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第191集第192集第19

发布时间:2018-1-24 22:53:15   点击数:

/4/16   新加坡净宗学会   编号:19--

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掀开《感应篇》一百二十一节:

  

  注解里面一开端告诉我们,“此节又申明贪利之害,以世人好利心重,故不惮词之重而言之复也。太上婆心,反复叮咛,至矣尽矣”。这个话说得非常恳切,句句真实。圣贤人的教诲,不怕重复,它跟世间的文学不相同,文学着重在美,避免重复。中国古人要求简要详明,可是佛菩萨是劝化众生,众生习气非常重,绝不是几句话、几遍就能够叫他回头的,所以竭尽苦口婆心不厌其烦重复的教诫,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太多了。一部《大般若经》,“无所有、不可得”这两句话,重复了几千遍,给人最深的印象。《金刚经》虽然不长,只有五千多字,而“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重复了几十遍。凡是重要的开示,佛菩萨总是不厌其烦,一再重复。《感应篇》这个文章是中国人做的,重复的地方不多,跟佛的经教不相同,但是重要的,讲到“杀盗淫妄”的业因果报,还是重复了几遍,这个意思我们要深深的去体会。尤其是对现代社会的人,他迷得太久了,社会诱惑的力量太强,如果不是天天反复叮咛,在这个社会上不被诱惑、不至于堕落,这个人决定是再来人,决定不是凡夫,凡夫肯定做不到。

  我听一些同修们给我讲,大陆上有很多很好的年轻法师,有志于经教学习,发愿弘法利生,他们很难得的有个机会,到香港、到海外来学习,但是没有隔多久,听说他还俗了,他退堕了。原因是什么?禁不起外界名利的诱惑,禁不起五欲六尘的诱惑,这充分显示出佛法里面所说的,末法时期法弱魔强。什么法弱?我们对于佛法修养学习的这个力量弱。什么叫魔强?外面诱惑的力量太大,这是魔强。发的是好心,禁不起诱惑,古今都不例外。古时候社会人心淳朴,也具有诱惑的力量,没有这么强大,稍具道心的人,还能够把持得住。在那种情况之下,你看祖师大德建道场、培育人才,还要放在深山里面,与都市、与农村隔绝,我们就想象到他们的苦心。住在深山里面,物资的供应极不方便,都需要人工搬运,为的是什么?我们现在明白了,尽量对初学减少外缘,减少外在的诱惑,让他们心定下来,一直到真正对于宇宙人生的理事因果明白通达之后,能够禁得起考验了,这才让他下山,肩负起教化众生的使命。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智慧,决定不能够离开寺院,决定不能够离开老师,这是道场师友的大恩大德,给我们最殊胜修学的增上缘。

  古时候行,现在难了。现在难在哪里?社会风气变了,潮流变了,现在全世界都在讲求民主自由开放。佛法里头讲不讲民主自由开放?给诸位说,讲。到什么时候讲民主自由开放?到明心见性之后,所以华藏世界、极乐世界、一真法界是开放的、是自由的,一丝毫的限制都没有。但是在十法界、在六道里面教学,不行,这些众生没有觉悟;没有觉悟,那就要认真管教,不听管教决定不能成就。提倡民主自由开放,现在是风气,如果我们反对,这是不合潮流。而实际上,破坏正法就是这个口号,破坏社会的安定,破坏世界和平,诸位要是很冷静的去思惟、去观察,你才能晓得。人在没有觉悟的时候,还有自私自利,还有名闻利养,还有贪瞋痴慢,世出世间大圣大贤,给你有限度的自由,民主自由开放是给你有限度的。就像学校管理学生一样,小学生无知,管教就要很严格;换句话说,民主自由开放的幅度很小。到念中学,年龄渐长,智慧逐渐开了,民主自由开放再给你放宽一点;到大学,你已经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这个开放就更大一点。圣贤人教化众生,亦复如是。所以到完全开放,这是法身大士,你见思烦恼破了,尘沙无明都破了,才可以。如果在凡夫地就无限制的开放,这个东西障碍我们的修学,决定增长烦恼,它不是增长智慧,让你的私心,自私自利的心,贪瞋痴慢的心,与日俱增,这是障道。凡是障道的,都是魔害众生的方法,不是佛救度众生的方法,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圣贤人的教诲跟世间人的文学完全不相同。

