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蝶道家根脉谈叁

发布时间:2017-5-31 9:14:34   点击数:

「最受欢迎的传统中医公号最具人气的中医养生社群」

中医经典

养生之道

膳食调理

国学文化

第七章,内丹术与长生术。   内丹术,是追求精神突破形体限制,逍遥自在。其道理在《庄子》一书中。   长生术,是追求形体长存,清净无为,悠然伏藏。其道理在《老子》一书中。   不懂内丹术为何物,就不可能全部理解《庄子》内涵。   不懂何物为长生术,也不可能完全懂得《老子》一书的内涵。   在古时候,内丹术与长生术是分开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后来随着佛教修法传入,到《周易参同契》一书诞生时,道家内丹术与长生术便合二为一,以后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所谓丹道。丹术其原理,其实比武术更简单,全部原理就一句话:顺以生人,逆以成仙。   这就是说,人体真阳(生命根本能量)耗散于体外,就是普通人;神仙就是逆取真阳,化为风火,再以风火驾驭灵觉,出体飞腾变化,逍遥自在。   入手方法古今中外各家不同,但是终归不会违背以上道理。 内丹术,是让精神魂魄脱离形体限制的方法,并不是让让形体长生不死的方法。很多人不懂这一点。可笑有人拿着偷来的法诀出售,连其用途都不明白。   长生术,才是求长生的方法。长生术,才有所谓渡劫。内丹术,本没有渡劫一说的。   在汉代之前,内丹术与长生术是分开的,到了魏晋《参同契》出现之后,受佛教法门影响,内丹与长生术就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现在的丹道。到了陈传老祖与吕仙,丹道体系成熟,逐渐成为道教主流。   很多人连这最基本的原理都不懂,就拿着偷来的法诀出售,实在害人不浅。有人明明想求长生,却一味修内丹,这又是南辕北辙。修内丹入手方法,一是要懂得采药;一是要懂得玄关一窍。   采小药,就是阳事无欲而起时,立刻收敛心神,让阳根萎缩,这样一来真阳自然回转,这就是所谓的“逆取真阳”,名为采小药。没有经过这一步逆取,就不是丹道,只是气功。   另一种方法,就是开启玄关一窍,窃取天地元炁来炼丹,也就是以天地为鼎炉。采小药的方法,是以自己身体为鼎炉,开启玄关一窍的方法,是以天地为鼎炉的方法。   采小药,以后还要搬运,过程比较复杂;而开启玄关一窍,不搬运,过程要容易得多。只不过采小药,任何人都可以立刻入手,而玄关一窍比较难,一般人很难开启玄关一窍,甚至需要十几年、或是几十年摸索。   懂得了入手方法,看丹书就比较易懂了,后面步骤可以参看各家论述。还是提醒大家,可以试一试,不要深入实修,未断尘缘,心性为定,贸然发动以后会有很大的困扰。修内丹难的,不是修命,而是如何修性。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何脱离低俗的欲望与生活轨迹,如何让形神统一,如何培养坚定的信念与意志,这些才是关键。没有这些基础,丹道无论怎样努力,最后也会倾塌。   下面几条其实涵盖一切修性的方法:   斋戒谓之信解。   安处谓之闲解。   存想谓之慧解。   坐忘谓之定解。

