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正确界定气功科学的内涵和外延 三、气功和气功科学 气功科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超常智能的气功的实践。因此,毫无疑问,气功是气功科学的核心。但是有气功不等于有了超常智能,即使有了超常功能不以之进行研究与应用,仍然不是气功科学,因而气功仅仅是气功科学的一部分。而且,气功科学的崛起,是有当今时代的文化背景的,有了气功,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也不会形成气功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第五节里将作进一步论述)。事实上相当一段历史时间里,气功成了宗教神学的奴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现代科学的背景,没有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即使有气功,也不会有气功科学。气功自身是不可能自发演变而成为气功科学的。 另一方面,气功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也对气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气功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靠的是人们通过气功实践而获得的超常智能,而这种能力的获得,是人们的气功造诣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的事,而且和所练功法有密切关系。所以,气功作为气功科学的基本方法,人们对它的要求比一般的气功锻炼高的多,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一般的气功锻炼大多以祛病强身、健美身心为目标,超常功能的出现仅仅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人的生命运动达于某种优化状态以后的一种自在的功能。而在气功科学里,因气功实践而获得的超常智能(超感觉能力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种超感觉能力之于气功科学,其重要性就像现代科学仪器之于现代科学一样,是实验成败关键之所在。所以,就气功科学而言,人们的气功实践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其目的是要使得人们把某些高级的生命功能状态下所具有的自在的超常功能,通过一定的方法,经过持恒的学习,变为人们的自觉的超常智能。这种特殊的学习,就是气功实践。 按照传统的气功理论,对于因练气功而获得的超常智能,应该“慧而不用”。因为,这些超常的智能是人们的“精气之极”,是“道之华”。这些功能的使用,颇耗人之神气,有碍于功夫的增长,有害于自身的生命运动。但对于气功科学来说,就是要自觉地运用这种超常智能去研究人的生命运动的规律,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故对于这类超常智能来说,气功科学的原则是:“学以致用”。这样气功科学就给气功本身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能否找到一些途径,使通过气功而获得的超常智能能够适当地、合理地使用,不仅不妨碍人自身的生命运动,反而能促使人的生命运动向更高级的功能态跃迁。智能气功的实践证明,这是可能的。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又将大大推动气功本身的发展。 其次,气功科学的目标是要认识作为天人整体的人的生命运动的规律,并进而运用这些规律改造自身,实现人的生命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自身)必定是社会性的群体行为,故对气功科学来说,气功实践必定是社会性的群体实践,必定是公开的开放的群体实践。而传统气功所强调的是练功者的个体实践,而且从本质上来讲,大多是以“独善其身”为目的的个体实践。而个体的气功实践是得不到关于人体生命本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果的。所以,气功科学对气功提出了另一个新课题就是:在继承传统气功遗产的基础上,建立新的、适合于群体实践的气功。气功从内容到形式的由个体实践而群体实践、由神秘而公开、由封闭而开放、由独善其身而兼济天下的变革,实际上意味着传统气功到气功科学的飞跃,并蕴涵着气功实践者的意识深处由“我”而“公”的升华。 总之,气功是气功科学的核心,而气功科学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改变了气功的内涵,并从内容到形式改变了古气功本身。这就是气功和气功科学的辩证关系。 白癜风如今最好的手术方法云南治疗白癜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fl/137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