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日历一页一页地翻,只剩下31天可以复习了。 最后一个月,紧张、迷茫、惊慌。不知道怎么复习,是不是感觉什么都记不住?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坚持,更要调整好心态。小编在考前会一直推送各科考点,帮助你们复习。记住,每天背诵一点点,30天也可以掌握很多。 “同病异治” 例—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 证异治异 “异病同治” 例—补中益气:胃下垂/子宫脱垂 证同治同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 阴阳的相互关系(重在理解) 对立制约——“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互根互用——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内,阴之守也。 消长平衡——阴消阳长,阳长阴消。阴阳消长是绝对的,但二者平衡是相对的。 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五行分类 (掌握:五行-五脏-五腑-五色-五味的对应关系) 五行生克乘侮 自然界 五行 人体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情志 五液 形体 五华 五窍 五声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怒 泪 筋 爪 目 呼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 喜 汗 脉 面 舌 笑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思 涎 肉 唇 口 歌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 悲 涕 皮 毛 鼻 哭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胱 恐 唾 骨 发 耳 呻 相生:木火土金水相克:木土水火金相乘:上克下太过相侮:下克上 根据“五行相生”的治疗原则 滋水涵木(虚则补其母) 根据“五行相克”的治疗原则 抑木补土 金水相生(实则泻其子) 培土制水 培土生金(实则泻其子) 佐金平木 益火补土(实则泻其子) 泻南补北(泻火补水) 五脏★ 五脏 地位 功能 志液体华窍 心 五脏六腑之大主 主血脉(主行血);主神明(主藏神) 在志为喜,在体为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 肺 华盖、娇脏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主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在志为悲,在体为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 脾 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主运化(生血);主统血;主升 在志为思,在体为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 肝 刚脏 主疏泄(调畅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主藏血 在志为怒,在体为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其华在爪 肾 先天之本、 脏腑阴阳之本 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 在志为恐,在体为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在液为唾 1.与血有关的脏:心、肝、脾(B) 2.与呼吸有关的:肺、肾 3.肝与肾的关系:“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乙癸同源” 六腑生理功能 胆 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中精之府”(与肝互为表里) 胃 主受纳腐熟“太仓”“水谷之海”“后天之本”;主通降,以降为和(与脾互为表里) 小肠 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液,与心互为表里) 大肠 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主津,与肺互为表里) 膀胱 贮尿、排尿(与肾互为表里) 三焦 “孤府”;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为元气运行的通路和水液运行的通道。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补充——五体:筋脉肉皮骨 气的分布及功能 元气(原气) 肾→三焦→全身 促生长发育;调控人体生理活动 宗气(膻中、气海) 胸中→心、肺 行血(心跳、肢体寒温);语言、声音、呼吸 营气(营阴、营血) 脉内 营养全身;化生血液 卫气(卫阳) 脉外 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汗孔开合和汗液排泄 补充: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成 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脏腑功能);温煦作用;防御作用(护卫,邪气斗争);固摄作用(精、血、津,脏腑稳定);气化作用(基础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补充:津液的区别 津 较清晰 较大 分布:皮肤、肌肉、孔窍、渗注于血脉 滋润作用 液 较稠厚 较小 分布:骨节、脏腑、脑、髓 濡养作用 督脉、任脉、冲脉的基本功能 督脉 (1)调节阳经气血,故称“阳脉之海” (2)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任脉 调节阴经之血,故称“阴脉之海”;主持妊养胞胎 冲脉 (1)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 (2)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之功能,并同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 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邪 风性开泄;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 寒性凝滞,主痛;寒性收引 暑邪 暑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湿邪 易阻遏气机;重浊;黏滞;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燥邪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火热邪 火性炎上;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发肿疡 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X型题) 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七情内伤致病特点(要结合五脏与情志的关系复习) 怒则气上,(暴)喜则气缓(涣散),悲则气消(沉),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补充:五味偏嗜—如多食肥甘厚味(X),易生痰、化热,发生眩晕、胸痹、昏厥、痈疡等症。 阴阳失调病机(理解为主) 阳(阴)偏胜—实热(寒)证—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阳(阴)偏衰—虚热(寒)证—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互损”的最终结果是:阴阳两虚。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阴寒之邪雍盛于内,逼迫阳气于外的病理状态。 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邪热过盛伏阳于里,不能透达于外的病理状态。 气、血、津液失调的原因(X) 气虚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生成不足(肺脾肾)+劳倦内伤+久病 气行失常 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 出血 外伤,气虚,血热 血瘀 气滞,气虚,寒邪,热邪,痰浊 津液不足 燥热之邪、五志之火、发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或误用辛燥之剂 预防与康复(多选题) 未病先防 原则 1.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2.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 方法 (1)重视精神调养 (1)药物杀灭病邪 (2)加强身体锻炼 (2)讲究卫生 (3)重视生活起居 (3)避免病邪侵害 (4)人工免疫 (4)防范各种外伤 既病防变 基本措施 早期诊治、控制疾病的传变 常用的康复方法:药物康复和康复器械辅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康复法,体育娱乐康复法,自然康复法。 以上都是授课老师精心准备的知识点,希望小伙伴们多看多读,最后一个月,坚持坚持哦! 重点强调 无论你是上班族,还是新手妈妈,无论你是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努力,只要你肯投稿并通过筛选最终发出,就会得到相应的报酬,你还在等什么?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chengqingling haixue.白癜风精细化诊疗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比较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fl/212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