  佛经在中国翻译,多少要迁就中国人的爱好,已经将重复的地方减少了不少,简化了。古德已经想到这一层,依旧还保存一部分的重复,这是不能不保存的,如果完全依照中国的标准,佛法就度不了中国人。所以佛经的体裁,在文学史上称之为“变体文”,不是中国正规的文法,是属于变体的,一般讲是通俗的、白话的,比中国古文浅显多了。总而言之,希望别人一看都能够明了,都能够得受用,这是译经大师的智慧,善巧方便。所以《太上感应篇》在末后将杀盗淫又特别重复,这是以比喻来说明造作杀盗淫有极重的罪业。

  古时候,“脯”是肉干,“漏”是坏了的、腐烂的,现在人讲这里面有细菌,这不能吃。“鸩酒”,这诸位都知道是毒酒。你饿了,你渴了,你以这些东西做饮食,不但你不能得到“暂饱”,“死亦及之”。注解里面说,“人世淫杀凶逆等罪,其事不易为,其人不多见”,这是从前人说的。现在人“淫杀凶逆”之事,这个逆就是违背伦常,现在在这个世间,我们常常听说,儿女杀父母,兄弟互相残杀,同学互相残杀,这个事情很常见。从前是不易为、不易见,现在是很容易看到,我们常常在报纸上看到,你说这个社会怎么得了?“惟取财一道,千变万化,不可穷诘”,但是非义取财,古时候也常见。“天下无不用财之日,则天下无不取财之人”,不义,不应该取的,不是你应该得的,总是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要获得,他不知道后果灾祸之大,他没有想到。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因果通三世,欠命决定要还命,欠钱决定要还债,逃不了的,何必要欠来世债?这是最不智之举,最愚蠢之事。

  有人告诉我,今天报纸上看到韩国杀了几十万头牛。杀生是要偿命的,这几十万头牛难道没有报仇的心?牠要来报复,你怎么能够承当?佛在经上讲,杀生所招致的灾难是刀兵劫、战争。战争怎么起来的?冤冤相报。怎么化解?慈悲心去化解。这些牛羊,你所养的家畜牠生病了,都是属于业报。牠为什么会生病?人的贪心导致牠生病。中国古人说得好,“病从口入”,你们喂牛羊的饲料是些什么?现在是人工化学培养,所以牠吃的东西不卫生,牠的病是你导致的。你让牠生病,你不给牠治疗,反而把牠都杀掉了,这一口怨气怎么出?所以想到这些地方,就知道后果可畏。这些事情不敢做!稍稍明理的人,决定不敢做。遇到这个情形,通情达里的人,绝不用这种手段来处理,应当研究改进牠的食物。朝野上下要修慈悲心,这是佛法里面说的。

  现在世间人心目当中,佛法是宗教、是迷信,完全不能接受,这就没有法子了。我们从很小的地方来观察,我们一般家庭厨房里面都会有些小动物,苍蝇、蚂蚁、蟑螂,这都常常出现的。不懂佛法的用杀虫剂来对付这些小动物,把牠杀死、消灭,可是还是常常有。学佛的人用的方法不一样,决定不杀牠们,决定用慈悲心对待牠们,反而过一个时候之后,自然没有了。牠有灵性,牠会受感动,你对待牠好,牠不会来扰乱你。你对牠不好,轻慢牠,杀害牠,牠是没有力量来报复,一旦有力量的时候决定报仇。所以“不杀生”要严格受持,“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佛家讲的四重戒,这四条是根本戒,决定要受持。以持戒的心、持戒的意念去修十善业道,这个十善才能够修得圆满。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4/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编号:19--

