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厦大教授钞晓鸿史学论文的选题写作

发布时间:2021-10-29 16:05:54   点击数:
白癜风黑色素种植 http://m.39.net/pf/a_4650580.html
医院订阅哦年4月1日下午,厦门大学历史系钞晓鸿教授在校举办了主题为“授之以渔——史学论文的选题、写作与发表”的学术讲座。这是由刁培俊副教授主持的厦门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必修课“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系列讲座之一。钞老师首先从学理层面讲述了关于史学论文选题、写作和发表的方法要义与经验技巧,继而又以其《泾渭清浊:乾隆朝的考察辨析及其功用意义》(刊于《中国社会科学》年第12期)一文示例,分享该文写作与发表过程中的具体经验。钞老师力求其所谈方法符合实际,具体可行,并且从个人经验出发,强调一己之得。作为三个小时的演讲,当然有血有肉,不乏风趣幽默,而以下纪要仅述内容要旨,聊供学者参阅。钞晓鸿教授一、史学论文的选题何炳棣先生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曾推崇数学大师林家翘的一句话,并用以概括当年的清华精神:“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第页)学界有人总结说,何先生力主研究大题目、解决基本问题。如何处理选题问题,钞老师将其阐释为三个方面:有前途、有条件、有优势。他认为最理想的选题最好三者俱备。所谓有前途,首先是有基础性,例如何炳棣先生的《-年中国人口研究》便是典范。本书之后,凡严谨的明清人口史论著,其学术史无一不从何先生的基础性研究谈起,原因就在于他厘清了最基本的概念与问题,后来者完全无法绕开。其次要有前沿性,尤以能解决前沿问题、引领潮流者为佳。此外还要有后续性,所选议题可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可以扩展为多项后续研究。所谓有条件,是指具有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其中最关键的是史料条件,史料不宜过多,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搜罗殆尽;也不能过少,以至无法支撑基本论证。史料之外,可以实现的研究手段,及可以保证的研究费用(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的费用等)等也需要考虑。所谓有优势,是指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条件,达到事半功倍。一是要结合个人才性,譬如富于数理知识者,可从事经济史研究;长于抽象思维者,可从事文化史研究,等等。二是要结合学校与学科特色,比如厦大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底蕴深厚,在厦大从事史学研究,便应积极借鉴社会经济史的理路方法。三是要结合地域优势,比如从事区域研究,可选择典型地域、自己熟悉地方(比如家乡)作为研究对象。二、史学论文的写作1.学术史钞老师尤其重视对学术史的梳理。他指出,如今学术史已是一种国际规范,是一种“硬功夫”,最能体现学者的学术水平和论著的学术价值。在大多数学术报告中,实际只要讲清楚学术史即可,具体的论证过程反而可简略带过。由于当前对网络资源的倚重,一些学习者在搜寻前人成果时,首先看重杂志,主要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而得。然而检索只是初步工具,“中国知网”定有遗漏且限于国内,因此真正的功力有时体现在搜寻不著录于各数据库的重要论著。杂志之外,著作是另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杂志和著作所引用的论著,又提供了顺藤摸瓜的线索。还有几个重要的范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钞老师对此作出特别强调。其一是报纸。民国时期的某些报纸,如民国时期天津《益世报》等,有很强的学术性,似非今日报纸可比,吴晗等学者曾在其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再者报纸上的一些考察报告,也是值得重视的史料。其二是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内部资料等。这些资料有的颇不易见,学者也多不注重收集,但实则蕴含丰富的信息。譬如会议论文,许多名家名作往往首见于此,但国内图书馆一般却不予收藏,学人也大多不够重视。钞老师预言,不远将来必定有人取名家名作初见之学术会议论文,与其正式刊发之文稿比对,探讨学者研究思路的变化过程及其时代特征、背景原因。又如一些地方文史资料,对一般人而言价值很小,但对该问题的研究者而言,却是“奇货可居”。梳理学术史,眼光不能局限于境内,真正的学术研究是不分国界的,海外的、国际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必须注意。一般而言,至少欧美和日本学界的研究成果不应忽略。同时,眼光也不能仅局限于所研究专题,应当旁涉相关论题。总之,梳理学术史,要“围绕研究主题,超越时空范围”。对于学术史,钞老师强调主要梳理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前人使用了哪些史料?有哪些史料未曾使用?其二,前人使用了哪些方法?这是不是最好的方法?是否还有其他方法?用其他方法是否能够得出其他结果?其三,前人取得了哪些认识?包括对史料的解读、观点、提出的问题等。其四,前人研究的旨趣何在?同样的问题,学术旨趣不同,走向便各异。钞老师认为,梳理学术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既要总结前人的共识与成就,以避免重复研究;更要发现其分歧与不足,以寻找进一步研究的可能。这是史学论文学术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唯如此,方能体现自己研究的价值与意义。2.史料关于史料,钞老师强调首先需注意其来源性质。目前学界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zy/240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