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危害真的很大 中医学的「子宫」,又称为胞宫、子处、女子胞、血室、胞胎等。不等同于现代医学的「子宫」,中医学上的「子宫」含义更广,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及其功能。 因此你说子宫在身体里面是不会寒的、温度都一样,那现代医学区分口腔的温度、腋下的温度和肛肠内的温度,怎么到了子宫里头,就怀疑「宫寒」这一说了呢? “「宫寒经闭,不孕病,温经汤。」「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孕。」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 「寒气客于血室,以致血气凝滞。」 ——《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有下身冰冷,非火不暖,交感之际,阴中绝无温热之气,人以为天分之薄也,谁知是胞胎寒之极乎!」 ——《傅青主女科·种子门》 很早以前医家就认识到子宫会有风寒、会难以受孕,需要用药物去治疗。 「宫」我们了解,那「寒」呢? 「寒」其实也有虚实之分。 实寒指贪凉涉水、久居湿地、贪食寒凉,经期、产后寒邪侵袭等招致「外寒」侵入人体,停滞在胞宫而表现为寒证,即「阴盛则寒」。 通俗来讲就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或不小心的行为导致了外来的风、寒、湿侵入身体,停滞在胞宫而影响其功能,表现出来一系列的症状。 该穿多点不穿多点,要风度不要温度; 喜欢盖被子吹空调; 爱吃属性寒凉的食物或冰冻的食物; 喜欢大晚上去游泳,增加体内湿气; 住的地方湿气比较大,身体受寒湿较重; 经期或者产后不注意防寒,受风寒了,导致外寒入侵 …… 虚寒则为本身脾肾阳虚,寒从中生,或病理产物的寒积聚在人体经脉、脏腑中,「内生之寒」凝滞胞宫,而出现寒证的表现,即「阳虚则寒」。 脾肾阳虚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脾肾阳虚,长期腹泻、体内湿气重等因素,既是脾肾阳虚的症状,同时也会加重脾肾阳虚。而体内长期寒湿,会形成痰饮,痰饮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会加重脾肾阳虚。 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宫寒,都会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痛经、月经后期(推后)、月经过少、闭经、经期腹泻、受孕困难、不孕等一系列病证。 换一种说法,就有可能会引起各种妇科炎症如盆腔炎、阴道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痛经,流产,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不孕等病证。 ?五步判断宫寒: 一.看经带 经血颜色黯黑、有异味,痛经(来月经前/中/后痛),月经后期甚至闭经、白带清稀、有腥味等 二.看脸舌 脸色黯黑或苍白无华,长黄褐斑,黑眼圈严重;舌质淡或黯淡,舌苔白滑,口淡无味 三.摸腰腹四肢 腰膝酸软,甚或腰膝、下腹冷痛,腰痛如折(被折断一样);四肢不温,手脚冰凉,怕冷,小腹温度较低、甚至感觉腹部有振水声;浮肿或水肿,体型多虚胖 四.看生育、性事 性欲冷淡、性生活不和谐;受孕困难,容易流产,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等 五.看二便 夜尿增多,小便频或失禁;大便溏薄或清冷,久泻久痢,或容易泄泻等。 赶走宫寒,迫不及待 中医治疗或调理都需要辨证论治,如果已经有一系列的症状,或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占了一半了,你真的要重视起来。 ?中医内科治疗 一、实寒 外感寒邪凝滞于胞宫,使气血流通不畅,阻滞气血,发为痛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病证。 温化寒湿,兼以化瘀行气. 治疗上多以温经汤、桂枝茯苓丸等作为基础方,药物常用艾叶、桂枝、干姜、吴茱萸、炮姜、附子、肉桂、小茴香等。 (因为这类病证实在牵涉太多因素,因此这里不列出具体的治法,而应该由专业医师进行辨证治疗。) 二、虚寒 脾肾阳虚,虚寒内生,阳虚寒凝,胞失温煦。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温脾肾之阳,暖宫散寒。应以温经扶阳散寒法之中,佐以补气、养血之品。 治疗上多以艾附暖宫丸、金匮肾气丸等为基础方加减,药物常用杜仲、肉苁蓉、鹿角霜、续断、淫羊藿、巴戟天、锁阳、补骨脂、蛤蚧、覆盆子、益智仁、冬虫夏草、胡桃肉、蛇床子、韭子、海马等。(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医师进行辨证治疗) ?中医外治法调理 艾灸疗法 「寒者热之」,艾灸疗法可谓最简单、最容易坚持的疗法,掌握了以后在家就能做。 选穴一般选择任脉、督脉、脾经、肝经等十四正经的穴位。 任脉位于腹部正中,是胞宫周围的重要经脉。在这条经脉上施以艾灸可温煦腹部以及腰部经络,驱散胞宫的寒气,起到温煦局部、通调经络的作用。 取穴:神阙穴、关元穴、气海穴、子宫双穴、命门穴等,艾灸15~20分钟(身体虚的可延长到30分钟),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但不灼伤皮肤为度。 ①神阙穴,三大养生保健要穴之一。 神阙穴在肚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 神阙穴为十二经脉之根,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②关元穴,三大养生保健要穴之一。 在下腹部,肚脐下3寸,任脉上的要穴。 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体虚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对待腹部寒湿、宫寒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均有非常好的作用。 ③气海穴,三大养生保健要穴之一。 在下腹部,肚脐下1.5寸,任脉上的要穴。 气海穴主一身气机,有疏导任脉,调一身之气功效。灸气海可以生发元气、滋荣百脉、抗衰老、益气助阳,治疗月经病、带下病、不孕、尿频、遗尿、水肿等病证。 ④子宫穴,经外奇穴。 在下腹部,肚脐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也就是中极穴旁开3寸。 可以调经理气、升提下陷,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 ⑤命门穴,督脉要穴。 在督脉上,第二腰椎棘突下(肚脐的水平线上)。 如果悬灸可能难以独自操作,可借助温灸盒。可以培元固本、补肾壮阳、强健腰膝、通经散寒、调经止痛,治疗阳虚证、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寒湿性腰痛等。 长期坚持艾灸,对温经通脉、祛除寒湿有非常大的作用。月经量少或错后、闭经、经期浮肿、经期腹泻、痛经、受孕困难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饮食调理 介绍一个最简单的艾叶鸡蛋汤 艾叶是妇科常用中草药,它有温经散寒、调经暖宫等功效,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 做法很简单,先煎鸡蛋,煎到微微发黄,再加上艾叶和水,煮15分钟左右,一锅香喷喷的温经助阳汤就好了。 如果经期腹痛或头痛,或胃寒的时候,都可以煮这个汤。 除此之外,艾叶还有好多用处。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可以用艾叶煮水洗头、洗澡,这样做可以温经散寒、逐赶寒湿、改善睡眠等。 日常生活中更要多吃温性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属性寒凉的食物。 ?运动 锻炼「动则生阳」,宫寒的女性一般不出汗或微微出汗比较好,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走或散步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或者选择传统的功法如基础的打坐、站桩能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变暖。已经入门了可以选择太极、五禽戏等。切忌运动量过大,以免气阴两虚。 ?其他 少穿短裙、低腰裤,忌穿露脐装; 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 不久坐冰冷的地面或凳子; 规律作息,不要熬夜; 保持乐观情绪,使精神快乐,气机畅达。 好文章值得您转发朋友圈并点赞!您有任何养生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文末给我们留言,我们的专家老师会及时给您答复! ⊙注:本白癜风专家与您相伴白癜风治好需要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