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气理论 混元气指的就是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化生成的统一整体。宇宙当中万事万物的整体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宇宙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整体,譬如一个杯子、一张桌子、一块金表、一部扩音器、一棵树、一棵草、一朵花都是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你怎么认识它是个整体?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并不是事物的真正的整体,不要看现代科学怎么怎么发达,实际上并没有了解事物的真正的整体。例如桌子是个整的,这只是桌子的物质结构的整体,上面有个板子,下面有腿,拿木头按一定结构连接起来,我们认识的是这个整体,这是它的形状、结构,它的功能是可以支撑东西,这是它的体和用。人们认识了它就给它一个概念叫桌子,矮一点的可以坐就叫椅子、凳子,其实桌子和凳子没有更大的区别。这是通过人的不同的功能:眼睛看、身体接触、手摸、做各种实验,把不同性能的东西加到一起形成的一个整体,实际这还不是那个事物真正的整体。现代科学认识的东西仍然是事物的局部特性:桌子能放东西,能够承压,动一动它是固定的,结构是定下来的,这都是从物理学方面看它的功用,至于桌子本身的整体特性是什么样子,现代科学并没有解决它,到了气功里边就要讲桌子的整体特性是什么了。有人一听就糊涂了,“桌子就是桌子呗,还搞什么整体特性?”所以一开始讲到混元理论,听起来就比较费劲。本来混元气很简单,怎么一变成理论就这么难懂啦!对!就是得让你有这个概念,一听就非常难,越听越糊涂,不知怎么回事情,然后再钻进去慢慢搞懂它。 学气功就得有这么个糊涂过程,要不然气功科学的建立能称得上是一场革命吗?文化领域的革命,得把很多固有的传统知识、传统概念变一变,如果你一听就懂,都能理解,那就和过去的知识一样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讲了这样一个非常难理解非常不好懂的事情,就得从这开始。 前面讲这么几句话就是要告诉同志们混元整体理论是要讲什么的。它是讲事物整体特性的理论,它和以前的理论是不同的。以前所有的科学都是讲事物的局部特征,智能功是讲事物的整体特征,混元理论就是讲事物整体特征的理论。为什么听不懂呢?因为现在已有的科学都讲的是事物的局部特征,事物有不同方面的特征,有光学特征、声学特征、物理的、机械的、电的、磁的、化学的……等方面特征,过去的科学是认识事物这些局部特征的。比如说,这个桌子的光学特征眼睛看到了;桌子是木头的,木头可以燃烧,燃烧就是氧化,是化学特征;可以放东西,承受压力,是力学特征,它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局部研究事物的,然后,把研究的各个局部通过脑子思维加工得到一个整体。过去的科学也讲整体,但它是从局部来认识整体,局部联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智能功混元整体观是直接得到整体,不是通过思维加工,而是直接认识、直接了解、直接掌握事物整体。 同志们要问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有什么区别?有区别。如桌子有它的硬度,硬度属局部特征,你要想把桌子的硬度打破它就必须用相当的机械力量,没有机械力量硬度打不破,比如说桌上有个钉子你要凿进去,得用锤子凿、凿凿,冲过去,那边再拿钳子夹,夹过去,这是事物的局部特征,因为事物有物理特征,有化学特征,物理的力学特征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当你用物理的方法来解决时,这是局部对局部不好解决。如果是整体就不同了,桌子是整体,木头是整体,如果你一旦掌握了这个整体,认识、了解了这个整体,能够运用这个整体了,整体和整体起作用就不是这样了。整体和整体起作用是非常简单的,局部的硬度特征没有了,光学特征没有了,化学特征没有了,这些特征是局部的,它不显现出来了,只显现一个整体,这个混元整体是个什么样的呢?它是一种无形无相的、常人看不见摸不到的、质地非常均匀的这么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叫混元气。