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宋天彬,擅长健身气功,提出致中和

发布时间:2025/4/5 15:37:52   点击数:

宋天彬年出生于辽宁,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气功研究所副所长、气功教研室主任。宋天彬教授思想极为开明,充分吸收现代科学理论,用以改进和发展中医,运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理论证明中医的科学性。提倡运用无损伤检测技术改进中医诊断学,研究开发中医电脑诊疗系统。

宋天彬教授在气功养生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主张预防重于治疗,提出“致中和”的中医养生观,以“三调”来规范气功养生学,在业界具有很高的声望。

宋天彬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祖父小时在药铺当学徒,由于为人聪明,做事勤奋,被当地的一位中医大师收为徒弟,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了当地的名医,并且开了一家药铺。其父亲自幼学医,后来继承了祖父的衣钵。

宋天彬在药铺长大,从6岁开始,就被祖父严格要求,指导他背诵《汤头歌》《脉诀》《药性赋》等中医入门书籍。稍大之后开始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千金方》等中医经典书籍,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

年,宋天彬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当时叫北京中医学院。医院校。在继承家传之学的基础上,经过6年的大学学习,宋天彬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医人才,得到学校的赏识而留校任教,医院开展临床活动。

宋天彬教授对中医养生极为重视,认为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最高境界。宋教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医养生观点,提了“致中和”的中医养生理念。

致中和就是说要做到中正和平,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宋教授不仅提出了中医养生理论,而且提出了具体做法,主要就是通过饮食调理、锻炼调理和气功调理来实现中和。

宋天彬教授在气功方面的造诣非常高,提出了“三调”方法论。他认为,无论有病没病,气功锻炼都应坚持,成为我们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部分。

气功“三调”是指调心、调息、调身。其中调心是极为重要的。《黄帝内经》中把心比喻为国家的君主,认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五脏六腑功能下降。如果能做到心清神静,意念专一,则人的思想情绪稳定,脏腑功能就正常运转。

调心可以概括为“意守”,即在人体处于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这叫“入静”,就是思想上处于一种安静状态。宋教授强调,初学气功者,要循序渐进,一开始不要对入静有很高的期望,否则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反而难以入静。对于初练者来说,只要做到清心寡欲,排除杂念,能够集中注意力一定的时间,就可以了。

宋天彬教授先后发表高质量论文90多篇,著有《中医舌苔图谱》《实用中医舌诊彩色图谱》《中医气功学》《经络、腧穴、气功》《气功康复保健学》《菜篮子与健康》《气功与食疗》等主要著作。

《气功与食疗》是宋天彬教授与吉凤霞主篇,这本书用现代科学观点,阐明中医气功学和养生学的本质和意义。该书揭开了气功辟谷的神秘面纱,还其本来面貌,特别是从气功学的角度,来阐明饮食与气功对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与开发潜能的功效。告诉我们为什么“吃”、怎么样“吃”,为什么“炼”、怎么样“炼”的诀窍。该书非常适合气功爱好者、养生爱好者学习,可以加深对气功的认识,防止误入迷途,同时提高养生水平,促进健康长寿。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fzls/269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