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掀开经本,从第一百二十二节看起,这是《感应篇》总结。这一段我们在科题里面是“推本念初”第五:

  

  这两句话绝对不是劝善的话,决定不是危言耸听的话,是真实的道理,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我们一定要明了、要记住,所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心”是讲的念头,念善,虽然你还没有做到,你有个善念,你善行还没有能显现得出来,可是诸佛菩萨、天地神明已经看到了。一个人通常讲练气功的,他能看气,在中国也有不少特异功能的,他能看到人的光。确确实实不但是人,任何一个物体,它都有气,它都有光,心善的光好,光明显,光的色彩好。过去有些特异功能的人告诉我,佛菩萨的光是金色的,金光。黄光、白光,都好。灰色的光,黑色的光,就很不好,那是心胸险恶、邪恶。所以一般他能看到,辨别这个人是善人、是恶人。这些具有特异功能的人,普遍有一个特色,心地清净。我们也曾经跟他们交谈过,“你这个能力会不会失掉?”他说“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就失掉了。”为什么?他这个社会上的事情知道太多,心地被污染了。所以多半有这个能力的人都是年轻人,二十岁左右,二十岁以前,三十岁以后就很少了。只要他能保持着清净心,这个能力就能保持;一旦被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染污,这个能力立刻就丧失。这个道理正确,跟我们佛法里面讲的禅定、三昧,所以你能够得定,你能得三昧,这个能力是本能;换句话说,一切众生个个都有的。我们能力为什么丧失掉?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妄想分别执着把我们的本能丧失掉,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印光大师一生当中极力提倡《了凡四训》,《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教我们认识因果,深信因果,是教我们这个的。断恶修善,善恶的标准,他老人家为我们提出《感应篇汇编》,提出《安士全书》。这三样东西看起来好像都不是佛法,实在讲能救现前的社会,能救众生的灾难,比佛经效果还来得快,还来得显著。为什么?佛跟我们讲善恶标准是散在许许多多经论里头,你要看很多经论,你才懂得。他这个是把这些业因果报全部集中起来,你读这一部书,等于读了几百部书。尤其是《汇编》的注解,在中国讲的儒释道所说的善恶标准,全都搜集在这个地方,这是一部好书。对现代人来说,可惜是文字深了一点,虽然极力的把它简化、浅化,毕竟还是文言文。所以我们这一次有这么一个缘分,大家在一起做一次研究讨论,研究讨论所取的注子还是极少数。如果注子完全来讲,那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注解很多,我们往往只取一条两条,重点意思跟大家介绍出来。

  这是讲我们起心动念,诸佛菩萨跟天地神明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人可以欺骗愚昧的众生,不能欺骗佛菩萨,不能欺骗神明,你造的善恶业,决定有果报。注解一开头,“拈出心字,示人以善恶之几,欲人知谨于源头处也”。这才是从根本修起。转恶为善,要懂得从根源处转,根源是起心动念,从这个地方转,这是上上乘人,纯善之人,必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学佛的人也知道要断恶修善,往往境界现前把持不住,还是去作恶了。这个原因在哪里?第一个是读经太少,佛法熏修的力量敌不过烦恼习气,因素在这个地方。所以佛在根本教学当中,教导我们读诵大乘,天天要读经,读经是亲近佛菩萨,听佛菩萨教诲。我们每天读《感应篇》,这是亲近世出世间大圣大贤,这是超越一个宗教。我们今天在新加坡接触九大宗教,九大宗教都是劝人断恶修善,所以我们读《感应篇》,信《感应篇》,依《感应篇》来修正自己的过失,就能够得到九大宗教的神圣保佑你。我们为什么不干?

