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投资方的朋友,还有各位媒体的朋友大家好。 我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陆川,差不多有两年也没有出来跟大家说话了,因为做这部电影。现在有些紧张,而且这身衣服也比较紧,我能把这粒扣子解开么?对不起,谢谢。 今天我代表我们的团队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拍这部戏的一些故事。 这戏是怎么来的呢? A.源起 年夏天,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韩三平韩总给我打了一个“川儿,最近我们有一个项目,美国导演撤了。你愿意接吗?” 大家知道我平常比较高冷,比较矜持的,通常我会说,请您把剧本发过来我看看合适不合适吧。那天我顺口问了句韩总,什么项目?他说《鬼吹灯》 年的夏天,一个正待业的导演——我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做导演的,作品和作品之间的身份其实就是一待业青年——“嗖”的一声闪到中影,一身大汗,一进门就说:“哥,剧本呢?” 韩总说:“没剧本,你自己写。” 从那天开始,我踏上了《鬼吹灯》的征程。 当我把“鬼吹灯”这三个字敲在键盘上、敲在电脑屏幕上的时候,我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我突然觉得回到了少年的时候,像小孩儿玩到一个特别好玩的玩具。我相信这就是《鬼吹灯》这本小说带给我们所有人最大的感触,因为它打开了我们的想象之门。 大家记得自己小时候还有什么梦想么?我记得我小时候最爱看《飞碟探索》,儒勒凡尔纳探险小说,像《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神秘岛》什么的。而且那时候我还拜师练气功。 那个时候我在学校,经常在课堂上从后面采女同学的气,老师问我你干嘛呢?我说我把她的气吸走(笑)。 小学五年级开始,我经常站在我们家阳台上仰望星空,我心里念念有词,向宇宙发送我的信息——我相信有一天,会有一艘宇宙飞船当着全班女生的面来把我接走,那是多么屌的一件事情。 作《鬼吹灯》剧本的时候,这一切记忆都回来了。 看完《鬼吹灯》小说,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画面,一个英俊的年轻人后面跟着一个死胖子,涉险走入一个又一个秘境,打败一只又一只怪兽,解开一个又一个不解之谜—— 这就是《鬼吹灯》小说的基础,也是我们这部电影的故事基础。这部电影是关于年轻的胡八一和他的伙伴们,出生入死深入未知秘境,揭开神秘文明面纱的故事;这是一部探险动作电影,是胡八一的青春史,也是一部承载了几代中国人青春梦想的探险史。 B.昆仑山和九层妖塔 我知道其实很多人想问,为什么不叫《精绝古城》?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部电影中,胡八一同学还没有走到精绝古城。他从昆仑山开始的旅程,回到北京,然后再次深入沙漠,遭遇石油小镇……胡八一的下一站,我们的下一部电影才是《精绝古城》。 我相信所有看过小说的人都不会忘记昆仑山这个标志性的存在。 这就是我脑海中的昆仑山,是从这里胡八一开始了他的旅程,最终成为一代冒险王。昆仑山是一座孕育了很多神话传说的“万神之乡”,大家知道,王母娘娘还有她的瑶池就在那里。十年前拍可可西里的时候,我曾经多次去过昆仑山,被它的博大和深邃震撼。 可能是高原反应吧,我会经常出现幻觉,觉得群山一直向我走过来,像一群默默移动的庞然大物,像怪兽。我在昆仑山也拍过夜戏,到了晚上漫天都是星星,在那里能看到中国最美丽的星星。流星不是从天空划过,而是从地平线腾空而起,在头顶像礼花一样绽放,那是一个孕育着很多故事的地方。 在昆仑山开始,胡八一展开了自己的历险。 九层妖塔我们这部电影中,是故事的核心;昆仑山探险队在九层妖塔前几乎全军覆没,这是胡八一命运的转折点。希望大家原谅我在这里卖一个关子,今天不多说它。因为九层妖塔是我们整部电影世界观的支撑,是电影最核心的讲述,我希望用电影来给大家讲关于九层妖塔的故事。 C.特效 接下来我想说说关于我们这部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一些好玩的事。 来上海之前,我问了这部电影分镜头的画师,他整整跟了我一年半,一直在辛辛苦苦的画分镜头。我问他:“当初我跟你说我们要拍一部中国的视效电影,你是什么感觉?” 他说我可以说真话么? 我说必须说真话。 他说那我给您P张图吧,代表当时我对您的看法。—— 他说他跟过德国导演,跟过美国导演,不太相信在中国,中国电影人能做成这样一个事,做成古装电视剧那种可以,你要的那种不可能,因为我们欠缺的软件和硬件的东西都太多了; 我当时跟他喷的天花乱坠,自以为彻底折服了他,没想到他脑中想的是我竟然是这个样子,用手推车举着机关枪!(笑)好了,这张图可以切了,不要再出现了。 一年半以后,这个电影基本上要做成了,我们当初作的梦,真的要实现了,我真是很感慨。 这是六个月以前我们的一张概念图,再过三四个月,它将行走在电影里。这是昆仑巨兽的第一张概念图。看着它,我特别感慨,这是我们生物体系里的第一张概念图,今天作为礼物,带给大家。我们这部电影,就是从手推车上的冲锋枪的状态,一点点走到了昆仑巨兽。 