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回答“什么是辟谷”以及“辟谷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目前比较通常的说法是:辟谷本是道教的养生术之一,是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 辟谷术起于远古的轩辕氏,《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所谓辟谷,从形式上看,简单地说,就是不食用日常的五谷杂粮,避开人间烟火,也就是不食用烹饪的食物,即断阴食、服阳食之意!而绝非简单的忍饥挨饿!这里需要简单地说明一下什么是阴食、什么是阳食。食物有阴阳之分。凡入脾胃之食物统称为阴食,也就是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而凡是通过我们身体的其他根器,如眼、耳、鼻、舌、身而吸收的“食物”,即为阳食,如空气、颜色、声音、以及无形的宇宙能量等等。 辟谷,是通过断绝日常所食的谷食来达到集治病、健身效果为一体的一种方法。现代社会辟谷术之所以得到推崇,原因在于其作用能够起到改善身体的不健康状态、减肥、美容、祛病等很多功效。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辟谷,可使细胞处于“缺食夺炁”、产生天人合一的状态,使人体内外能量相通,加速细胞与外界物质能量的交换,夺取大自然的宇宙真炁,同时使人容易放松入静,大脑潜能得以开发,启智开慧,延缓衰老,健康长寿。同时由于去掉了体内多余的脂肪、排除了体内的垃圾毒素,体内得到了全面的清洁,肠胃得到了调节和休养,身心灵因而得到澄清和升华。 所谓“神满不思睡,气满不思食,精满不思淫”,因此,气满后便无饥饿之感。注意,这里的“精满不思淫”的“淫”,并非人们理解的淫欲,而是指所有的“欲望”。 那么,辟谷一般都有哪些种类呢? 辟谷有很多种方法,如自然辟谷、信息辟谷、点穴辟谷、丹药辟谷、意念辟谷、符咒辟谷、服气辟谷等等。 很多人都会认为,辟谷就是一个吃或不吃的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吃不吃,是指日常所食的各类有形的食物。那么,仅从这样的“吃”这个角度看,辟谷分为『完全断食辟谷』和『不完全断食辟谷』两大类。 在『完全断食辟谷』中,又分清水断食(即只喝清水,不吃任何食物)和绝对断食(既不吃任何食物也不喝水),另外,服气辟谷、点穴辟谷等不吃任何食物的辟谷,亦属此类;在『不完全断食辟谷』中,又有服药辟谷(也叫“丹药辟谷”)、半断食辟谷(即期间只吃平日一半或更少份量的、以清简为主的食物;或者只吃某些水果而不吃其他固体食物;再或者不进食固体食物而只喝果菜汁、汤水、辟谷茶等)。 而从辟谷现象出现的情况看,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自然辟谷:是指练功有素者达到一定层次时,或因调节身体的需要,人会自然出现厌食、少食甚至不食的状态。这种情况较少,一经出现坚持的时间较长,同时会出现各种特殊的身体变化和练功效应。 (2)主动辟谷:当练功达到一定层次后,或为了治病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练功方法如服气、导引、按摩、服药饵等而达到少食或不食的状态。这种方法在防病治病、养生健身及提高功力中均有较高的价值,但应顺其自然,不可勉强。 (3)诱导辟谷:当练功达到一定层次后,身体会出现辟谷时的各种效应,但又不知道辟谷的方法,此时通过修炼有素者的诱导和帮助,便可进入辟谷状态。这种现象在参加集体练功或听带功报告时较易发生。特殊的地磁环境,如名山古刹、千年古树生长之处,有时也可以诱导人进入辟谷状态。 (4)被迫辟谷: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如饥荒、地震、迷路、塌方等,得不到食物供应,被迫停止饮食,引起人体内部功能的重新调节以适应新的环境。 在道家修炼中,虽然道士在传习辟谷术过程中,曾写有辟谷术专著,论述与阐发辟谷诸法。《抱朴子内篇·遐览》著录《休粮经》三卷。《通志·艺文略》著录《太清断谷法》《无上道绝粒诀》《休粮诸方》《太清经断谷诸要法》《断谷诸要法》《停厨圆(或作“丸”)方》各一卷。《正统道藏》收载尤多。但诸书所载,归纳起来,不外“服气辟谷”与“服药辟谷”两大类。 (一)“服气辟谷”即以服气与辟谷相配合,并以服气为基础,通过服气达到辟谷的目的。具体说法不一,有的主张服气之初,即行辟谷,饥时饮一两盏胡麻汤或酥汤,或一两杯酒,渴时唯饮清水。有的主张服气之初渐减食物,每日减食一口,递减至十日而全断。有的主张不强行辟谷,待服气功深,至三年后,便会自然断谷。具体方法多见于诸家气法书中,据《抱朴子内篇·杂应》篇载,即有食十二时气法,食岁星气法,食六戊精气法,思神食气法等。 (二)“服药辟谷”即用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药方甚多,有取高营养而消化慢的豆、枣、胡麻(芝麻)、栗、酥、及茯苓、黄精、天门冬、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于断谷后口服一二丸,以代谷食。有取高营养而难消化之物配方,一顿饱餐后即绝谷,可辟谷很长时间。又有作美食饱餐一顿,再服药以养所食之物,据说可辟谷三年。还有用草木药熬煮特定的石子,以石当饭者。具体药方见《太清经断谷法》及《云笈七签·方药部》。 [以上内容节选自「源健康」系列之——《本能自然辟谷论》第三、四章节] [一源·本能辟榖]
欲报名者,请在本公众鏈夊摢浜涘尰闄㈡不鐧界櫆椋?鍖椾含鍝釜鍖婚櫌鐪嬬櫧鐧滈濂戒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