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因是子静坐法》风行大江南北

发布时间:2016-3-16 13:28:44   点击数:
1956年,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正式组建,刘贵珍担任院长

气功因被王林用作骗人的道具而“躺枪”,但“气功”并不能与“王林”划等号察其起源,气功是远古时期人们强健体魄的运动先秦典籍《吕氏春秋》中说,在尧的时期,阴沉寒湿,“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于是就创作“舞”也就是导引之术来加强锻炼后世的中医典籍中也多有导引的记载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副彩绘《导引图》,堪称气功图谱之始祖,展示了四十多种锻炼姿势,栩栩如生,古人修习气功的情景尽显眼前

“气功”真正定名并在社会上广泛推广,是在1950年代这一时期,也是气功与政治结缘的重要时期1955年,河北的“内养功”传人刘贵珍正式用“气功”来命名“古代流传下来的导引法、内养气功快速入门功、吐纳法、内功、深呼吸、静坐呼吸养生法等”此后,刘贵珍受到河北乃至国家卫生部的支持和鼓励媒体也做了广泛宣传,认为推广气功是继承和发扬了祖国医学遗产,并能给予西医以有益启发次年,还创办了“全国气功师资培训班”其它各地也办了多处类似机构,蒋维乔老先生也重出江湖,在晚年又火了一把

1980年代,又掀起了一场气功热,人们或顶锅,或盘腿,或甩手,把其当作延年益寿、祛病强身甚至得道飞升的方便法门王林即在那时成名王林的闹剧启人深思气功需要剥去涂抹在它身上的各种油彩,还以本来面目,即便这些油彩绚烂夺目,似乎给气功穿上了名贵的华袍,却终究会成为气功前行的累赘法国诗人缪塞有云,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气功,只是一套舒办法气功筋活血、放松身心的健身操

有一阵子,我经常去天坛公园散步,常看到大叔大妈三五成群围成一圈,口中念念有词,有节奏地拍打身体各部位,间或拍或踹一下身边的树木他们念的是:“超长能量,就在身旁,思维沟通,全身通畅”上网一搜,原来是一种“拍手功”,各地修习者甚众最近,“气功大师”王林被揭露的新闻让我想到了这些人

区区一个王林能引发舆论热潮,主要不是因为又一个骗子被揭穿,而是当王林这块号称通灵的巨石被翻开,人们看到了掩藏石头之下那些衣冠楚楚的人们尴尬的苦笑这些人有的叱咤风云于商场,有的正襟危坐于官场,有的巧笑盼兮于银屏,却都对一个骗子言听计从,顶礼膜拜这让吾等草民在讶异之余,多少获得了一点心理优越感:这些光鲜练气功的方法人物,原来精神世界也空虚无聊如此

越到后世,气功似乎越来越抛弃了质朴的本性,涂抹上了斑斓的油彩在隋唐文献中,“气功”二字指吐纳之法,并渐渐与炼丹等方术结合,沾染了宗教气息到了近代,气功作为传统医学的内容,在中西文化论争中又被赋予了浓郁的“国学”色彩民国初年,曾一度流行过“静坐”倡导者蒋维乔受邀到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作报告他的《因是子静坐法》风行大江南北,行销海外,其声望并不比如今的某些气功大师小蒋在书中自述练功体验:夜间静坐之时,胸中突突跳动,双眉之间冒出红光,在头顶盘旋,又在全身绕行一分钟之后,回到眉间停止,红线绕行之时,床铺和帐子都会震动一百年后读来,仍让人感到极具画面感又富有震撼力蒋维乔说,健身气功五禽戏教学他写作这本书,就是有感于日本人攫取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而本国人反而不肯钻研,为民族争文化地位之意味跃然纸上

当时的中央高层领导对气功也青睐有加1957年,刘少奇专门请刘贵珍到北京为中央领导传授气功陈毅、林伯渠、谢觉哉等当时都修习气功政治讲究的是实效气功在此时受到重视和推广,或多或少与当时推行低成本的普惠式医疗政策有关谢觉哉就曾说过,“气功疗法,人人可行,不花钱,不费事,可以祛病,可以强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刘少奇也认为,虽然气功的道理没有搞清楚,但只要能治病,我们也要搞


白癜风医院老人患病
南昌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jj/7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