现在电影里有多个特效镜头。 在我们北京的办公室,在新西兰特效总监John的带领下,还有15个同事在管理着这个特效镜头。而在他们下面:PrimeFocus,DEXTER,BASE,PO,VHQ,兔将等七家公司,三十多名特效总监,全球有近四千多名CG师在孟买,在伦敦,在首尔,为一部电影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这部电影是一部中国电影,叫《鬼吹灯之九层妖塔》。 之前我拍了四部电影,好多人说我泪点比较低;其实平常还好,但是每次杀青的时候都会掉眼泪,是真的。但这部戏拍完的时候,我眼睛干干的。我记得那天拍完最后一个镜头,我跟赵又廷拥抱的时候,他没哭我也没哭,因为我知道,这部电影才完成了一半。曹郁很担心,他用力的握了一下我的手,说,剩下的事交给你了。团队在杀青后离开的时候,都是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了同样的话。 我现在才明白拍一个特效电影,杀青,工作只完成了1/3,所以下次导演费真得重新商量,这后面的工作太多了。 特效电影实拍结束的时候,是演员工作的结束,却是怪兽工作的起点。 姚晨和怪兽对戏的时候只能看到一个米菠萝雕刻的头像。 大姚,你抠人家鼻子干嘛? 拍唐嫣和怪兽的戏份的时候,她只能看我,我来演怪兽。这就是特效电影,在现场什么也看不到,幸亏我长得比较像怪兽,那时候也胖,所以我还能演一下,要碰到个子小的导演,只能演米老鼠了。 特效电影的拍摄流程和我经历过的电影很不同。意味着一切都要重头开始学。我记得刚刚筹备的时候,我们把RichardBaker请来。 他是地心引力的3D设计师,奥斯卡获奖者。当时我把他请到北京,来给我们讲《地心引力》是怎么制作的。后来我们又请来了Remo(小编注:电影《后天》的视效总监)。 再后来我们请来了《SinCity》的特效总监MichaelGrobe、ChrisRyan和参与过《魔戒》特效工作的JohnSheils。 这几位外国同志像白求恩一样,一路跟着我把这部电影做完。 大家都知道我是英语专业的,自从毕业之后我的英语水平直线下降,原本是指着拍完这部电影飙升我的英语水平的——结果呢?老外的汉语水平都提高了。他们吃饭的口味也被我改成了中国口味,疯狂的热爱着中国美食,尤其是我们剧组的盒饭。 D.电影创作过程 大家知道做这样的电影需要严格的生产管理,这改掉了我很多工作习惯。大家都知道我拍电影喜欢改剧本,这次我改剧本的次数少了,也就改了14次 因为我有一批特别好的损友,天天给剧本提意见,像赵又廷、姚晨、曹郁,包括后来唐嫣都学坏了。只要他们给我提意见,我就要修改剧本,14稿!(心虚的笑)剧本写完了,就要画分镜头 我们在开拍前,完成了全部剧本的分镜头创作。当然这仅仅是开始。实际上随着拍摄中剧本的修改,分镜头的绘画从来没有停止过。 分镜头完成后,有些部分要做成动态分镜头,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当时做的一个动态分镜头 动态分镜头做完,对于一些难度高的大特技或者大视效场面,我们必须要做motionboard,在拍摄现场特效镜头必须严格的按照motionboard去做,看一下我们国内外团队共同制作的motionboard。 现在在多个特效团队的工作人员里我比较臭名昭著,因为我不断地提出各种变态的要求,我猜我们是没有机会作朋友了。在我的逼迫下,很多外国同胞都放弃了一周要休息两天的良好习惯,彻底变成了中国人,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36个小时。 个特效镜头,我们的梦想,就在大家伙的手中慢慢开始实现出来。 关于这部电影,我可以讲一天一夜,但是现在电影还没有做完。等到电影做完的那一天,再过三个月,我会有更多的故事跟大家分享。 这部电影本身的历程就是一次冒险,我所有的合作者,包括我的摄影师、摄影团队、美术师、美术团队、我坚强的制片人团队,当然还有所有在座的演员团队给了这部电影最大的灵魂上的支持、最大的动力,我们相信我们是在做一部特别的电影。 我有时候也看电影评论,现在市场越来越好,但是电影评论却越来越悲观。大家都在问中国电影的出路在哪里?是不是整个电影市场,整个电影投资生产的方向是不是会变得越来越保守? 在我看来,创作和实践是在这种环境中寻求突破口的唯一出路。 我们应该可以去尝试更加胆大妄为的电影,尝试去冒险,尝试跟未来和梦想相关的电影,我相信站在自家阳台上仰望星空,等着和外星人见面的小孩不仅仅有我一个,那可能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梦想; 我们能不能有一天在自己的电影院里看到自己的大片,看到怪兽走在我们自己的城镇里,看到我们自己的超级英雄,拯救这个世界—— 其实,这就是我们,《鬼吹灯之九层妖塔》正在做的事情。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见了鬼呢?这是前天我突然看到的,这是何炅哥哥说的,我觉得给我们的电影太合适了。我想说: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鬼吹灯了呢? 谢谢大家。 -END- 白癜风的饮食影响白癜风医院海口哪家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zy/149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