  斋戒谓之信解。   斋戒的目的,就是为了虔诚。   虔诚之人,心气宁静踏实,不会被外物所诱惑、转变,长此以往,自然五气归元。   而无虔诚之人,心气浮动不安,遇一点小事便会喜悲,这样耗费心神,永无成仙可能。   所谓“信”,就是心归正位,并且始终在正位。虔诚之道,其实有等级有境界的,初期的虔诚只能是用斋戒约束考验自己,后期便是以荣辱得失考验自己,最后是以生死考验自己的虔诚,如果刀在脖子上,也初心不变,那么你距离成仙就只剩实修一步了。   到了这一步,实修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安处谓之闲解。   安处就是乐而忘形,就是抛下一切,万缘不起。此是,以琴棋书画入道。   要修仙,就要把修仙当做第一,必须看穿并且放下尘世那些虚幻的快乐,然后才能踏踏实实用功。三心二意去修道,有害无益。   如果放不下功名利禄,天天为身外物忙碌,甘愿用精气神换取身外物,岂有可能成仙?   存想谓之慧解。   存想,就是去追寻大道天机。   当你将一切奥秘破解,洞悉天地,身心一片明净,实修起来自然就容易,无疑惑,也不会被种种魔相诱惑。   一知半解去实修,没有不出问题的。有些人,有老师在跟前也会出偏,就是基础没打好。真阳发动,火里行舟,焰里见莲,那时是没有功夫开口与人交流的,所以,一定要真懂了,才能实修。坐忘谓之定解。   坐忘,在佛门叫做禅定,这是佛道两家最普遍的方法。佛门说:外离相,便是禅;内离乱,便是定。道家说:神气相抱,内外皆忘。其实都是一回事。   坐忘,达到内外皆无,就会开启玄关一窍。玄关一窍与佛门的初禅是大体相当的。这种修法,可以不搬运,要容易得多。不过这对心性的要求很高,很多道人僧人修行十几年,也没有进入玄关一窍,或是达到初禅,其难度可想而知。   楼主在关天茶舍还有一个帖子,主要言佛法修性之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其实在古时候,内丹术是用来摆脱“死”的阴影的。   也就是说,早期的内丹术是求灵魂永不灭的,并不涉及形体的长生。也不像现在的丹道一样追求形神俱妙。   古代的方术家,就像现在的科学研究,是分门别类加以研究的。研究内丹的,专心研究内丹;研究长生的,重点放在长生上。直到道教出现,各种方术才开始在教里进行融合,形成一体。   死后如何,是一切宗教的永恒话题。这也是宗教与科学的分水岭,到目前为止,科学对于死后会如何,其实还是一无所知。科学规律、原理,只适合“生”这个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科学就会失去作用。而道法仙术,在物质层面虽然不如科学,却能够引导人们如何生,如何死。   既然说提倡慧解,就以先讲一讲生死大道。何为元神?   元神,其实就是灵觉,就是特定的一种感知方式。   我们的身体与意念,是会分解消散的,这就是所谓的死。但是最本质的元神是不死的。死也不是彻底消散,否则古往今来,那些生命死去,为什么宇宙没有消散干净呢?   而且自然造物,在一定时期之中,其创造力也是有限度的,这就是元神重复使用的道理。   要理解什么是元神,就要先理解什么是卦与卦象。   卦,代表一种特定的能力状态。   最初的卦,就是一划阳爻。此一划阳爻,就指代劈开混沌的巨大力量。古人认为,劈开混沌的巨大力量,就是天帝天神的创始能力,是积极的、光明的、上升的。对生命而言,这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没有这股巨大力量,就不会有我们生灵,如果那股力量减弱,我们的活力就会减弱,如果那股巨大力量断绝,我们就会丧失活力。   与此相应,混沌原本存在的阴暗之力,就用一划阴爻指代。这一划阴爻代表的力量,是僵硬的、死板的、收缩、压制的,一切生灵感受到的障碍,皆源于混沌阴暗之力。   一阴一阳出,天机显现。因此圣人出,智慧生,华夏文明就此开始。   四象卦。   一阴一阳爻便可指代全宇宙,四象卦合在一起却也是指代全宇宙。只不过四象卦是二代卦而已。   卦,仅仅代表能力状态而已。卦名便是区分与解释卦的含义。阴阳爻交合,天神之力与混沌之力交合,是对应的,阴阳爻只是代号,只是古圣人推演宇宙变化的代号符号而已。   