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68.html 我们知道,“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意思是说,经络的通畅,关乎着生死、疾病,可见经络的重要性。人体数量多达几十万根的精细神经脉,是一种能量运输的通道。这些神经中有十四条较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条:中脉、左脉、右脉,为中脉尤其重要。中脉在脊髓内,由脊柱尾部海底轮(会阴穴)直升至顶轮穴。左、中、右三脉的最低交会点均在脊柱骨尾端海底轮处,它是宇宙能量或称之为灵热的储存库,是修行人的 密宗修炼法门中,最重要的是对查克瑞(有些典籍也叫做查克拉)的修炼。他们认为,人体有人体有七大查克瑞穴位,同时,也存在三大经脉。密宗对查克瑞的修炼,类似于道教的气功修炼;七大查克瑞穴相当于中原武术医学中的70个穴位,而三大经脉又相当于中原武术医学中的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藏传佛教的脉轮学说建立在印度瑜珈学说、中国五行学说、中国阴阳学说、中国医学和西藏文化之上,藏传佛教的脉轮学说不同于中原武术医学的穴脉学说,它有自己的独有文化。
查卡拉梵文意思是轮;在身体拥有旋转的能量中心,看起来就像转动的纺车,这个中心被称做脉轮;意指能量在此积聚集中,循环转动,贯穿身体的前后部份,成为一个体内能量进出的管道。在印度和它的瑜珈灵性系统中,一个脉轮就被认为是在人身体的一个结点,人体分为七个能源中心,这七个能源中心因为是以盘旋的轮状出现,所以名为七重轮。将七个主要脉轮从脊骨底到头顶排列一行的提升圆形物。每个脉轮与某种颜色、多重特定功能、意识形象、古典元素和其它有区别的特征联系在一起。脉轮被认为激发了肉体和同肉体与精神两种本性的交互作用联系起来。经由气轮接收和传达精神上的、社交上的以及性能量上的能量。
但若把所有疾病与情绪全部根据气轮来归纳又太没有弹性了,事实上气轮与气轮之间的能量是互通的,越是真正有智慧、身心灵平衡健康的人,越能打开全部气轮。 七脉 第一个脉轮是海底轮(MuladharaCakra):位于肛门附近的腺体中心,是各种身体、心智、和灵性渴望的贮藏所,与身体健康、排泄功能有关。 第二个脉轮是是生殖轮(SvadhisthanaCakra):位于生殖器官部位附近的腺体中心,它控制了性线及身体中的液体成分,主宰人的性功能。 第三个脉轮是脐轮(ManipuraCakra):位于肚脐附近的腺体中心,控制了身体中火的成分及胰脏和肾上腺的分泌,主导我们的活力和世俗的活动,支配人的精力和消化功能。 第四个脉轮是心轮(AnahatCakra):位于靠近心脏附近的腺体中心,控制着气体的成分,也控制了胸部的胸线和淋巴腺,和人体的呼吸、循环功能有关。 第五个脉轮是喉轮(vishuddhaCakra):它位于喉头附近的腺体中心,控制着以太成分及甲状腺及副甲状腺,与说话功能有关。同时也调整了人体的精力,并控制着人体的活动。 第六个脉轮是眉心轮(AjinaCakra):位于脑的正中,它控制着脑下垂体并使用松果体和下视丘的荷尔蒙,主宰世俗和灵性的知识,支配着心神方面的功能。 第七个脉轮是顶轮(SahasraraCakra):位于脑顶,他超越了生物学及心理学的范畴,他的功能只能用哲学和灵性的语言来描述。 三脉五轮 藏密认为,人体有7,脉道,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左、右三条脉,又以中脉为最重要;人体有七个或更多的脉轮,由中脉旁开横脉构成,凡修二灌气功,只观顶、喉、心、脐四轮便足够;但若修四喜四空,则须运用第五之密轮;若修颇瓦开顶法及拳法等,则会运用七轮或更多的轮。 