  过失当然有,凡夫!天天忏悔。我教同学们,早晨早课读经提醒自己,记住佛菩萨的教诲,今天一天哪些当做的,哪些不当做的。当做、不当做在起心动念,哪个念头可以起,哪个念头不可以起;哪一句话可以说的,哪一句话不可以说的;哪一桩事可以做的,哪些事情不能做的,要在这里下功夫,真修!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讲的“真干”!一定要约束自己。晚课忏悔、反省,我这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违背圣人的教诲?有没有昧着自己的良心,欺骗佛菩萨,欺骗众神,欺骗众生?如果要干这样的事情,果报必在三途。自己前途自己晓得,用不着问人。过去有人问过我,“我会不会堕地狱?”我说你会不会堕地狱,我不知道,你多看看佛经,你就晓得了。如果是毁谤三宝、破和合僧,我就劝他,你去读《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你就知道你会不会堕地狱了,不必问人,问自己比什么都清楚。

  注解里面引用佛经说,“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华严经》上讲的,大乘经上佛常说,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我们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明白这个道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我们为一切众生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如果只知道自私自利,把众生遗忘掉了,那是自己害自己,为自己个人自私自利,这是六道轮回的根。本来没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变现出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我讲得很多,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头变现出来的。假如我们没有执着,轮回就没有了;没有分别,十法界就没有了,四圣法界没有了;妄想没有了,一真法界四十一个位次没有了,果报是究竟圆满佛。所以六道是三样东西变现出来的:妄想、分别、执着。四圣法界我们讲的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是妄想分别变现的,他没有执着。一真法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个位次是妄想变的,他们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

  佛教导我们终极的目标是教我们证得究竟佛果,究竟佛果之证得,最重要的是个“认知”,观念转变过来。认知什么是事实真相?真实的认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你有这个认知,你的慈悲心才真正发出来,大慈大悲,对一切众生无条件的尊重,无条件的爱护,无条件的协助,自自然然能够舍己为人,这里头有个大道理在。凡夫迷,迷在哪里?不了解事实真相,严重的执着自私自利,这坏了!自私自利执着到严重的程度,就决定是地狱;能够稍微放宽一点,从地狱出来了,在饿鬼道、畜生道,理跟事我们一定要懂。这里引用得好,又说“能随缘染净,遍造十法界”,说明十法界怎么来的?十法界是随染净缘而造的。所谓染缘,染是执着,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头一个是“身见”,执着身是我,我们一定要舍弃,再也不干这个傻事情了。

  再过两天,上海那边有个团要来,我们几乎是每一个星期从外面都有团来。他们打电话问我,想带一点东西给我,我说我什么都不要了,如果你们想带,我们这边同学很多,带一点东西供养同学们,我什么都不要了,万缘放下,身心世界、世出世法统统放下。只要有一桩放不下,就是累赘,你往生没有把握;统统放下了,往生有把握,随时可以走,随处可以走。你说多自在!这个我们一生没空过,其他全是假的。人与人之间,人与一切众生之间,就是一个“缘”字,为什么不与众生结善缘?为什么跟众生结恶缘?所以顺境逆境、善人恶人,决定不放在心上,你心就清净了。善人,我们尊敬、赞叹;恶人,我们尊敬,不赞叹。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礼敬诸佛”里面不分善恶,统统要礼敬,决定要尊重。但是赞叹,“赞叹如来”,如来是什么?善的,与性德相应的言行我们赞叹;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就这么一点点差别。供养,恶人我们也要供养他,不能不供养,平等供养。他有苦难,我们还是尽心尽力帮助他,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一律平等对待,你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这里讲得好,作佛、作众生,作天堂、作地狱,都是一念之间。一念善,人作佛、作天堂;一念恶,作地狱,所以十法界的升沉都在一念之间。这里头他又引用憨山大师一句话,“念从起处须看破,事未至时莫妄生”,这两句话说得好,所以真正用功在这里。“恶念起时,一刀断绝,则业根当下消除,妄念何处安着,超凡入圣之几,全在于此”。这几句话我们要记住。真正修行人在我们眼前有榜样,只要我们眼根清净,你就能看见。新加坡大众晓得许哲居士,她的录像我们做成了光盘,诸位同修回去,每个人都带一片回去。