开天辟地之后,天神之力与混沌之力交融,衍生出时空。四象卦便是指代时空初生的能力状况。   四象卦,可以看出东西南北中,五行暗含其中。但是卦画,只是模拟象,五行可以暂不考虑。   八卦   三代卦,就是三个爻组合。这是最重要的组合,因此叫经卦。   一代卦,只有一种变化,要么阴上阳下,要么阴下阳上,其含义其实就是太极图。   二代卦,有四种变化,少阴少阳老阴老阳,有了方位,空间生,范围成,其中暗含五行。   三代卦,有八种变化,乾坤坎离之名,分别指代快慢寒热之类,又循环周遍,其中暗含天干地支。   一代卦的变化指代宇宙创始时的一切变化;二代卦指代时空生成的宇宙变化;三代卦,指代物质生成时的宇宙变化。注意,不管一代、二代,还是三代卦,都是指代与之相应的宇宙时期的一切变化。易学是研究变化本身的,其道理便在于此。   六十四卦。   六爻卦,一共六十四种变化,这是实用卦了。   三代卦其实也可以占卜,但是过于简单,无济于事;五代九爻卦也可以占卜,但是太过复杂了,浪费时间,错过机会;六爻卦刚好,相比于前面几代,六爻卦因为简单而及时,因为复杂而有指导意义。   我们的元神,其实就是演变很多代之后的卦象。宇宙元神的总数是不变的,与宇宙能量守恒正好等同。道家说元神重复使用,佛门说轮回,其实这就是根本原理。   修丹道,如果连元神都不懂,恐怕你很难信服前人所言,那样的话,你的一切修行就是自欺欺人的游戏而已。   修丹,如果连元神都不懂,恐怕你很难信服前人所言。元神,又分为阳神、阴神。   下面是各家所言:   阴神、阳神皆是元神;   元神就是一个人的灵魂;   元神居人身是元神;   元神无肉身,则是清灵鬼;   而阳神是元精与元神的融合物,与灵魂相比,他有精气的精华随其存在。   如果一个修者,修成阳神,但没有功德,也成不了神仙。   还是会进入轮回的。   所以,修功德才是正理,否则,阳神也还会入轮回的,脱不了生死。   神依形存,形死神灭,形依神灵,神散形死。   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一气之变化,非二物之相合。   阴神阳神为元神之居舍,是为形神一体之形,而非神。   以精气神烹炼哺乳形神所得清灵仙躯,而非飘忽无形之游魂孤神,所谓元神出窍蜕去凡身,是以仙躯为形体,而非元神舍弃形体而独存。   阴神,为烹炼后天精气神(后天之先天)所得之形体。   阳神,为烹炼先天精气神(先天之后天)所得之形体。   可舍凡体而就仙躯,亦可炼化凡体而合仙躯,也可以仙躯而滋补凡体。凡体仙躯,一而二,二而一,因所愿而有差异,长生成仙之目的一致。 古人事死如事生,认为死亡才是生命的开端。其实的确这样,没历经生死磨练的生命,是沉睡着的,由生入死,由死转生。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大彻大悟破而后立。   当你洞悉元神不死之后,恐怕对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句话就会重新思考。   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仙佛下来,还是妖魔下来,都得遵守这个世界的法则,所以在“生”这个层面,你可以保持无神论、也可以忽略业报因果。   也就是说,你活着,并且时刻清醒,那么神佛、妖魔,其实并不能奈何你。但是人不能时刻清醒,于是虔诚之人用戒律来要求自己,即使头脑不清醒,也不会犯下大错,造就大恶。而那些无虔诚信仰的人,一生就有很多机会犯错。那些人越快成功,就越快毁灭。对于死后无知,一旦死掉,那么就是越来越糟糕了。仙道,是敬畏法则,并且化身为法则。