通过张玉仙的生平事迹,她的成就,能与《太平经》等很多经典印心印证,证明这些经典里所描述境界、讲述的道理是真实可信的,比如“承负学说”是真实不虚的。比如通过辟谷就能知道《太平经》的“守一而不食”都是真实存在的,可以验证的。昨天我给子宁讲的是如何将道学、道法、道功以致用。这里就有,我们所探索的,也是道用之妙。暗物质、暗能量有没有?从太极阴阳学说而言,一定有。道术里很多法术、很多神妙境界,可能就是那个世界的能量在支撑。这就是“空中不空”的妙用。道术里很多妙处都与“空中不空”的存在有关。昨天我们谈及老子之道,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看不见,是“空”,但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其精甚真,这就是“空中不空”的存在,很微妙的玄妙的存在。严师《练功八十字》里也有“极空玄妙心”句,张老师此句的“空、玄、妙”也是与严师法诀相应。修身念力是基础,修身,“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是老子之言。修身也要靠念力,念力也是神通力。修炼念力是修炼的基础。三十年前,易学家、气功家刘正出版了一本《佛家念力气功》的书,书的序言是严新先生写的,提到了“念力”的概念,是心灵态力。现在身边没有此书,无法引用严师原文,刚才网上也未能检索到严师的序言。严师的特异功能、神通,自然与这念力、念力成就相关。刘正先生的书,即是训练念力的古老的巴拉蒙瑜伽。念力也是意识力、心灵力,在人体科学、超心理学中都在研究,比如特异功能之“意念致动”、“意念搬运”,读读柯云路先生有关人体科学的研究专著,就可以了解道念力的真相,他的记录真实而丰富。念力本来是佛教术语,念力、定力、慧力,都是修证中的灵性之力。诸佛世界的成就,既是愿力的成就,也是念力的成就。鸟在巢上听圣音,万物皆可演法、听法、修法。鸟儿能在巢中听到圣人之音,那一定是一个非常和谐、神圣的地方。比如道场,灵山道场,释迦牟尼佛讲经时,山上的鸟儿就能聆听法音。比如灵界佛国,《阿弥陀经》里,西方极乐世界不仅鸟儿能听圣音,也能演法。在中国古代,有一个鸟巢禅师,《西游记》里也写过他,给唐僧师徒传授了《心经》,这是小说演绎。真正的鸟巢禅师与白居易同时代,白居易曾向他问佛法,鸟巢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白居易说这话三岁小孩能道得(说得)。鸟巢禅师说,三岁小儿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做不到)。鸟巢禅师,他在树上生活,他的禅房像个鸟巢。一棵树上,禅师安居,鸟儿安居,则鸟儿也能听到圣音。这里也有天人和谐的意景,明心见性的密意。这首诗里密意秘密太多了,都是修炼的重要理念,一定要认真读、再三读。 *淘宝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