行者修持引气进入中脉,必须对中脉的观修有所了解,拙撰《藏宗大手印探奥》、《藏密脉、气、明点观修》二书中,对中脉观修有详细的论述,可以参阅,这里再择要而言之。 中脉特点 无上瑜伽修法自始至终不离中脉,一切重要密法如大圆满心髓、大手印法等,即是中脉之法;一切中观正见之法,不偏于有,不落于空,中道不立,亦均属中脉之法。观修中脉,有如下特点: 一、中脉位于人体前后左右四方的中央。虽然它是从头顶一直线到生殖器尖端,但观想时只观想中脉的末端到密轮为止,而不观到宝珠头。中脉在密轮在左右脉会合,成形。这样,中脉的位置不在前,便区别于道家的任脉;不在后,区别于道家的督脉;不在左,区别于左脉;不在右,区别于右脉;不在左右之中央,区别于生理学家的脊柱;不在前后之中央,区别于道家的黄道;不在脊柱内,区别于印度教的婆罗门瑜伽。 二、中脉的色相,为淡蓝色。左脉为白色,右脉为红色。三脉直立且紧贴。中脉有四相:(一)直,像芭蕉的树干;(二)内部红润如鲜血一样;(三)纯净,像烛焰一样透明;(四)像莲花瓣一样非常柔软而有弹性。中脉从七轮的中心贯穿而过,下起杵轮,上止肉髻轮,中间普通五轮,皆以中脉为中心。 三、中脉属无为法。陈健民上师著《中黄督脊辨》一书指出:“中者,中脉,无为法,表法身。依菩提心、中观见,修二无我空性及密宗果位方便所开发。由此脉开发,显现法身空性;与大乐相合,则证报身;与大悲相合,则证化身。惟佛家密宗所独有。”因此,行者心住正见及安于空性时,中脉自现,非由造作而得,非尺度可量;观想时可大可小,或细如马尾或吸管,或粗如麦秆或手臂,或等如身体大小,或如虚空,或遍法界,乃至完成法身。 至于顶、喉、心、脐、密五轮的观修,虽然这些轮都是由左右二脉交缠中脉形成的脉结,但在观想时,可观想脉结之支脉缠而形成的脉结,但在观想时,可观想脉结之支脉均由中脉发出,形如轮辐、伞骨,左右二脉则是直线而下,不作左右交缠五轮之状,如此可减轻五轮的系缠,对于开发五轮不致增加障碍。 清理中脉 观想由中脉发出的支脉形成五轮的脉瓣,就像伞骨由伞杆发出一样。顶轮有3片脉瓣,每片都是白色,就像张开的雨伞的伞骨一样向下弯曲,脉轮中心呈三角形;喉轮有16片脉瓣,每片红色,像张开的雨伞的伞骨一样向上弯,脉轮中心的呈环形;心轮有8片脉瓣,每片白色,脐轮有64片脉瓣,每片红色,像张开的雨伞的伞骨向上弯,脉轮中心呈三角形;密轮有3片脉瓣,红色,中心为三角形,像伞骨向上弯。行者还须观想在每个轮的中心,在中脉里面,都有一个小液泡,就像一个小气泡。这个小气泡就是引气进入中脉所要穿透的入口。 行者必须把中脉及左右二脉如何和中脉在密轮相接,把五轮的脉瓣及其中心的小液泡都观想清楚,并通过观想将各脉轮、脉瓣所有可能产生的毛病如萎缩、结团、阴塞等,加以调柔、疏通和矫正,为引气进入中脉做好准备。 无上瑜伽有许多修法起着引气入中脉的作用,本尊修法如赫鲁噶(双身像)、金刚亥母、密集金刚等等各有不同穿透中脉入口中心点的方法,有的是专注心轮中心点,有的是专注脐轮中心点,更有的是专注中脉上下两端的开口使气进入中脉。 修习拙火是引气进入脉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行者修拙火时,必须专注脐轮中心的小液泡,并清楚地观想该处有一短阿字(即 ),如真的火焰,这就是拙火,是指位于脐轮,作为热能本性的红明点(红菩提,血的净分)。行者专心一意地观想短阿字,心与短阿无二无别,反复观修,就会成功地引气穿脐轮中心点,把气引入中脉。 修持宝瓶气也可引气进入中脉。修宝瓶气的目的就是引导上气和下气合在一起,穿透脐轮进入中脉,经由中脉再进入心轮。行者先专注脐轮中心点,或者专注脐轮中心点的短阿字(即 )或罕字,然后关闭下二门(即控制排尿、排便的肌肉),非常轻柔地将下气引提到脐轮,又从两鼻孔吸气,非常轻柔、缓慢地执持上半身的气向下压到脐轮,就好像两个碗合在一起,然后行者将这些气集中在脐轮的周围,持气(忍住气)的时间愈久愈好,但切勿勉强,不要引起身体不适。