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要注意饮食五味相和

发布时间:2016-11-28 21:30:03   点击数: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中医养生讲究五色五味入五脏,每一处脏器都对应一种味道,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脏各主其味,食物进入哪一个脏腑就会对其产生滋养作用。在日常饮食中更要严格遵守中医饮食调养“合五味”的原则,食不可偏,杂合而食,这样才能全面滋养五脏。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

一、酸入肝

酸味补肝,肝虚血枯者宜食。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杀灭胃肠道病菌,还可以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但患有脾脏疾病的人应忌食。

常见食物如橙子、橘子、橄榄、柠檬、枇杷、葡萄、芒果、石榴、调味品醋等,它们都有开胃、收敛、固涩的作用。

二、苦入心

苦味清心,苦味食物能泄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功效,但患有肺脏疾病的人应忌食。

常见食物如苦菜、苦瓜、大头菜、百合、白果等,有泻下、清热、燥湿、健脾、补肾、强筋健骨等作用。

三、甘入脾

甘味补脾,甘味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另外还具有缓解痉挛的作用。但患有肾病的人应忌食。

常见食物如红糖、红枣、桂圆肉、蜂蜜、黄豆、白菜等,都是补脾食物的不错选择。

四、辛入肺

辛味养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的功效。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是肝脏疾病、痔疮便秘患者以及肾经衰弱者不宜食用。

常见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等,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

五、咸入肾

咸味滋肾,咸味食物可泄下、软坚、散结以及补益阴血,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肾虚者宜食咸味,具有补肾等作用,但是心脏病患者应忌食。

常见食物如苋菜、紫菜、海带、海参、螃蟹、火腿等,有补肾通便、催吐止泻的功效。

五味进补不宜太过

很多人以为既然五味入五脏,那么我想补肝,就使劲吃酸。其实并非如此,这样只顾及了相生的内容,却忽略了相克的禁忌。

《黄帝内经》中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比如,肝木和脾土相克,如果吃酸过多,肝木过剩就会克制脾土,补肝的同时反而伤了脾,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健康饮食要五味搭配,忌偏食一味,只有五脏出了问题时,才可根据情况,辨证进补。

分享穴位、经络、阴阳、气血、饮食科学,介绍从自身体质状况出发,自我养生之法。通过经络养生、气功养生、运动养生、膳食养生、顺时养生、四季养生等知识学习,实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之目的。

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用药不当导致孩子耳聋妈妈们千万不要这么
别让无知伤了孩子耳朵用药不当可致药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jj/137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