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周易与气功养生

发布时间:2020-7-1 20:32:26   点击数:

第六章《周易》与气功养生

气功为现代通俗的说法,涵盖的方面很广,包括古代“吐纳”“导引”“坐禅”“静坐”等功法。气功以阴阳、五行、经络、脏腑、气血学说为基础,以“气”作为生命力的源泉与动力,经过调身、调心、调息进行自我调适、自我修复和自我建设,从而实现养生、康复、抗衰防老的目的。

在气功理论中,经络无疑处于核心地位。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的网络全身各个部分的分支,称为络脉。经络通畅是人体气血充盈、身体健康的基础。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由于心理、精神、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占总发病的50%~80%。气功可直接对高级神经中枢产生良好的调整作用,使其更好地统领全身各个系统。气功锻炼能使气充盈,进而使人体生机旺盛,大大调动机体内的潜力。形体的锻炼可直接作用于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相互滋助,从而获得健身治病的效果。

一、气功简述

(一)气功的特点气功在中国历史悠久,流派甚多,传授方式与方法各异,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其练功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是强调自我疗法。气功疗法既不同于药物、针灸、按摩等,也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锻炼、武术等,它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对象,通过有意识地调控心理和生理活动,以防治身心失调的锻炼方法。因此,它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要求有信心、决心和恒心,充分调动与发挥人体自我调适系统的作用,来调节个体心理与生理功能,抗病防病。积极主动地练功,是气功取得疗效的关键。

二是强调整体疗法。与《周易》的生命观一致,气功养生认为人体各个器官、各个脏腑并非各自独立的小王国,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经络是各部分联系的通道,气血又是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通过有机整体的自动调节机制,以此维持各部分生命活动相互协调。如果脏腑气血失调,正气虚损,常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以致影响疾病的发展、变化。

气功锻炼就是扶助正气,以改善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从而达到防病祛病的目的。例如放松身体,宁静神思,意守丹田,调节气息,这四个步骤就是一种整体锻炼方法。

又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不和,常常会导致脏腑功能混乱失调而产生疾病。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惊恐伤肾。就是说明不同的情志变化,尤其是大起大落的变化,对脏腑的功能活动会有一定影响。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在气功修炼中,凝神息心可达到入静状态。入静状态是一种中正安舒的状态,与《周易》强调中正平和是一致的,这种状态可以使心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整体调整的功效。(二)气功的功理

气功的健身机理,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其一,平衡阴阳。人体阴阳,应经常保持相对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胜偏衰,就会引发疾病。如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这就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

气功治病是根据患者的阴阳失调来对症练功,而达到调节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患阴证者以练静功为主,并结合意守“涌泉”(在足底)、“三阴交”(足内侧,踝上三寸)等阴窍(管理阴气的一些枢纽)以滋阴平阳;患阳证者,以练动功为主,并结合意守“命门”(在腰部)、“百会”(在头顶)等阳窍(管理阳气的一些枢纽)以调和阴阳平衡。因此,气功锻炼,要符合阴阳升降出入的自然法则,更好地发挥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健身祛病的作用。

其二,协调脏腑。脏腑功能状态正常与否,决定着人体健康与否。经常坚持气功锻炼,可使脏腑间的关系达到协调平衡,并使脏腑各安其职,发挥各自的功能。

心主血脉,通过气功锻炼,心神安宁,心气就能更好地推动血液的运行,有助于协调五脏安和,有益于心身健康。

肺主呼吸,练习气功,既可达到加强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又能进一步推动气血在全身运行,以滋养脏腑和四肢百骸。

“肾为先天之本”,贮藏精气,为元气之根,气功锻炼可使命门的作用加强,有益于卫养肾精,从而使脏腑功能充分发挥,体质得到全面增强。

“肝主谋虑,主藏血”,在五行中,肝属木,喜通达,恶抑郁。通过练功,可使肝气舒畅,肝脾调和,上逆的肝火自降。

“脾主运化”,脾胃为后天之本,进行气功锻炼可使气机通畅,脾胃升降功能协调,这对调节改善脾胃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脾胃功能改善,就会运化五谷,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生命体就会显得生机勃勃。