成仙并不是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   某些人欲念太重,依仗自己聪明天赋,不修性功,想直接以命功破关,记住,这是挑战天道法则,什么后果还是先掂量一下自己再说。即使修成真魂,不被群体接受,孤魂一个恐怕最后还是得去轮回。   修仙,其实是舍弃凡人的快乐,享受另一种超凡入圣的快乐。在元神觉醒之前,你永远无法明白什么是超凡入圣的快乐,只有到了那一步你才能懂。很多人喜欢猜测,其实这是很不好的习惯,白白浪费精气神,修行是要去实证的。   了断尘缘,然后修行,那不是空虚,也不是无欲无求,而是见到一个新世界的欣喜。那个新世界,是一个神奇世界,没有尘世那么多矛盾与煎熬。在那个神奇世界,人人心灵彼此照射、相通,没有隔膜与敌对,只有欢喜。   见到了仙界,才会发现尘世的凡人始终不过苦中作乐而已。以上所言,全是实证。那种“人人心灵彼此照射、相通,没有隔膜与敌对,只有欢喜”的感觉实在足以让人牺牲尘世一切去换取。   求神通法术,不过也是在尘世苦中作乐,或是纯粹作孽。那些获得神通法术就胡为的,只是自取灭亡。   所以,先要明白为什么修道,何为修道,然后才能谈其它。 以身体为鼎炉,采小药炼丹,这种方法复杂,男女各有不同,以后还要搬运,容易出故障,最正统的修丹,还是开启玄关一窍,以天地为鼎炉,采取天地元炁炼丹,男女都一样。不过开启玄关一窍,需要修行佛道两家法门,先修性炼己,然后才修命。   通过参悟仙长、神佛留下的经文,我们才能了解真实世界是什么模样,真正了解了世界,我们的心性自然会发生改变,这样的自然改变,是有内而发的,因为是建立在真相之上,所以不会反弹回归原样。   这样自然远比任何戒律与劝说有效,因为戒律与劝说造成的改变是外来的,外在条件一变,我们就会恢复原样。   丹道讲修性的文章很多,但都停留在戒律与劝说层面,有志实修之人,其实应该更深入一些。修性越成功,实修风险越低

内丹必经步骤:   灵觉破壳,雷电震动。   火里见莲,浴火重生。   甘霖普降,月液入腹。   天花乱坠,灵觉出体。   内丹其实很简单,某些低智商动物都可以无意间修成,修丹重要的是清净,不是聪明。那些丹书,其实都只是个人经验,可以借鉴,没必要尽信。   顺其自然,不放弃,不强求,可以闯过一切关口。长生术   内丹术,练到出阳神地步,就算成功了。看似神奇,其实比较容易做到。   真正难的是长生术。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世上唯有神佛可以一直活到自己需要的年龄。   时间是神佛最强大的武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有个前提就是长生术。没有足够时间,神佛也无法完成自己的意愿。   魔道神通虽然厉害,但那只是短暂片刻,因为巅峰状态不可能长久维持。魔道稍待片刻,便会自己崩塌。所以魔道虽然厉害,却始终胜不过神佛。这就是原理。   长生术之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无漏之身,就这一点,就把绝大多数人拦住了。   不过好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需要永存,无病无痛苦活过百岁也就满足了,所以,长生术对世间人其实很有价值。   前面说过,了解内丹术,才能看懂《庄子》,知道了长生术,才能看懂《老子》。《老子》一书里确实有长生术雏形。   内丹术,练到巅峰也只是成仙。长生术,到了极致才是成为神佛。道家长生术,其实才是真正的黄老之术。现在我们所说的道家思想,其实不是黄老之道。   简单说一下最基础的长生术:经络不通,便是病;经络通,但是真元不足,便是衰弱。欲求长生,先要疏通经络,然后盗采天地元炁来补足自身元气即可。   看似简单,其实内容博大精深。