桌子本身是个混元气,杯子本身——混元气,一棵树——混元气,一棵花、一棵草——混元气,一个动物——混元气,一个人也是混元气。人是人的混元气,桌子是桌子的混元气,树是树的混元气,混元气互相起作用就比较简单了。如一棵花有根、茎、叶、花,一棵树也有根、茎、叶、花,它们的根、茎、叶、花是个整的,没有区别了,混元气一过去它里边都起作用了。现在搞农业增产,到地里一发气,混元气一过去,增产、增产、增产,好了,它的根也长、茎也长、叶也长、花也长、果实也长,都长。怎么起作用的?人的混元气和植物的混元气互相融合,一下整体地起作用,解决问题了,非常简单。 再如特异功能,特异功能是用高层次的混元气——人的意识来起作用。有特异功能可以搬运的、可以使物体穿过障碍物的人,他拿个东西往桌上一放,意念一动,桌子本来很硬,但物体掉下去了,从桌子底下出来了,怎么透过去的?我们常态人认识一个事物如毛巾,眼睛看了,手摸了,有硬度、有重量,这时我们意识里跟它的联系是局部的联系,跟桌子的联系也是局部的联系,没有整体联系,因此,毛巾往桌子上一放,它们之间起作用是局部作用。如果我们真正能够从意识里边把毛巾和桌子都作为混元气,两个混元气一接触,你让它上哪就上哪,你让毛巾到木头里边呆着,它就上木头里边呆着,你让它穿过去它就穿过去。两个混元气放到一起,套上了,毛巾就在木头里边呆着;透过去,毛巾就穿透到外面去了,它们之间可以有这样的关系。 80年代初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一个有特异功能儿童(10多岁)把手表搬走,他意念一动,表没有了,哪找也没有,特异儿童说表在我脑子里呢,过了一会,他说:不行太难受了,快点出去吧!大家说,再呆会儿,孩子说太难受,憋得慌,出去吧!一着急出哪去不知道了。本来手表从哪搬哪他都很清楚,这次太难受了,出到哪不知道了,找了几个钟头也没找到,后来孩子说知道了在我手心这儿呢,出不去了。别人模也摸不着,最后孩子不知怎么的说:出去了,跑你兜里去了。”一找,在兜里找出来了。这就是用意识和物质的整体混元气相联系而起作用的一个例子。 所以咱们认识的事物都是事物的局部特性,我们日常生活就是和事物的局部特性打交道,而混元整体理论就要求我们学会和混元整体打交道,要认识事物的整体。事物的整体是什么?是无形无象的、看不见摸不到的、非常均匀的一种物质,它能够标志事物的整体特性。如果用现代语言来形容描述就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到的物质,有质量、有能量、有信息,这是物质的三大要素。 质量,是指它含有具体事物的质, 能量,指它能转化成什么能怎样去做功; 信息,指认识一个事物时所依据的该事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整体特征。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特征一般是由它的时空结构决定的,它的结构特征表现出来就称为信息),这三个东西结合到一起就是物质的特性,咱们认识一个物质都从这三个方面——质量、能量、信息来认识它。混元整体就相当能量、质量、信息三者混合表现出来的特性,它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到一起的。混到一起是什么样子,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物态,对这种特殊物态现代科学还不认识、不了解,甚至还没有这个术语。 “混元整体”是咱们起的名。以前说过事物有质量特征、能量特征、信息特征,但对事物的整体还没有名词,我们给它起个名就叫“混元整体”。当我们一说混元整体时指的就是这个混元气,混元气就是标志事物整体特征的,它里边既包含了能量特征,也包括了质量特征和信息特征,但是能量特征在混元气里并不起能量特征的作用,质量特征在混元气里边也不起质量特征的作用,信息特征在混元气里边也不起单纯的信息特征的作用,就是一个整体特征。整体特征什么样?现代语言不能形容它,只能去体会,通过练功慢慢来认识它。它到底存在不存在?存在。拿人来说,人身体周围有气,这个气就是混元气,人的这点气就能代表人体的整体特征(讲整体论还要讲这个问题)。一个人是整体的,有很多特征,人是很复杂的人,人周围的气里边,人的这些特征都有。看过去的童话小说、儿童故事里,说什么生人到妖魔鬼怪家去,老妖魔说:“生人气,生人气”,闻着生人气了,魔法再高的妖怪能把生人什么样子、什么情况都能知道、都能说出来,什么道理?