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皮炎医院好 http://liangssw.com/bozhu/11449.html 调的本义是和谐、调和。《说文解字》:“调者,和也。”《荀子·修身》:“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调,又有调理、调养、调摄、调畅、调节、调控、调解、调停等含义。如《墨子·节葬下》:“上下调和,是故大国不耆攻之。”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则是调养之意。调,还有调查、调研、调动等含义。如《庄子·知北游》:“调而应之。”《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调悦者,情之道也。”《荀子·臣道》“调和乐也。”《周礼·地官》:“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总之,调是一种周密的处理事物的方法。正如《贾子道术》所说“合得周密谓之调。” 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调,从哲学角度看,具有“过犹不及”、“执两用中”、“执中知权”、“和而不同”等基本特征。正如《论语·学而》所说:“和为贵”。调,贯穿在中医治未病、保健强身、防治疾病和益智延年的各个环节,中医养生和防病治病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调”的过程。然而,在古今汗牛充栋的医学著作中,迄今没有“调病”一词。中医亟需继承总结,发扬提高。为此,我们明确提出“调病”这一概念,以期对中医防病治病普遍规律作出升华凝炼和深刻揭示。 著书就要立说。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创立中医调病学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医来源于实践,病人是最好的老师。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都知道:有病无病,都可以找中医调理调理。可见“调病”这一概念,实际上早已深入人心。故本书书名以“调病”冠之。 中医和西医,尽管科学体系不同,但因诊疗的对象都是人体,所以必然有共通之处。调病,就是中西医的一个结合点。实际上,西医在很多时候也是调病。例如:调节酸硷平衡、调节内分泌、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等等。此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化疗和放疗“杀灭”癌细胞等,临床实践证明,如果把“降”、“杀”的思路转换为“调”的理念,效果往往要好得多。因此,从调病的角度,探讨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值得深入的课题。 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大健康、移动医疗、强人工智能等方兴未艾,如果以调病学说的观点和方法与现代科技前沿相结合,必将相得益彰。本书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探讨。 综上所述,中医调病学说,是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医理论为主导,对中医养生保健和诊疗疾病普遍规律作出升华凝炼和深刻揭示的学说。 调病学说不仅应用于中医治未病、保健强身、防治疾病和益智延年的各个环节,而且对于西医诊疗、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现代化都有指导作用。 以上就是本书的学术价值。 书如其人。书的特点体现的是作者的特点。从作者的简历可知,本书作者比较特殊的经历铸就了两大特点: 1、医武结合。既有跟师学习和基层医疗工作经历,又有医院临床教学科研的经历,还有数十年如一日研习武术、气功、导引等养生之道的经历,中医的“以平为期”与练功的刚柔相济等是形成调病学说的基础,作者二十多年前发表的《黄帝内经卫气与气功硬功》、《中华气功学》等论文和著作就是形成调病学说的中间产物,并长期以调病的理念有效地指导临床诊疗和养生康复,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2、古老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计算机的基础二进制与周易三角2的n次方和阴阳二元论密切相关,作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身心反馈治疗仪”、“人体仿真减肥控制系统”、“计算机皮肤性病专家诊疗咨询系统”等即是初步成果,也是调病学说的实践探索。作者儿子胡海(多伦多大学创新中心研究员)建立的加拿大感官智能公司,在加拿大创新企业中进入前10位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攻人工智能与移动医疗,其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应用了调病学说,也丰富了本书的内容。因此,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这是一部建立中医新的学说——调病学说的书,旨在对中医养生保健和诊疗疾病普遍规律作出升华凝炼和深刻揭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这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书。临床医生掌握了调病学说,能够纲举目张,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广大群众明白了调病学说,能够自我调养和配合医生调养,提高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和益智延年的知识技能和主观能动性;广大科技工作者运用调病学说,能够开发出许许多多移动医疗和大健康高科技创新产品。 本书内容范围、结构体系、写作特点是(参见目录): 从作者“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特殊经历和志趣开篇,介绍调病学说逐步形成和建立的过程。 绪论是调病学说的总纲。 前三节是调病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概说。 从“调阴阳”到“和解少阳”的写法是:历代医家论述→总结提炼→临床应用→医案医话。 从“三调”到“调刚柔”的写法是:历代各家论述→功理功法→临床应用→医案医话。从“调免疫”到“调病学说与肿瘤防治”,重点介绍调病学说在辨病论治和全民健身中的指导作用和实际应用。 最后三节,是调病学说在现代科技前沿的探索与运用。 结束语是全书总结和对未来的预测和期望。 经查新,未见国内外已出版的同类书籍。以上是本书特点和出版价值。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fzls/251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