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副道教楹联,看懂最后一个,你便看懂了人

发布时间:2016-12-3 21:26:07   点击数:

▲   县   乡   村居住,奉神忏愆祈恩,酬愿消灾延保,奉信   等是日具情伏以圣德汪洋,斯无求而不应;神威赫奕,凡有感以皆通。肃具徽宗,胥蒙鉴宥。意者   由是陈设菲供,未克精严,凭神力以维持,遂愚衷感格,幸垂默佑,理合酬恩。位镇众姓之主,权衡生死。统管阴阳,伏愿威灵护佑,赐福祉于将来,昭鉴在兹,赦罪愆于既往,更冀阴阳戴德,存殁沾恩于无涯矣!

显然,道教的疏文要比白族疏文无论炼字、音韵、格式等方面规矩得多。

罗平、富源一带的布依族村寨中多有供奉三清、八仙、真官等道教神灵的人,长乡、牛街乡的各寨中还建有“真官庙”奉道教神灵。

丽江、华坪、永胜等地的纳西族也受到道教的影响,光绪《丽江府志》木土司曾在雪山脚下建岩脚庙,又从浙江请来31代天师后人张道士,主持丽江文昌宫、大宝积宫等处的道坛科仪,木氏土司还与张道士共诵《皇经》。张道士来到丽江后,至20世纪中叶,共传了18代。他的子孙们虽然早已加入了纳西族,并且还用纳西语讲经,但作法时仍用天师印与道经师宝印;其经韵仍用“正乙天师腔”。

纳西木氏土司还多次派人到武当山学道,请回经像供奉。

此外,昆明、丽江、金平等地的彝族、白、瑶、纳西、普米、傈僳等少数民族还有崇拜灶神、门神、财神等神灵的风俗,其中也明显有道教影响的痕迹。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的许多活动及节日都来自道教,如“挂灯”、“跳盘王”、“退白虎”、“驱瘟”、“朝斗祭祀”、“城隍会”、“玉皇会”等,如遇五谷丰登时则“摆天斋”,起房盖屋时祈请五星高照的“安龙奠土”逢遇风雨失调、灾祸频临年间举行的“上天章”等等。又有各种斋醮,如青苗醮、春醮等。

“洞经道乐会”与“玉皇会”在云南各民族中很多,这些会在道观“庙会”时刻则去演奏道乐及诵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皆有道教宫观分布,且千百年来与道教徒关系一直十分融洽,这确实应值得我们研究。更值得我们注意是,经过这些少数民族的传播,使道教信仰进入了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中。如樊绰《云南志》载:“骠国(今缅甸),在蛮永昌城南七十五日程,阁罗凤所通也……俗尚廉耻,人性和善少言……城中无宰杀。又多推步天文……”(8)《旧唐书·真腊国传》又载:“真腊国(今柬埔寨),在林邑西北,本扶南之属国……国尚佛、道及天神,天神为天,佛道次之”。这些国家内出现道教文化有关的活动,都与云南少数民族中的道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点「阅读原文」资助道教,功德无量!









































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zy/142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