因为童话是根据过去的神话来的,神话又来源于好多的练功感受,所以很多神话反映的是气功的内容。练气功之后就可以认识混元气、了解混元气、掌握混元气。 比如在年曾经在莫干山开过一次会,气功界的一个朋友杭州的区汉荣,他察知功能很强。开会的人他都很熟,他说你们对着墙一打,不用接触到墙,打完就走,他能知道你们谁打了一掌。同学们想想看他怎么能知道呢? 如果打在墙上了,你功能强看看指纹手纹;不碰墙用意念打墙打完就走,是谁打的他能看出来。当时我跟他开玩笑说,老区我这样打行不行,他说:“你不带着意念打那怎么看得出来?”因为带着意念打把我们的气和意念结合上了,打过去就留下了你的混元气和意念的痕迹,你不带意念打,它没有往里面穿透过去,力量不够,打完人走了,气也走了,没落住,所以他查不出来。 人的混元气哪怕一点点,还不要说让别人拿到,就是打出个印,人走后都看得出来。遇功夫强的人,你把自己全部都封闭上,就周围这点气他一看,也能把你这人看出来了。 也是年开会,北京师院的一位讲师(做特异功能试验的,现在已是教授)没去之前我跟他讲杭州有个区汉荣、江波(也是我们的朋友,现在在深圳)的情况,他说,我去做个试验。他装两个信封去了。到莫干山开会时见了江波说:我拿来两个材料你试试看:信封里装了张白纸,两张白纸一个人打了一掌,你看这人情况怎么样。江波把信纸拿出来,用手摸了一会他说:这人是女性,年龄二十八、九岁,她在摸这张纸时,穿的是一件花连衣裙,她有点腰疼病,这人性格较开朗,她爱唱歌。该讲师说:对。她是我妹妹,性格也对,年龄也对。还感叹地说:哎呀这可怪事啦!一张白纸,打个手印,封在信封里。已经隔了几天还能知道。该讲师说还有一个,江波又在另一信封里摸一摸说:这是男同志,30岁左右,比较瘦,比中等个子略高,他有腰疼病。该讲师说:对了,他是我妹夫。这是什么道理?这就是混元整体观理论,因为人都有气(混元气),意识一放到那个地方,别人一感觉到那个气就把整个人的情况了解到了。这么一说“神啦!”不神。气功就是这个样子。那咱们什么时候会?咱们智能功现在重点不搞这个,我现在不引导大家搞这个,为什么不搞?这在智能功宗旨里把道理都讲清楚了。不搞还讲它干什么?给大家讲一讲引起大家兴趣,通过这个例子可让大家了解到,混元气是无形无相的,但它可以标志具体事物的整体特征。 大家了解这个概念就行了:“混元气能够反映、能够标志一个事物的整体特征”。如果有人问你们智能功混元气是什么,可以回答:“混元气是无形无相的、看不见摸不到的、非常均匀的一种特殊物态,能够标志事物的整体特征的这么一种东西就叫混元气”,混元气和一个真正的整体是完全一致的。无形无相的混元气可凝聚成有形有相的具体物质,有形有相的具体物质也可转化成无形无相的混元气,具体事物和无形无相的混元气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那么混元气和具体事物是一个还是两个呢? 我们说是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通过我们的正常的功能,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觉功能来认识到的局部特性,其实现在的各种仪器都是我们感觉器官的延伸。如眼睛看到的是事物的光学特性,即电磁波特性,只能看到从红到紫的可见光阶段,现在的仪器可以测到全波段,无线电波、微波、短波一直到r射线。虽然到了全波段多范围展开了,灵敏度提高了,但是它并没有改变眼睛识别事物的电磁波特性这个根本性质。雷达,发放电磁波或接收电磁波,但都是电磁波。耳朵听的声音是可以听到的声音阶段,次声、超声都听不到,现代的仪器可以延伸到次声、超声都能听到,但是它同样还是声学特性。鼻子,嗅觉,可以感觉到化学的挥发特性,现在电子鼻可以更灵敏,但是同样还是化学的挥发特性、味觉特性;皮肤,温度觉、痛觉以及触觉。若认识事物的其他不同特性,我们可以用现代的科学仪器把这些功能大范围地扩大它,更精确地去运用它,但是并没有改变感觉功能的根本特性。因此我们现在认识的事物就是事物的局部特性。 通过不同的感觉功能认识它不同的侧面,这是事物的一种表现。再一种就是整体表现。这两种表现都是事物的根本特征。你用哪一种功能和事物建立联系,那么你就能认识这个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殊的内容。用普通功能和事物发生作用时,事物硬就是硬的,软就是软的,如果用整体功能时,事物就不存在软的硬的,都变成无形无相了。 讲这些道理就是让同志们认识到,现在人的脑子里很多的认识根深蒂固了,我们之所以一下子出不了特殊功能,就是由于脑子里这么多的意念活动在起作用。