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苦练太极拳反而会练伤

发布时间:2021-3-15 22:06:47   点击数:

推荐阅读经典原创文章:白茶,为什么称为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为了出太极拳功夫,许多人就盲目的追求苦练,结果呢!太极拳功夫不但不长,反而损害健康,真是出力不讨好,造成英年早逝,百病缠身。走近太极拳大师们时,为什么他们多是长寿之人呢?而且太极拳功夫又是那么高呢。今天,借修炼太极拳要注重“养”的理念来谈谈我个人的理念。

一、养足内气,功夫自长

我的练习方法是每天清晨全身自然抖动放松身体,坚持练习十分钟时当我感觉到身心松了,思想意识专注了,手掌热了,呼吸畅通了,接下来就练习无极桩功:

双手重叠在小腹丹田处按顺时针方向揉动丹田,呼吸配合手掌的揉动,意念跟着感觉走,随着次数的增多小腹内自然就产生了热量引起了内动,此时意念任然跟着感觉走。这就是像老子先师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个道就是由一所生的,就是由外面的动带动体内的动,手掌上的热传递给小腹,小腹再传递给体内的五脏六腑引起了内动,从而产生了丹田内气,有了内气自然就会推动体内的血液循环,内气在意念的指挥下,就形成了意行气行,气行劲到,劲到全身自然饱满,人的内在气质自然就出来,就像老子说的专气致柔,能柔婴儿乎,就是这个道理的。所以说修炼太极拳的一定要注重丹田内气的培养,养足丹田内气,太极功夫自然就长。

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添加我们主编   

五、圆练为养,方练为伤

我为什么时常讲太极拳的云手,因为我们练习云手时就体会到太极拳处处圆,这个圆就相当于一个宇宙。圆包含阴阳,有了阴阳,万物就在这个圆生长,太极拳的功夫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进得我们的身体。

到了一定的境界,我们的身体就形成了一个太极球,更重要的这个圆,化去了我们人体上的僵劲,求得了五阴五阳的太极劲。为什么说拳头打在太极拳妙手身上,化为乌有呢,就是这圆的作用,因为我们掌握了圆的运动,就掌握太极拳的匀速运动,掌握了匀速运动,就掌握了太极拳的阴阳变化。我们就掌握太极拳劲,掌握了太极拳的劲,我们练习太极拳就会越来越好。

因为动作圆活,没有凸凹之处,这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能够舒活筋骨;也符合自然万物变化的规律,我们走近自然对太极拳就会感悟更深。方不是不可练,而是要少练,就像练习掩手肱拳适当的练习发力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容易放松呢!何况跟他人交手时还得用方呢。多练习,则对肌肉、筋脉有损伤。   

六、中正为养,歪斜为伤

我们练习太极拳时,为什么处处讲究立身正中,我们的身体中正,自然好调节呼吸,呼吸畅通,气血自然就会贯通四肢百骸;太极拳讲究内不动,外不发。内外相随,动作就会自然灵活。立身正中就取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走近自然一看古木苍松,秀拔体直,不就是立身正中的体现吗?悟道自然,自得太极拳。否则,身体歪斜,气血不通,动作别扭,还影响了人体美。有害健康。

七、心静为养,心乱为伤

为什么我们许多练习太极拳的人心不会静呢?

原因就是动作不熟练,跟不上动作的节奏走,导致分神,解决的办法就是多练,我还得提一句:日行云手千遍走,太极功夫自然有。只有动作熟练了,我们的心才会宁静下来。才会专心致志的练功。心静了才会增长太极拳的功夫。因为心静智慧出,出来跟着感觉走,积少成多,就会变成太极拳的高手。

如果练习太极拳时心乱了,自然分神,神乱了,动作就不会协调,就找不到练习太极拳的感觉。就造成了呼吸不畅通,气血逆转危害身心健康。这从现代医学也能得到印证,人长期心情烦乱,肯定会造成各种疾病。所以太极拳要求心静体自然松开。   

八、和练为养,怒练为伤

我们练习太极拳为什么要调整呼吸呢,为的就是让气顺,气顺了就会让我们养成练心平气和的心态。

所以练习太极拳的人不容易发怒,去掉了一些外在的怒气,才有于身心健康,大家都知道和气生财,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所以我建议你们修炼太极拳,时一种很好的修身养性运动,练好了不但利己,更重要的是国富民强。让我们成为世界民族之林。

如果生气发怒时练拳,会造成人体气血逆转,头脑昏花,这样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长期如此无法掌控,结果处处惹事生非。

推荐阅读:坚果中的香奈儿,异香扑鼻,很多人估计都没见过

推荐三个有趣有情怀有智慧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fzls/230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