中国的食气、导引、辟谷、武功、气功、药饵、外丹、房中,等等术法,都属于长生术范畴。   现在丹道的筑基,也是简易长生术。对于一般人而言,以长生术炼化身体,出分身、化身不太现实,所以还是求延年益寿的好。   魂魄之中先天之炁,是修丹用的;经络中的真气,才是长生术用的。注意二者区别。最简单的长生术,就是治理真气。   先练气功导引,或是武术内功,培养真气,然后以神意感知真气,然后以神意引领真气,通行经脉,祛除疾患。通行经脉,必然耗费真气,所以需要采补天地之气以为我用,不盗天地之气,不断通行经脉是有害的。   所以最简单的长生术,分为动功与静功。动功通行经脉,静功采补。   现在丹道的筑基,其实属于古时候的长生术范畴。筑基与长生术,都是练后天之气,需要明白经络,需要动静结合。筑基与长生术是不能一味静坐的,因为后天之气属于阴,静坐也属于阴,如此纯阴之道,自然违背法理,长久之后必定着魔。   内丹练先天之炁,先天之炁属于阳,修炼是必须静坐,若是运动,内外皆阳,长久之后必定走火。   走火入魔,皆是阴阳偏差。阴极盛,就会入魔;阳极盛,就会走火。入魔就会疯癫;走火就会发狂,甚至中风偏瘫。   很多人连真炁是什么都不知道,就一味静坐,这是自己招惹邪魔,那些什么都不懂就练打坐的人,后果可想而知,越勤奋距离入魔越近。   一定要记住,筑基是练后天之气,这时要动静结合。比如修炼太极拳,五行拳之类。武当派基本是拿武术气功来筑基的。当后天之气练到极致,那么转入修炼先天就轻而易举。太极祖师陈传老祖、太极宗师张三丰,皆是由武功入手。掌握了一些门道、不过还未真正如门、   听说过印度的“睡梦瑜珈”吗?一般的“体操瑜珈”都是低层次的、真正的高手能在睡梦中修炼、既省了时间和精力、还有利于养生长寿、把身体调理到一定状态后、身体会在睡梦中自动胎息、自动...、不用刻意费时间和精力修炼的   不是说印度教修炼那套就高、其实真正道家修炼配合易经八卦的运用还胜过印度那一套   其中的秘诀不会告诉你们的、楼主也是由武入道。这样有个好处,就是不会抓瞎。   武术与气功,练好之后,距离丹道一步之遥。如形意之神不离气,而太极本就是丹道基本功。   下面讲一讲师门之秘:   修炼太极拳及一切动功,依次有九个步骤:   一,学架子,练架子,如同做操。   二,行拳、活架子,配合呼吸吐纳,以炼精化气。   三,通经络,体会八触,酸、麻、胀、痛等等感受。这是得气的表现。   四,尝试以意念引领真气。同时,观想内八幻,即肢体变长、缩短、变大、缩小等感摄。   五,气与意高度相合,可闭目观内景,可以清晰感知到五脏六腑气脉。   六,忘身化光。等到清晰感知到全身经络气脉,就可以用意念引导真气来治病。到这一步,修炼已经有了一定成就,一般疾病已经可以自愈。   七,全身通明。身体虚化,已经可以沟通天地元气。常有真气饱满,身体轻盈之感。   八,无动而动,行拳类似坐忘,忘了自己存在。人身在行拳,思想却处于清净禅定之中。   九,动静无碍。形体与神意高度合一,凡有意欲,身体便可以完美做到。这是动功修炼的极致,在凡人眼里已有神功或是神通一般。 师门秘传的,如何从太极操过度到太极功夫,不是可以随便见到的:   升清降浊落地根。   以上每句都是练法的一个要点,例如升清降浊,是说起势,开步之后,不能急急忙忙行拳,要先气往下沉,意念一直钻到脚下土里去,要有在土里生根发芽的意思,整个人要像大树一样生长在地上,而不是站在地面上。   浊气下降,清气自然就会上升,虚灵顶劲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清气上升之后自然形成的。升清降浊之后,身体才能空明,阴阳虚实才能分明。浊阴在下,清气在上,对于脏腑、筋骨、血脉,都会大有助益,这样练才会出效果。   练太极操的,就是练一团浊气,无论怎样勤奋,只怕都不能收效。