真正脑子里空下来了,讲的道理懂了,说动就动。可是多少年的习惯、加上遗传的习惯不好变,有些人较敏感一些,一讲、一通,解决问题了,可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行,需要慢慢练、练、练,尤其是需要从道理上把它悟出来,真要是从理上悟出来,从脑子里真解决问题了,好啦!功能说出来就出来了。所以这些问题必须从理上来解决,真要是意识里和混元气接上头了,一动就是混元气,一动就不是局部特征了,那就不是日常这种状态了。所以混元气是事物本质特征的根本质表现,我们平常认识事物也是事物的本质表现,但它是被常态智能认识的本质表现,混元气是用超常智能认识的事物的本质表现。 这就是说人有两种智能,一种是常态智能,一种是超常智能。用超常智能和事物建立联系是建立整体联系,是混元气的;用普通智能和事物建立联系是常态智能的、普通事物的、局部特征的。一般人用常态智能和事物建立联系,你坐椅子,一坐坐在那里了。用超常智能一坐,下去啦!坐不住了;水在瓶子里,让它流就流出来,不让流就流不出来;药片让它出来从瓶子里边就出来了;穿墙越壁,实际上不是没有,有,药片能从瓶子里边出来,人也可以从里边出来嘛!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人想他怎么出来呀?有了这种概念就绝对出不来,因为你的意念和事物局部特征联系到一起了,不是用气联系的,只有意念和气联系上了,“物质特征”这样的特征就不存在了,各种事物都有同一性了,都是一种气,这种气都是可以互相容纳、互相穿透的,你可以从我里边走,我也可以从你里边走,没有关系,跟电磁波一样,电磁波这么跑的,那么跑的,怎么跑的都有,很多,谁也不影响谁,跟这个道理相差不多,可以这样去领会。 混元气就是这么一种东西。有人说:“我们没法领会”。没法领会就去实践一下。咱们拉气,拉的是什么?就是把人体周围的混元气拉出来,拉气有感觉了,眯着眼也看见气了(现在同学们练看气了吧?答:练了),好多人都会看气了,那就是混元气嘛!同学们还可以这样去搞,眯着眼看手上气,再眯着眼睛看植物的气,然后把手拿过去用手上的气跟植物的气去碰碰,它们的融合性不就知道了、感觉着了吗!这需要从实践当中去领会,同学们不要想一下子把它全掌握。我们现在就好比小孩学知识一样,一点点打烙印,通过实践来印证它。我今天讲混元气和以前讲法不一样,讲点东西让大家去体会、去琢磨。 对混元气大家就要有这么个概念:它是这么一种无形无相的、看不见摸不到的、但是练功之后又可以看得见、又可以摸得到、可以感觉到,而且还可以操纵运用它。普通人看不见摸不到,原因就在于人的习惯。从小的时候大人给个玩具,当你手挨近这个玩具时,家长不松手,摸到了才给他,慢慢形成一种概念:事物的边界就是这样子,就注意这么个圈,这就是事物,周围就不是了。 其实按照混元气理论不是这样。混元气理论认为玩具是混元气,它的周围也还有它自身的混元气。小孩摸东西,明明东西在这,到离这东西不太远的地方就去摸,因为他感觉到这地方有气,去摸气,家长加个意念不是、不是,不给、不给,玩具在这呢!经过反复多次实验之后拿手接住它了,脑子反应这才是“有”。本来接近玩具的地方孩子摸的就是“有”,家长没有给加“有的意念,摸到玩具才肯定说“有”。慢慢从脑子中固定了“这个是事物”,它的周围就不是这个事物了。 我们看东西只知道具体物是东西,周围的气看不出来,而有时练功练得好时用彩色照相机一照周围能照出光圈来,人眼看没看出来,可照出来了。什么道理?这是我们人的习惯造成的,脑子只反映实实在在的物,周围就不反映了。其实一个事物的周围也有它的混元气。杯子周围、人周围、植物周围都有它的混元气。 大家会问,到底混元气在哪?一个事物有它本身的混元气,在它的内部有,在它周围也有,这又是一个问题啦!前面讲什么是混元气,现在讲混元气在哪,它的分布特性,怎么分布的? 这个实实在在的具体实物是混元气比较浓的表现,浓缩了变成具体实物了;实物当中也有一种无形无相的气在流动,实物外面也有混元气在流动;物质的质量越高密度越大,其周围辐射的气越多。普通人一般说在人体外30-50cm都有气,人多了显不出来,当没人时你在这里呆着,来一个人如果离你比较近了,比50cm再近点你就觉着有点不舒服,什么道理?因为他碰着你的气了。为什么人多了就不在乎?人多了脑中有个概念人多了就得挤着点,脑子里放松了,加个概念“就得这样子”。当没人时你的精神状态很自在、很随便、很自由,来一个人靠的比较近,如果超过了50cm再往里边靠,你就不舒服就想要挪挪,尤其敏感的人“这人怎么这么讨厌,那么大空地方挤我干什么!” 其实人家没挤着还离着50cm呢!你觉着有了压力感。