其三,疏通经络。平衡经络之气,使气血调和,是练功的一大功效。人体如经络不通,气血则无法顺畅运行,百病因此而生。只要坚持和加强气功锻炼,把“气”的质量提高了,就可以将脏腑病邪由里及表地循经络逐出体外,使疾病痊愈。所以加强经络系统以发挥它在其他平衡系统中的主导作用,是气功锻炼的重要手段。

其四,调和气血。中国养生理论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它既是人体各部分功能的物质基础,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产物,人体病理变化都与气血相关。气血一旦失调,则百病丛生。练气功正是从“扶正气,活血化瘀”入手,来调和气血,治病防病的。

总之,气功养生的祛病机理,主要是通过练功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机体“心神统一”地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其要点是将“神”“气”“形”相结合。它的作用是整体性的,能起到自我修复、自我调整、自我控制、平衡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可使身心机能达到最佳状态。

(三)气功的基本法则

气功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养生、祛病、康复的优良方法。气功的基本法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调心(意念)。调心是指意识训练。在练功中要求自己的思想情绪、意识活动逐渐停止,安静下来,排除杂念,使神情进入一种入静、虚空、轻松、愉快的境界。这样可使全身形体放松,气血调和,经络疏通,精力充沛,从而调动人体之潜在能力,发挥自我调节功能,其具体方法有放松法、默念法、数息法、意守法等。

明正统石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拓本

其二,调息(呼吸)。调息是指调通人体之内气,使之逐渐聚集,贮存于身体某一部位,逐步循经络路线运行,以疏通经络气血。其具体方法有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口吸鼻呼法、胎息呼吸法等。

其三,调身(姿势)。调身是指通过调整身体姿势,使其放松,为调心、调息打下基础。所谓“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因此,调身为练功的关键。其具体方法有卧式、站式(站桩)、动式(太极拳、梅花桩等)等各种姿势。

(四)功法选择气功一般可分动功与静功两种。凡身体健康且练习气功不仅为强身,还欲增加技击力量以防身者,可选择硬气功或武术气功一类的动功;若体力尚可,平时又静多动少者,则可选择太极拳、五禽戏及站功、行功、自发动功等;老年人为延年益寿计,宜选择体力消耗不甚大、动作柔和缓慢的功法;至于体弱或慢性病患者,宜先练静功。

在选择功法时,必须考虑到自己的体质、气质和性格特点等因素,如阴虚阳亢进,宜以静功为主;阴盛阳虚者,宜练动功;性格内向、喜静少动而阴气偏胜者,宜多练动功;性格外向、喜动少静而阳气偏胜者,宜以静功为主。

气功门派颇多,故在学练气功时,不宜同时并练,尤其是功能相悖的功,切不可同练。

二、《周易》理论与气功功法

(一)“变通”与导引导

引术类似现代广播操,通过四肢动作导引元气以疏通全身血脉。“导”指“导气”,“引”指“引体”,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属于气功中的动功之一。

如第二章所言,《周易》尚变化,所谓“易”就主要是变化和变易的意思,正如: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系辞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系辞下》)

马王堆《导引图》

这些尚变之辞对古代导引术的影响很大,可以视为导引术及道家大、小周天功的理论源泉。

导引术历史悠久,据《庄子》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名为“熊经”“鸟申”的导引术,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

从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可以看到汉代导引术已经完善。

《导引图》中有各种人物做各种导引的形象彩绘。每个图像都是一个独立的导引式,图侧并有简单的文字标出名目。

这幅《导引图》充分反映了当时导引术的丰富与多样。从运动态看,既有坐式导引,也有步式和立式导引。既有徒手的,也有使用器材的。有的需要配合呼吸,有的纯属肢体运动,还有大量模仿动物姿态的导引。从导引的功能方面看,有用于健身防病的,也有用于治病的。当今体操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在《导引图》中也依稀可以看到影子。