  长春那边常慧法师我邀请她来了,她现在正在办手续,我请她到这边念佛堂给大家做个榜样。她念佛已经四百多天没有睡觉,完全依照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修学,我们看她的行持,最低限度她得“念佛三昧”。她今年六十五岁,给我打电话,我听她的声音像三、四十岁的人一样,那边同修告诉我,她的身体轻飘飘的。她所修的念佛法门,就是《华严经》吉祥云比丘所传的法门,“佛立三昧”。她是绕佛经行,没有坐下来,没有躺下来,四百多天了,一天吃一餐,身心清净,一个妄想都没有。我让她到这儿来给大家看看,念佛的见证,她能做得到,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你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妄念太多,妄念叫身体沉重,妄念没有了,身体是轻的,要真干!不要自欺欺人,这个最重要了。

/4/18   新加坡净宗学会   编号:19--

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看《感应篇》第一百二十三节,也就是这一本书倒数的第二段:

  

  全文总结前面一小段“推本念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有过不怕,贵在能改。我们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读到,阿阇世王造五逆十恶罪,我们所造的罪业要跟他相比,我们很轻,他造得重,他的果报在阿鼻地狱。可是这个人过去生中善根深厚,他在临命终时后悔,以真诚心忏悔,念佛求生净土,他往生了。释迦牟尼佛把这一桩事情告诉我们,这就是《大藏经》里面的《阿阇世王经》。佛告诉我们,他不但往生,他是上品中生,真正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这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造极重罪业都能往生,问题是你真的要改,从内心里头改过,知道自己错了,往后永远不犯这个过错。

  毁谤三宝,这个过失也在阿鼻地狱。历代祖师大德没有学佛的时候,都造这种罪业;学佛之后,忏悔!天亲菩萨早期学小乘,毁谤大乘,以后接受他哥哥的教诲,知道自己错了,他在佛面前发誓割舌头忏悔。他的哥哥就告诉他,“你过去用舌根毁谤大乘,你现在为什么不用舌根去赞叹大乘?为什么把舌头割掉?”他这一省悟过来,从今以后赞叹大乘,这是改过迁善的好榜样。假如我们过去曾经做过谤佛谤法谤僧,造这个罪业,我们今天反过来,赞佛赞法赞僧,这就对了!这就是天亲菩萨给我们示现的模范、榜样。回头,要以行为回头,心行都回头,这才能消业障。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现在已经变成佛家的口头禅,谁都会说;“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谁都会讲。不但现在人会讲,古时候的人也会讲。在古代唐朝时候,白居易遇见鸟窠和尚,这个法师为什么叫鸟窠?他在树上搭个小蓬,住在树上像鸟窝一样。你就晓得他生活多简单,万缘放下,是个老修行人。白居易遇到他了,那个时候他是杭州太守,太守就像现在市长一样,遇到鸟窠和尚,向他请教什么是佛教大意?鸟窠和尚就说这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听了笑笑,这个话三岁小孩都会说。鸟窠和尚回答一句话,“三岁小孩虽然能说得,八十老翁还做不到。”白居易听了之后,想想很有道理,要做到。怎样才能做到?这个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关系我们前途,关系我们来生,来生是果报,今生是花报。换句话说,不但关系来生,也关系我们现前,现前可以趋吉避凶。

  世尊慈悲到极处,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开示,针对我们现在人怎样断恶修善。佛说菩萨有一个方法,可以永断恶道苦,这不但是三恶道,六道都苦,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恶道苦。在佛菩萨眼光里面,十法界都是恶道,所以这个恶道不是指三途、三善道,连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道,都是恶道。为什么?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契入一真法界,只有一真法界是正道、是善道,十法界都是恶道。佛讲菩萨有一法,这个菩萨是法身大士,一真法界的菩萨。这个法是什么法?他教我们“日夜”,日夜就是不能间断,“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一句话重要,我们昼夜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常常想到善法。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你一天到晚所接触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常常念他们的善,不要念他们的恶。念他们的恶,把他们的恶变成自己的恶了,你说这个人多愚痴!每一个人的心都是至善的,跟佛没有差别。