初练习时不应持气过久,修宝瓶气的时间也不要太长,等到能力增强了,就能使身体中不同的气进入中脉。修宝瓶气之前,也可以先修九节佛风,作为宝瓶气的预备法,更能促进气入中脉的效果。 修拙火配合宝瓶气可以相得益彰,因为使上下半身的气在短阿字内混合,就能拙火很快生起和炽盛。宝瓶气有柔和、猛烈两种,上述的是柔和宝瓶气;猛烈宝瓶气是手脚肌肉都收缩,使下半身气更迅速上提。修柔和宝瓶气较为稳妥。当然,如果行者修柔和宝瓶气感到力量不够时,也可以改修猛烈宝瓶气一会,然后再改修柔和宝瓶气。 金刚诵的修法 金刚诵的修法对引气从各个入口进入中脉有很大作用。金刚诵总的修法是,行者念诵及观想嗡、阿、吽三字,配合吸、持、呼气。这三字咒的重要性是没有一种咒语不包含这三个咒字,它是一切咒语之王。在正修时,行者观气和咒音是无二无别的。当行者吸气时,要观想气息或能量进入,其本质是嗡;吸气后接着保持气息,具有吽字的作用;出气时带着吽字。有各种金刚诵修法,最著名的有五种根本气的金刚诵修法及五种支分气的金刚诵修法,可以把人体十种气都引入中脉,而且是穿透不同的入口包括五轮中央及生殖器尖端等进入中脉。十种金刚诵的详细修法,请参阅拙撰《密宗入门知识》、《藏密脉、气、明点观修》二书。 引气进入中脉、意味着气入、住、融于中脉,亦即是打通和开发中脉,随而产生了气融于中脉的海市蜃楼,如烟、萤火、灯焰、白光、红光、黑暗、光明等八种征兆,生起四喜四空,趋入了空乐大手印或六成就法等高级层次。 引气穿透脉轮中心进入中脉,每个轮各有不同的功能。格桑嘉措格西上师著《大乐光明》一书说:“如果你引气穿过顶轮中心点,白明点会增加,如果穿透其他各轮中心点的话,结果如下:穿透喉轮中心点可以使梦观极为清晰,心轮可以使你的光明观境持续,脐轮增加拙火,密轮可得大乐,最后,穿透生殖器尖端的脉轮中心点,可增长大乐及带来迅速入梦,梦深沉而长。” 总之,除修拙火外,修习九节佛风、金刚诵、柔和或猛烈的宝瓶气、中住气等五种气功,对引气进入中脉都有莫大的利益。对初学者来说,入门除修习四加行或六加行外,宜于认真修持上述五层次气功,对打好学密基础、开发中脉,廷年益寿实有莫大的好处。 每一个脉轮都有诸佛菩萨净土密乘主张:“脉清净为化身,气清净为报身,意清净为法身。每一个脉轮都有诸佛菩萨净土。”《时轮金刚大幻化网经》上说:“每一个脉上具有密咒及文字,我们念咒时,震动脉上的真言,可消除脉障,发出咒语消除气障,心融入真言,消除意障,不净的身口意便转化为诸佛的三密金刚,此时就得到了共同与不共同的成就。”——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用四维的观点学习佛法↓ (一)四维空间(二)高维空间(三)探索高维文明,佛教早有答案(四)佛教是超科学的,境界不可思议(五)了解高维智慧生命,推荐《海奥华预言》(六)一文读懂《海奥华预言》(七)佛经里的高维智慧生命(八)星云大师论鬼道世界(九)著名的地狱见闻十五实例(十)金字塔及西藏金字塔群(十一)佛教的宇宙观(十二)佛法修行最终是灵性的提高(十三)提升灵性能量的途径(十四)外星人最真实的记录《地球守护者》(十五)灵性的觉醒(十六)从《三生三世》说起(十七)进入佛法修行的高境界(十八)获取宇宙高维能量(十九)坐禅至宇宙同频(二十)来自不同维度的金星女人(二十一)天体欧米娜现象(二十二)听金星人说自己的故事(二十三)三界天人(二十四)松果体与天眼(二十五)坐禅与冥想了解更多文章或学修内容 可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fzls/219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