这可是切身体会喔。一个起势就这么大学问,太极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练成的。   太极不是练浑圆一气,而是练阴阳二气,上虚下实,清浊分,虚实阴阳才能判明。形意、八卦才是练浑圆一气的。松沉磨转不倒翁,这说的是架势。   所谓不倒翁,必定是上轻下重,然后才能大幅度摇摆而回复中定。太极拳架势也是一样,重心、重力、意念等等都应该尽力下沉,下面稳稳定盘,上面才能得到自由,得到自由才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样练才能出功夫。   太极的松、沉二字是重中之重。这二点做不好,难以入门。磨转二字,是裆下走弧线。裆部下坠磨转,行拳就能稳定架势,不会东倒西歪。不倒翁者,身体倾斜的程度异于其它拳术也,要点在于一脚脚尖扇形移动,最后稳稳承受身体重心,另一只脚如扎根地下,拉扯重心,身体自然可以超常倾斜。此为绵长打人的关键也。一气悠长意不断,说的是呼吸。   太极拳练拳的呼吸与动作要呼应。为什么太极拳要慢练?就是心要静,呼吸要深长。太极拳的慢可不是一般的慢,有大师一个揽雀尾两分钟,这样是很有益处的。做一个动作,让呼吸之气在身体里走一圈,强身健体的效果才明显,才会出功夫。如果练拳像平时那样呼吸,就是简单做操,对健体可能有用,对于武功而言,只是白白浪费体力而已,练十年恐怕也没有成就。。

一念不止如抽丝,说的是意念。   练功一定要专心。武术本就是消耗性的,如果带着杂念练,消耗就会加大,过度消耗肯定是有害无利的。太极拳不但要专心,还要保持(守住)这种状态,如抽丝剥茧那样连绵不绝。   精神上抱元守一,一念长则一气纯,一气纯方能出功夫。   太极功夫有了一定境界,就会得到乐趣,得到乐趣就会自热而然进步。练太极操的,始终难以得到境界与乐趣,所以练着炼着就会不想练了。这是真练拳与练操的区别。   太极拳是培养精气神的、是强身健体的,要越练越想练,才是练对了,如果精气神越练越弱,自然难以坚持。勉强练功,还会伤害身体,希望大家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实分明举动灵,说的是脚下。   提脚、落脚都要在虚实极端分明的情况下进行,虚实未分明而动步极容易倾倒,为敌所趁。练好虚实转换,自然脚下灵动,唯有脚下灵动,才是克敌制胜的基石。练功夫就是要在这些方面下苦功才会有效果。   由极而返时时变,说的是手上。   手上欲左先右,欲上先下,这是太极借力的根本。练拳都是先求开展,然后求紧凑。太极的舒展形体有极限,神意要往无限展开。越是伸展,收缩之后借的力越大,反之,越是紧缩,开展之后的力越大。既能伸展至极,又能回缩至极,才是真太极。节节贯穿上下随,说的是根梢。   天下拳术,都是劲力起于根,施展于梢,太极拳劲由脚到手,所以有节节贯穿。太极拳劲力是联络脚下与手上的载体,一气流转,自然上下相随。   另外,太极的根梢变化理论很神妙,大大与众不同,弄明白了太极的根梢变化,就会明白为什么太极拳慢吞吞也可以打人。这个大家自己去悟,有些东西太容易得到反而容易忽略。内外劲力合一气,说的是劲力。   一气流转,外形虽千变万化,意念、形体、力量总是高度统一,因此可以随心所欲,欲刚则刚,欲柔则柔,太极因此成也。   太极打法是举动皆借力,也就是随时贴着敌人,借力而行。如果刻意走位,势必造成“丢”。丢开之前,就变成拼拳了,这可不是太极的优势。这是太极的忌讳。或者说,接触之前可以走位,接触之后就要顺着敌意而行。太极拳步法不是关键,懂劲才是关键。我们这一支形意拳的内功,分三步功夫:劲力、气势、神意。   一,炼精化气,出劲力。   练形意拳,首先追求的必然是劲力。