(明)王圻 《三才图会》坐式八段锦功法图

三国时,名医华佗把导引术归纳为五种方法,名为“五禽戏”,即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既概括又简便易行,对后世医学和养生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华佗五禽戏早已失传,后世南朝时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记有华佗“五禽戏”,仿照虎、熊、鹿、猿、鸟活动形态,编出一套导引形式。后来一些典籍所录之“五禽戏”,署名华佗,其实就是陶弘景所编的这一套导引术。

这套导引术一直流传下来,清人更在此基础上,又加入向后顾望的“鹗顾势”和摇头摆尾的“狮舞势”,称作“七禽戏”。约北宋末出现的“八段锦”,也曾在社会上长期流传。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等都属于导引术,是中国养生气功中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翕辟与吐纳

《易传》指出: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系辞上》)

一阖一辟谓之变。(《系辞上》)

阖就是闭,翕就是合,辟就是开。一翕一辟,一阖一开,乃是精气出入的大门,这就为后世的吐纳呼吸术开了先河。

吐纳是气功的一个重要内容,各派气功都极为重视。所谓吐纳,就是“吐故纳新”,指把胸中的浊气从口中呼出,再由鼻中慢慢吸入清鲜之气。

吐纳属气功中的炼气技法,吐纳其实就是呼吸,吐纳术把呼吸分为内呼吸和外呼吸两种。

外呼吸是可以被西医证明的,即肺呼吸。内呼吸,是指人体内部与外部通过某种难以觉察的方式进行生命能量交换。

一般人的呼吸都是通过肺实现的,如果通过练功,逐渐使肺的功能停止下来,而用皮肤、肚脐、丹田来呼吸,这就是内呼吸的高级境界——胎息。

气功的呼吸,主要调整肺呼吸,使之达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均匀、细缓、深长的状态,进而对内呼吸产生良好的影响。据说吐纳练息均为入门者修炼,当吐纳练息达到高层次时,则无息可调。那时呼吸微微,忽然断绝,进入胎息境界,这就是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释滞》中所说:

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意指练功至深者,就像胎儿在母腹之中,鼻无出入之气。

胎息是吐纳练息的最高境界,道教中许多道士都偏爱此功。气功中的“食气”“辟谷”等(以气为食,修此可以在一段时间不进食),即为吐纳功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与时消息与气功

《周易·丰·彖》说: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意为天地或满盈或空虚,是因为天地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活跃或休息。《周易》十分重视人与天地盈虚的关系,这样的说法在《周易》中还有很多,成为后世气功“顺应天时”理论的来源。

《内经》有“五十营”的说法,对气功取法天地之道、取法天时的思想也有重要启示。

“五十营”是一种慢呼吸的方法,人体经络之气一昼一夜间循行全身五十周,使五脏的精气得以畅行,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与此相应的是,呼吸就要放慢,六秒多一次呼吸是最合适的。

五十营的意义在于认为人体这个小宇宙的运行机制与大宇宙相对应,通过人体二十八脉可以与天上二十八宿相应。这奠定了气功生物钟的理论基础。

中国气功养生基于《周易》“盈虚消息”和天人感通的思维,十分注重各种功法与时空变幻之间的联系。

以一日之间为例:清晨寅时至卯时(3时—7时),为阳气苏醒、阴气渐消之时,动则生阳,故应练户外导引与吐纳相结合的动功,吐纳宜以呼为主,目的在于吐一夜之浊气;黄昏酉时(17时—19时),阳气收敛,宜练慢导引功,并辅以吸气为主的吐纳,以助阳气收敛;入夜,阴气最盛,宜练静养功以助阳气潜藏。

