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壓力大是眾所周知,在一項調查中,23個受訪國家及地區,香港的健康及保健指數排尾二,92%港人感到有壓力。近年接踵而來的青少年犯案更令人心寒,其中一宗最驚人的是因為多年患上嚴重濕疹的大學生,因屢醫無效,竟遷怒於父母作出謀殺報復和自殺的行為。為何一個「濕疹」小病,可令一個大好青年那麼沮喪? WISH研究院趙婉君 千百年來,古今中外都認為健康的大敵就是疾病,疾病剝奪了人們的幸福生活和使大多數人不能安享天年,所以一直都在不斷地探索和尋求戰勝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在古代,不論是東方傳統醫學還是古希臘醫學,都是十分注重人與自然、軀體與精神的密切關係。中華醫學最早的經典《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便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精闢論述,把精神與體內正氣同疾病的關係闡述得清清楚楚。對於藥物治病的諸多弊端,古代先哲聖賢更有着超前的先知,如禪宗師祖菩提達摩,早在千年前便明確指出:「治病勿言藥物,因藥有真偽,藥性又有反畏,疾病縱然袪除,而餘毒尚存,間乘寒暑變化或飲食原因,又生他病,因此,煉功修道者要忌藥石,而貴於導引(現代人稱為氣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藥物治病的後患,同時也揭示了藥物雖能解決眼前疾病,但由於本身的副作用,終究不能給人真正健康的真知灼見。 現代醫學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臨床大量使用藥物對抗慢性疾病並無確切療效,只能暫時緩解局部症狀,且有副作用。不過,一些急性病來自人體外部,病因單一,來勢兇猛,急性發作,如病菌病毒急性感染、意外的外傷、食物中毒,這類疾病對症治療療效確切,這就必須用醫療手段。可是,人們在沾沾自喜於實驗室發現的各種疫苗及抗生素,能對抗許多傳染病、急性病變的成功,企圖依靠同樣手段去戰勝由於七情(喜、怒、思、悲、憂、驚、恐)干擾所導致的各種慢性病,這就有問題。慢性病病因複雜,病程漫長。現代醫學指導思想下,患者縱然有緩解症狀,減輕一時痛苦的作用,但藥物的副作用對身體造成更大後患,理應找尋方法,盡量減免藥物。對人類的慢性疾病應通過調整患者情緒,主體應為氣功修煉,加上適量體育鍛煉手段,調整人體的陰儀場(五臟和經絡),激發與生俱來的免疫力、自癒力和再生力,來自我康復。 筆者從年開始致力於教導和實踐康復各種慢性病和頑疾的「太極五行自我康復工程」念力醫學氣功無藥療法,在停止一切用藥和現代醫療手段的前提下,使一些情緒病、抑鬱症、腸胃病、濕疹、風濕病、脊柱病、失眠、紅斑狼瘡、各種眼疾、耳聾及奇難頑疾等患者,恢復健康。 眾多各種慢性病的學員之中,其中患上濕疹者,學習煉功三兩天已有明顯改善,更為不少學員增添信心。想起其中一位嚴重濕疹患者Lisa,據說從3歲起已患上濕疹,用盡多種治療方法和藥物,多年來惟有依賴類固醇維持較平滑皮膚外表,但卻使她肥腫難分,內心壓抑痛苦。病發時若不塗藥就全身皮膚紅腫、痕癢刺痛,流出黃色的膿水和血水,十分恐怖,情緒經常不穩。Lisa說:「學習氣功幾個月後,我的濕疹就自癒了,皮膚變得光滑白皙,無須再服類固醇藥。幸好由父親帶領才有機會來學習,一家人得益匪淺,有幸在當年9月婚禮之前已完全康復,婚嫁當日,成為自己廿多年來最漂亮的一天。」Lisa的濕疹,至今已經三年沒有復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fzls/223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