实战自然要求胜,而要打败厉害对手,没有异乎寻常的劲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形意拳练明劲,是要将精气神凝聚起来,然后骤然释放,从而产生巨大的爆发力与穿透力,一旦出拳,要让对方挡不住、拨不开、捋不动。极度蓄积的时候,要有雷音;极度的释放的时候,要有雷声。什么叫做“重拳”,只有见识过真正的形意拳威力才会明白。   明劲练法,就是行拳的时候要专注,眼睛随时盯住拳头食指,发力的时候,精气神一起涌向拳头食指中节,“形意如捉虾”这是很传神的说法,既要有鹤在水中啄鱼的精准快速,也要有炸雷落地无法阻挡的声势。日复一日的练习,身体就会有变化。得到了好处,自然而然就会继续努力。   明劲练成的标志就是雷音与雷声。雷音是蓄力产生的;雷声是发力时候产生的。   所谓“雷音”,就是横四梢之后,血肉筋骨之气在体内激荡,从而产生的如同闷雷在云里滚动的声音。   二,练气化神,出气势。   劲力练成之后,就是求气势了。也就是所谓的“练暗劲”。明劲是把自己整个人练成一记铁拳,而暗劲就是要把自己练成一个气球。   如果说明劲是用来打人的,那么暗劲就是用来与对方周旋的。   用明劲打人是脚踏中门,用暗劲打人则是抢外门,先封住别人,然后再出手发劲,让我打得到别人,而别人打不到我。   明劲的作用是破招,暗劲的作用是吞力,也就是将别人打来的劲道弹开或是吃掉。(我们这一支的暗劲是求得气势,与郭前辈所说的暗劲可能有些区别。)   练习暗劲,不需要凝聚精气神,而是要让气息充斥周流一身,手脚轻出重收,双手运行如撕物状,左手进则右手退,两手一气相联,双脚也是一样,周身也是一样,暗劲在内如一口气似的周流,然后气势就会出来,这样打拳自然就可刚可柔、能伸能缩、圆活灵敏、升腾变化、气象万千。   有了暗劲,练什么就像什么。看看前辈的拳照,再看看现在人的照片,区别是很明显的。   暗劲练成的标志就是气势,暗劲成了,气势自然就有了。这样就具备以柔克刚的能力了。明劲是刚决柔,暗劲是柔克刚。如果对方比自己功夫强,脚踏中门用明劲去拼,就是自己找死,遇到比自己功夫好的人,必须用暗劲去磨,以气势去周旋,先照顾好自己,得到了机会再用刚劲打人。 三,炼神还虚,出神奇。   形意拳最高深的功夫就是神意了,也就是所谓的化劲。   练化劲就是练神意,也就是炼神还虚,也就是所谓的养拳。以化劲行拳时,劲若有若无,气若有若无,神意到了哪里,手脚身体就到哪里,甚至可以让手脚身体不动,让拳意在身上流淌。   练化劲不一定要真的比划,站着、坐着、躺着都可以练,真的到了化劲境界,人就无时无刻不在拳道之中了。   化劲练成的标志就是神意:如果一个人面临生死决战,还能谈笑风生,那很可能就是化劲高手了。化劲练成,就意味着你不是一般人了。   明劲用法,以我为主,不去管别人怎么样;暗劲用法,要知己知彼,避实击虚;化劲用法,完全以对方为主,处处占先、处处限制对方、随时破坏对方意图,最后把生死格斗变成逗小孩的游戏。   形意拳的神奇,只有窥探到化劲层面才会真正了解。   真正形意拳的传承,拳法、功法、器械、药物都是很神奇的,只要真正吃苦去练,一定会有奇妙的收获,看到现在很多人说西方的训练方法科学,那些其实很肤浅。   形意大师郭云深,也有丹道论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   由武入道,能打才算证道,不能打就还得尽力学道。现在国术骗子横行,连皮毛都没有学到,就出来招摇撞骗之辈,大有人在。可叹。   俗世证道之后,才是入山修道。









































河南白癜风医院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173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