以一年四季为例:春夏之交阳气始盛,因此应在属阳之空间多练动功以助阳气生发;盛夏阳气最盛,应在阴凉地练静功,引导阳气下潜;秋冬之交阳气始收,阴气始盛,应练吐纳功,要诀在于吸长呼短以助阳气之收敛;冬季阴气最盛,应该蛰伏隐藏,故宜在室内或阳地行禅定之类的静功,以护阳气。

以空间变化为例:《周易》很讲究方位,并强调“面南”的重要性。因此气功所立方位大多面南,并在面南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比如早晨旭日东升,则练功宜面向东;黄昏夕阳西下,则面向西。有的功法还会结合个体差异做调整,例如:肝主木,木在东方震位,所以肝虚者练功宜向东;肾为水,水在北方坎位,所以肾亏者练功宜面向北方。由此可见,方位应依脏腑的虚实情况而定。

三、《周易》与道、佛气功

道家学派始于老子,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兴起于东汉。整个道家体系充分发展了《周易》坤静柔顺的一面。道家主张虚静无欲,无为逍遥,修炼精、气、神,为静气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道家气功很有特色,是我国气功学中的重要干流。

道家气功注重“守一”。老子、庄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及养生家,他们的思想是道家气功的理论源头。《老子》曰:

至虚极,守静笃。

道家皆主张虚静、守一。所谓守一,即指清静专一,并必须结合意念,调息内视。守窍(以意念内视,存想身体某一部位)的部位各有不同,据道家修炼专书《黄庭经》记载,分为上黄庭、中黄庭及下黄庭。

上黄庭又称为泥丸,主脑,藏上丹田,上丹田位于眉间;中黄庭,谓之绛宫,主心,藏中丹田,中丹田位于两乳间;下黄庭,曰气海,主脾,藏下丹田,下丹田位于脐下三寸。有的道家则主张守祖窍(两眉间)。上述方法沿袭至今已演变为守丹田法。

此外儒家、佛家、法家亦皆主张专一、守神。非独道家,诸家皆重视气功静守的意义。

道家气功主张胎息,胎息实即闭气功。道家胎息来源于龟息,亦属仿生气功。所谓龟息是以腹部丹田为气息的方法。

胎息功是一种潜呼吸,又称为真息。胎息法实为道家密宗功法,胎息是一种极缓慢而深沉的呼吸。胎息功可以达到“辟谷”及“食气”的神奇境界。胎息功总的原则是掌握呼吸的缓、柔、深、长,主要以腹式呼吸进行,符合《周易》的坤柔顺静的原理。

佛家气功仍崇《周易》的《坤》卦柔、静、顺之义,故以静气功为特点。“坐禅”为佛家气功的基本功法,相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即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始成佛。

道家旨在“虚”,佛家意在“空”,佛家气功注重“戒”(遵守戒律)、“定”(不起妄念)、“慧”(追求最高智慧),提倡“因戒成定,因定发慧”,认为戒、定、慧三者有一个前后因果的链条。

当然,佛家气功为静中有动,并非绝对不动。坐禅后,出现一种自发的微动,叫作“动触”,是禅定八触之一,是入静后的一种生理心理效应,对身体是有益的。佛家气功突出“无”与“空”,所谓“空”即“一切皆空”。

佛家“坐禅”又称为禅修。禅,即沉思,属于静坐气功,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主要原理为“静虑”,即净化思维,又称“禅定”“心一”,是一种心息调融的方法,故对虚性疾病尤为有益。

坐禅功采取盘腿打坐姿势。坐禅配合调心息,是一种对身心极为有益的静气功,有利于健康长寿和慢性病的恢复,佛家极为推崇。总之,佛家气功是一种方体均静、四大皆空、主张脱离形体的神离于形的功法。而儒家和道家气功则注重形神合一的原则。

综上所述,道、佛气功各有所长,然皆源流于《周易》,为导引、吐纳和意念的综合统一。道、佛气功为中国气功的两大流派,为中国气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周易参同契》与气功

