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剧何以红火? 戏价从二千五百元涨到八千元,依然戏约不断;演员还没下台,接戏的车辆早已守候在门口。在戏曲演出市场低迷的情形下,古老的山西晋剧却身价一路爬升――― 山西晋剧何以红火?山西省太原市西铭矿剧院外,从外地专程赶来迎接剧团的民营企业家杨林海急不可待,他听着剧院内铿锵的锣鼓,不时向大门张望。为了接演员,他已在这儿等候了近3个小时。此时,剧院内济济一堂,山西晋剧院新改编的大型传统戏《富贵图》正在演出。一流的演员、崭新的行头、过硬的工夫,赢得了阵阵掌声。73岁的张玉堂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好戏!好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晋剧了!”演出团团长祁爱斌走出剧院大门时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手中握着剧团的演出表,欣喜地说:“签约单位没有因戏价涨到8000元而减少,眼下剧团的演出已排满3个月,有50多场演出,这可是建院40年来从未有过的。”晋剧也曾光辉不再。晋剧团开门问计,诊断病因:因循守旧,缺少创新;名角分散,各自为政;市场意识淡薄晋剧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在山西和黄河流域曾独领风骚。但是,和其它剧种一样,近年来,晋剧光辉不再,跌入谷底。2000年9月,排练3个月、耗资8万多元的历史剧《桐叶封弟》在山西省晋剧院开演。结果,2000多人的剧院上座率不到3成,仅演出4次便销声匿迹。以后,剧团转战农村,收入仍然惨淡。翻开这一年的演出记录,全年演出场次不到50场,演员那云茂坦言:演不下去了,演得越多,亏得越多。甚么缘由致使晋剧每况愈下?山西晋剧院开门问计。2002年3月,他们从省内各地请来100多位戏迷和专家学者把脉寻诊。很快,病因查明:1是因循守旧,缺少创新,1曲《打金枝》1唱就是20年,曲目是老面孔,演员也是老面孔;2是名角分散,各自为政,难以满足观众看好戏更要赏名角的心理需求。另外,市场意识淡薄,对观众欣赏水平和消费层次缺少细化,在电影、电视、卡拉OK等多种休闲文娱方式的挤压下,市场空间愈来愈窄。晋中戏迷刘来福老人痛心地说:“省晋剧团行头比不过私营剧团,好不容易来个名角,可喊两嗓子就销声匿迹。这样下去,哪留得住观众呢?”整合资源,实行“一院两制”,激起了演员的积极性,也把愈来愈多的观众重新请回剧院面对愈来愈小的市场份额,山西省晋剧院开始警省。院长孙志勇说:“省级剧团再也不能靠下降身价来博取可怜的一杯羹了。”一场静悄悄的改革在晋剧院拉开帷幕。如何把观众重新请回剧院?晋剧院在巩固农村市场的同时,重点培养城市市场。2002年初,山西省晋剧院在太原市创办了“周末剧院”,每周推出优秀剧目和新创剧目,有意识地开辟、培养和巩固城市文化市场。不管是台下观众寥寥,还是喝彩声连连,他们每周必演,风雨不误。“周末剧院”不但满足了城市人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晋剧团创作新品、打磨精品提供了展演的平台。“我们不在乎‘周末剧院’能带来多少票房收入,重要的是我们将观众请进了剧院。有观众,我们的剧团才可能有发展。”孙院长深有感触地说。如今,周末看晋剧已成太原1景。整合资源,是山西省晋剧院打造名牌剧团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打破名角分散、各自为政的格局,将原来的三个晋剧演出团整编为省晋剧院青年艺术团和省晋剧院演出团,并大胆实行“一院两制”,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青年艺术团凝聚了省晋剧院一流的演员、名家,由院部直属管理,以担当重点剧目的排演和艺术革新为主,着力开辟城市演出市场,实行全员考评聘用制;演出团则实行租赁承包制,通过租赁承包合同,明确剧院与承包人、承包人与演职人员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两个不同结构的剧团,担当的使命和所服务的观众群也有所不同,因此票价也拉开了距离。“省晋剧院青年艺术团会聚了全省一流的晋剧名角,让我们一次看个够,并欣赏到了晋剧精品,我们花钱也高兴!”许多戏迷满意地说。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力求用传统的戏曲情势反应现代生活,使晋剧留住了观众市场定位找准了,演员阵容整合了,院领导并没有轻松:“关键还得练好内功,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使晋剧久长地留住观众。”《清风亭》是山西晋剧传统剧目中一部颇具影响力的剧目,深受戏迷们的爱好。编剧张晓亚剔除剧中封建迷信等糟粕,着力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将“以德治国”的新时代精神渗透到紧贴生活的剧情中,使剧中人物更鲜活,情节更感人。该剧公演后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戏迷王义庆看后声泪俱下地说:“这么好的戏,我们看了还想看,太感人了。”剧团的主创人员还虚心听取观众“晋剧的传统道白听不懂,能否改成普通话道白”的意见,反复琢磨,力破陈规,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晋剧中采取普通话道白。与此同时,剧团还力求用传统的戏曲情势反应现代生活,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排练出多部反应现代生活的曲目。其中,反应老年人婚姻与家庭的现代戏《月缺月圆》上演后,戏迷们屡次要求加演。去年尾月,省晋剧团不能不延迟放假,为观众加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演了7场《月缺月圆》。晋中市一名名叫朱榆霖的老戏迷感慨道:“《月缺月圆》反应了我们城市老年人的现实生活,说的是我们的渴望,唱的是我们的心声,普通话道白听起来又不费力,这样的戏,我们爱看。” (来自:人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fl/9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