如果左右前后都那么多人挤着,都差不多;就你一个人周围都是空空荡荡的,来一个人挤你一压你,就觉着有个压力感。当然如果是自己非常亲近的人就不是压力感而是亲热感而且会觉得更亲热,因为气结合到一起了。人周围都有气,都有他自身的一个整体的气,所以有人讲,人有个生物圈,外头有个圈,你自己肉体是这样的,周围还有个气圈,有那么一层气。混元气是这么一种分布状态。练功后这个气可以多了,比较大、范围比较广了。过去有人讲:有德行的君子“满座春风”,他这一呆,周围的人都觉得很舒服,什么道理?他气足了,周围有个气圈、气场都是混元气,”“满室和气”,一个屋子都和气,别人一来也觉着舒服,这是练功之后就把这个气增强了,人的混元气、正气充足了。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本身的混元气,慢慢我们要学会和混元气打交道。怎么学呢?那就是通过练功。捧气贯顶法的推拉、推揉、捧气,这都是让你学会和混元气打交道,拿手一摸摸着了混元气,一捧捧着了混元气,慢慢一捧,拉拉越拉越多,看这里混元气和那里混元气不一样了,感觉到混元气了。同学们想练本事、练功能总以为有窍门,开天目、开天门,以为一开就完了,其实开天门好开,天门开了并不等于有本事。咱们不是开过一次天门吗?甭说你们这个班了,我在外面讲课都这么搞,这次去湖南、山东,山东一场报告一万人,在北京是一万多人,我就说大家天门要开、天门开……大家都想着天门开了……一摸,脑袋缝真开了,一半以上的人都开了。你们现在摸摸有的脑缝就开始动弹了,从百会到前面这一段,你们摸摸看总有个缝宽点,有人靠后有人靠前,摸摸看吧!总能找到开得宽的地方。就这么说天门开……想你天门处开了,安静,缝裂开了?”…有的就洼下去了,有的就开了一个缝缝,最宽的可以开1cm,有的开0.5cm,有的开个圆洞洞,像这种东西都比较容易,但要真正出本事就必须改变意识里的参照系,那是真本事,一般的小功能意义不大。我们要从根本道理上讲清楚,从意识里起作用,真是从意识的深层、意元体参照系里边起作用,这样人才能发生改变。光想改变点细微末节、有点小本事,那是太微末的东西了。所以人体混元气要去摸、练、看。《简明》(修订本)第三章第三节还要专门讲人体混元气,现在讲的是混元气的分布特性,里边有,外边也有。 另外,混元气可以彼此交融,互相混着。按过去佛教讲一个屋子里有好多灯,这灯有光,那灯有光,灯光之间互相能够交叉,你映着我,我映着你,谁也不影响谁、这么多灯最后形成一个光亮,一室千灯,灯灯呼应,即每个灯不互相妨碍,而是互相交融的意思。咱们说是交叉,一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存着我我也存着你,互相包容到一起了。混元气也是这样,你包容我我包容你,互相包容着。一般地说,越简单的混元气就越细小,通透性强一些,有点小空隙就可以过去,大的混元气困难点。 越简单的物质混元气越简单,它的普适程度、广泛程度、可入性程度大一些,穿透性更强一些,复杂东西个儿大了,穿透性小一点,但总的来说是可以互相包容的。讲到这同学们会问:似乎是混元气还有不同情况,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是这样的。因为宇宙大自然当中万事万物是不等的,物质的简单、复杂程度不一样,因此,混元气也就有了层次的不同。 为了讲述方便,把混元气归纳一下,简单的说有两大类型: 一类属无形无相物质的混元气 另一类是有形有相物质的混元气 有形有相物质基本上是原子以上的分子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植物、动物、人,这都属于有形有相物质的混元气;再一种是无形无相物质,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电磁波都属无形无相物质。严格来说微观的粒子家族属于无形无相物质到有形有相物质的过渡阶段,当然电子也是波,粒子也可以说是波,属过渡性质,如果讲它的波动性应属无形无相物质,无形无相的混元气。现代科学认识的微观家族、微观粒子,实际上还不是混元气,它是混元气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物质的表现形式。无形无相的物质它也有混元气两大类型,再细分还可分的更多一些,教练员班就不讲那么细了,若在师资班还要讲的更细一点。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石家庄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