  现在我们懂得了,佛与法身菩萨他们心里所装的全是善法,一丝毫的恶法都没有。凡夫错了,错在哪里?心里面全装恶法,不去装善法,眼睛看,专门看别人的坏处,专门记别人的恶行,口里专门说是非。你天天是心恶、念恶、行恶,你怎么会不堕恶道?菩萨何以能够离一切恶道苦,十法界他都超越了,他就是凭心里头绝不容纳丝毫恶法,这个方法好。你能做到这一点,佛就说了,你常得亲近诸佛如来、菩萨、圣贤,你跟他们做朋友,入了他们的俱乐部。我们为什么不把念头转过来?这比什么都重要!别人造恶与我不相干,别人有善,我们记取、学习、效法。别人有恶,绝不放在心上,绝不放在口上,这是积德累功,要从这个地方做起。恶人也有善行,赞叹善的,绝不提恶的;不但口里不提,心里头根本没有。能不能做到?有人说很难做到,我看了之后,印象就很深。印象为什么深?你把它装到里头去了,所以你才有印象。你要不把它装到心里面去,哪来的印象?

  我们新加坡这边有位许哲居士,今年一百零一岁,她是一百零一岁的年轻人,一生没生过病,一生活得非常快乐。一天吃一餐,这一餐只吃生菜,油盐酱醋调味的,她一律都不吃,完全吃生菜,回归大自然。我们录的有录像带,做成光盘,你们大家每个人都带一片回去。你看看人家一百零一岁,只掉一个牙齿,身体完全没有毛病,耳目聪明,看报纸不要戴眼镜,反应跟年轻人完全一样。人家怎么修的?佛在经上讲这些话,她没有念过,她没有听过,但是她做到了。她唯一的一个好处,就是专门记别人的好事,绝不记别人的恶事。李木源居士问她,那你看到这些恶人恶事,你怎么看法?她举个比喻,我看到恶人恶事,就像在马路上看到来来去去的人一样,这个比喻得好。你们看到马路上来来往往那些人,回来之后问你,你记得吗?记不得。为什么记不得?你没有把他放在心里。由此可知,我们是可以不把他放在心上,你偏偏要放在心上,那有什么办法?我们从马路上走过,你看看好多人走来走去,也听到他们在那儿说话,要问你他说什么?明明听见,但是你不知道。这是什么?没有注意。注意是什么?你的心里头把意思注到里面去了,就装到里面去了,叫注意。没有注意是什么?没装进去,虽然见了,虽然听了,不知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每天都做。如果能保持对一切人事物都这样作法,你的心多清净,你多自在,你多快乐。为什么要记别人的过失?为什么要记这一些不善?佛菩萨这个法子好极了。

  善恶的标准是什么?佛说了“十善业道”。身,杀盗淫,这是恶,决定不着心,决定不放在心上。口,你听人家的妄语、恶口、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绮语是花言巧语。意,贪瞋痴。这是十恶,佛讲的标准,十恶决定不许可有一分一毫夹杂在你心里头,心里面完全充满了十善,这样修学就能成无上道,就能成佛。所以我们看许多佛像,画的佛像,佛像上面画个圆光,头部画个圆光,光顶上写三个字,这三个字有用中文写的,也有用梵文写的,还有用西藏文写的,都一样,“唵、阿、吽”。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十善业道的圆满。“唵”是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阿”是口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吽”是意业,不贪、不瞋、不痴。这十条做圆满,就成佛了。所以佛讲法身菩萨这一法是正确的,我们在佛像圆光上看到,这个方法是修行的根本,从这里开始,也到这里圆满。

  “久久,必获吉庆”,只要能够断恶修善,断十恶,修十善,你一定获得“吉庆”,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你,“转祸为福”。希望我们同学们要好好的记住,认真的修学。

  好,今天时间到了!

佛陀教育网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已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已经在共修系统注册的学员,也可以在手机APP上用手机号登陆。

  苹果系统APP下载  安卓系统APP有两个下载  (1)   。净土释疑网      邮箱:foxdw_01

.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191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