《周易参同契》是东汉养生家魏伯阳所撰的一部著作,在易学、道教、内丹、气功等方面对后世极有影响。

“参”,即“三”。“三”指《周易》、“黄老”及“炉火”。“契”,是契合的意思。“参同契”就是指把《周易》、黄老之学与“炉火”理论合而为一。《周易参同契》的核心理论在于“炉火”。

《周易参同契》仿《周易》将天地比作一个大宇宙,把人体喻为一个小宇宙,并把人体比作一个炼丹熔炉,提出了火候原则,从而成为中国第一部炼内丹专著。《周易参同契》所创“内丹”理论成为道家气功的法则,对中医气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炼丹术兴起于秦始皇时代,此后道教丹经书籍亦随之蜂起,但都是炼外丹(炼制丹药,主要元素是铅和汞)然后服食求寿的方法。《周易参同契》在炼外丹占统治地位的时候,创立了炼内丹(炼内气)的观点,是中国“内丹术”的鼻祖,成为人体养生学的一面旗帜。

《周易参同契》把《周易》的《乾》《坤》二卦当作鼎炉,喻为人体,《坎》《离》二卦当作药物,喻为人的精气,进行修炼。《周易参同契》内丹强调“合精养神”,为道家气功的“筑基炼己”(筑基,炼精气;炼己,即炼神)、“返光内照”(内视与意念相配合运气)等重要功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易参同契》阐释“月体纳甲”说,为气功生物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周易参同契》把《周易》八卦时空与人体生物钟节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内丹”的核心体系,主要体现于月体纳甲与人体生物钟的配合,应用于人体精气的修炼。

《周易参同契》的具体原理是参照易学理论,以十二个重要的卦分别对应一年十二个月(中国农历),即《复》卦对应十一月,《临》卦对应十二月,《泰》卦对应正月,《大壮》卦对应二月,《夬》卦对应三月,《乾》卦对应四月,《姤》卦对应五月,《遁》卦对应六月,《否》卦对应七月,《观》卦对应八月,《剥》卦对应九月,《坤》卦对应十月,并按照相同的顺序以这十二卦分别对应一昼夜的十二个时辰。

以每年的十一月和每天的子时(23点—1点)为至阴,五月和午时(11点—13点)为至阳,如此根据一年和一昼夜阴阳消息而掌握炼内丹的周天火候。

月体纳甲图

另外配合月体的朔望圆缺掌握一月的炼丹火候,有时用武火,有时用文火,目的在于审察消息,掌握精气的滋生和内敛。

《周易参同契》炼内丹按照生物钟于每日子午之间或每月月体晦望之际“采药”,所谓采药即指炼丹之初,采集精气(阴阳二气的精华)作为炼制内丹的“原料”,聚精气于丹田,是内丹第一步。

子时、冬季、月晦时期“进阳火”,而于午时、夏季、月望时“退阴符”。所谓“进阳火”,则吸气升督脉,为内丹第二步;而“退阴符”则为呼气降任脉,为内丹第三步。

三步完成,任督贯通,则运气一周天,又称小周天。

《周易参同契》首提“气功运气”功法,它借炼内丹的论述,把人体比作鼎炉,通过内丹的形成过程,论述了炼丹过程中的阴阳交合及水火升降原理,提出了人身元气的运行道路,并蕴含了生物场的转化现象,蕴藏了人体生命的奥秘,对气功学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元)赵孟 《金丹四百字》之一

《周易参同契》以《周易》八卦立论,认为人体内气运行的原理在于阴阳交融以及《坎》《离》二卦相互作用而形成《既济》卦(六十四卦中唯一的六爻都在正当位置的卦,即阳爻在阳位,阴爻在阴位)。提出《乾》《坤》为阴阳变化的终始,以《坎》《离》为代表的水和火升降于其间,配合《震》《兑》《巽》《艮》四卦,犹如车轴之轮转,为道家“取坎填离”“乾坤交媾”的大、小周天奠定了理论基础。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fzls/216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