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墨书写的或然性秩序钟若漪水墨探索的

发布时间:2018-3-2 16:04:05   点击数:

(撰文:徐东树,福建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美院博士后)

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努力在现有艺术之外打开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其实内含着两难的悖论:既要创新,又要能够被理解与接受。“新”的接受是一切先锋探索者必然遭遇到的挑战,“新”常常不被理解,需要解释,这也是20世纪以来艺术界的主导权为艺术“接受之维”(基金会、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批评家等)充分掌握的时期。既要有能力摆脱前辈大家“影响的焦虑”,又能够顶住现实生存发展的压力,当代先锋艺术家确实需要有超越一般人的内在精神爆发力,不然很容易成为艺术市场泡沫中一个随波逐流的小浪花。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重获新生的中国当代艺术天生文化营养不足,在强大的市场面前抵抗力较弱,如何能够获得有力的精神资源以形成有效的文化抵抗,成为他们当前迫切的必修课。以我有限的观察,出生于后的优秀年轻艺术家,由于从小经济、文化环境相对完整与优越,其内心力量远远胜过于父辈。比如我一向熟悉的钟若漪,会从一个网络媒体人在短短三、五之内转身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新锐先锋艺术家,既令人惊奇,又觉得其所来痕迹历历可见。

01

新锐艺术家钟若漪

钟若漪出生在一个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家庭。外太祖是中国现代拼音方案奠基人晚清卢戆章,爷爷一辈,家族里出现了许多文化名家。虽然出身于文化旧家庭,在新中国受到许多冲击,至父母一辈依然斯文不堕。父母亲就是80年代的文化“先锋”。母亲钟希明博士喜欢哲学富于文思,是大学里研究文学艺术的教授;父亲杨世膺是一位“无可救药”老而弥笃的边缘探索艺术家,年轻时是蔡国强的好友,不惑之年直接离开公职成为自由职业者。钟若漪与母亲情似姐妹,与父亲仿佛朋友,这样民主而有教养的家庭能够充分容忍青春期的叛逆,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

年纪不大,钟若漪的成长期却已经有了一些丰富的积淀,家庭充分容忍她自由转换自己的道路。高中阶段,先是从一个文考生转向艺考生,大学毕业后却进入主流网络媒体人民网福建频道,并凭借着强大的爆发力与忘我的工作很快成为中层骨干。短短三年,完成了“三观”从知识认识到实践认识的转换,也让她重新全面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太让人意外地,她辞职重回艺术。不过,她选择的却是一条更形而下的艺术道路,进入寿山石雕刻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工作室,正式拜师学习手艺,从学徒做起。这个不断转换生命状态的过程中,由于父亲的关系,她几次进入蔡国强团队参与工作,早早就对国际当代艺术的工作理路与方式有所了解。在传统手艺与当代前沿的两极之间,既给她许多启示,也带给她诸多困惑。

《中华壶》于意大利总统府奎里纳莱宫

虽然石雕作品很快受到







































治白癜风郑州哪家医院好
昆明专业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195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