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新老师谈气功修炼

发布时间:2016-11-30 5:06:56   点击数:

严老师指出:“功法只是衣服,不是身躯,不是精髓,更不是灵魂;调心是主要的,以德为本的大原则是主要的。”严新先生曰:brbr孝敬长辈,多做好事,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要以众人为师,以众人为亲。要说诀窍,这就是练功的一个简单的诀窍。brbr你可以悄悄地琢磨,你尽量地做好事,你就看看你的疾病到底有没有变化,看看你的父母亲,你的子女的疾病会不会有变化

练功的人,平常吃点亏,吃点苦,人家多得一点,你少得一点,人家提级你不提等等,你都不要看作吃苦,看作吃亏,平常要有高姿态,高风格,高水平,这样才能练好气功。brbr要修炼气功吗?要想身体健康吗?要想各方面通过气功得到一些帮助吗?那就需要你一定注意,立刻运用“以德为本”这个原则性的最重要的技术,一定要与众人为善,与万事万物为善,甚至以众为亲。

当你的性格修炼到亲人、朋友或其他人误解你甚至攻击你的时候,你也能心平气和对待,处理任何事情都不着急,不生气,就算入门了。brbr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做好事是打开高能量物质仓库的金钥匙。brbr你不用对老师傅怎样表示虔诚,老师傅并不看你对他怎么样,要看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一个行动得罪了你,一句重话,看你怎么办。

中国传统气功重品德、功德、道德的修养,重施舍、奉献和行善,以便广种福田,广结善缘。一个人真正做到原谅和理解一切人和事,以众为师,以众为亲,以万事万物为师,才容易进入气功的大门。

调形、调息是次要的,调心才是至关重要的,是练中、高级功夫的要点。练功中调整到下意识出来了,才是真正进入了气功境界,才能如意调心。其关键在于重德,只有将“以德为本”做得比较好的时候,才会理解什么是下意识,才能如意地运用它去做功。

凡是练功的同志要想一下,从现在起要尽量的大慈大悲,要发善心,对人要有同情心、怜悯心,支持心、爱护心、保护心、尊敬心,对所有人要有一个善良的心愿。这个“所有人”包括犯过错误的甚至该惩罚的人,该惩罚的人对他也要有善良的愿望。

一个人只有彻底的发善念,完整的、完面的的发善念,对所有人发善念,那么,才能够真正跨入气功界的大门。在练气功过程中要反复想自己从今后以作善事,从今以后要大慈大悲,你没有这种思想,那么过后就不行的,练功只等于坐在那里很好的休息,还没有跨入气功的大门。

我们练功的人,你愿意练功吗?愿意长寿吗?愿意家里人少生病吗?愿意你大脑智慧开发吗?愿意你的小孩长好,学习成绩升高吗?等等,从气功训练的技术出发,就必须是对所有人发善念。要有大慈大悲的心肠,这样就能吸收到很多人的良好的信号,这就是气功所说的“善有善报”这个意思。

内功训练很特殊,重德是最重要的。古代训练是微妙之处见真意,不是看对师父如何,还要看对别人、外人如何。

高功师父是师父找徒弟的,他到你面前来,常常是委托别人,借别人的信号,而且常常是借与你有矛盾的人的信号给你加功,就看你的德性好不好,不好,你就得不到功。如果你不能对所有人尊敬,你就会失去许多机会。

凡是练气功的人,假设你希望得到一些好处,这个好处是身体健康的好处,不要占别人的便宜,甚至要有失才能得到身体健康的好处。不要老想着别人怎么孝敬你,尊敬你,那么,才能得到好处。

一个人德性训练不够,大脑不会清静,不会做到忘我,不会入静,练功就成了一种形式,只相当于很好的休息,没有练功。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观,高尚的情操,大脑才清静,不然你不能入气功的大门。要对所有人都尊重,施以功德之心。

胸怀要宽广,狭窄了不行。什么事都小气,越小气就越进不了气功的大门,进了大门还得退出来!有人做功出偏差,心胸宽广最不容易出偏差,狭窄了就容易出偏差。你边练功边生气,边在那里着急,边在那里忧愁悲伤,那气功到底往什么地方练啊!就不好说了,所以练功要胸怀宽广。

对整个人类、自然界,处处以真诚的爱,处处都能言人之善,成人之美。对周围的人,对所有的人,对所有的生物,都要存有爱心。

高功夫的师父老是强调做好事,要训练一个良好的性格。很多人练功以后,脾气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你练了半天还在发火,那还没有入门。

人与人之间有特定的信号联系,人与其他的生物之间也有信号联系,只有好事做得越多,并且不为人所知道的时候,最容易接收信号。对周围的人要常存敬爱之心,这样,你才能吸收到周围的人的信息。如果你对别人不尊敬,别人对你也就不尊敬。很多人的信息就会干扰你。

对自己,为求功夫上进,就要落实在一个“舍”字上,不要老想人家说好话给自己听。有得有失,有舍才会有得。想得到功夫,就要舍去利益,舍去名利等等。干扰太多,功夫不会上升(







































国庆活动之二〈10月1至7号〉走进摄
国庆活动之二〈10月1至7号〉走进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zy/138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