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养生杂谈十三

发布时间:2016-11-26 0:47:02   点击数:

气功养生的心理效应

气功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兼有养生与治疗两种作用,尤其是被广泛运用于养生活动中,因此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又被直接称为“养生之道”。气功之“气”,是我国古典哲学概念,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中医学认为,“神是性兮气是命”(《类经》),神与气的有机整合即是“性命”,人的整个生命运动就是由神与气构成的。“生命在于运动”,其本质是指气的运行,而气的有序运行又必须由神来统御。神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心理养生的关键所在,气功养生的过程就是在神的主导下,神与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因此从本质上讲,气功养生是典型的中医心理学养生法。

自古以来,气功虽然门派林立、功法万殊,但其练功实践却有着共同的要素,即所谓调心、调息、调身,简称“三调”。“三调”中以调心为首务,为核心,为关键。其所调之“心”,并非血肉之心,而是“神明之心”,因此所谓“调心”其实就是“调神”。《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之心主导着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情感过程等。调心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在社会实践中调心,这是平时的功德修养,即所谓“性功”。仁德者精神净化可获得心神的安宁,故有养生防病的效果。另一重含义是指在练功实践中调心,这是气功锻炼的最重要内容,又称为“命功”。“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功夫”,这是古今流行于气功界的一句俗语,道破了气功锻炼的特点即在意识的运用上下功夫,因此有人认为调心就是意识锻炼,强调意念的集中及运用,以增强用意识控制自身的能力。

意识是人思维运动(包括与此有关的情绪和情感活动)的表现。良性的意识活动可消除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或加强心理的平衡,进而消除生理状态的不平衡,纠正机体的阴阳失调,或使人体处于更好的生理稳态,以恢复或维持健康。调心的实质即是通过“意”而调气,气周流全身将神、形紧密结合成“形神合一”的有机整体,此气并可与天地相通,以形成“天人合一”的整体。良性的意识活动,既有利于内气的运行,也有利于人与天地之气的交换。因此气功调心,是遵循了人体生命整体观的自然规律,自觉地能动地运用自己的意识,使神、气、形相抱而不离,内而调整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外可与天地之气相通,强化自身的生命运动,以达内外交融、天人合一、返朴归真的境界。

调心虽是气功三调的核心,但它仅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入静”。入静,即神意活动的宁静,中医心理学又称为“凝神”,就是意念的凝聚,即通过内向性的意识运用,把没有秩序的、散乱的意念活动,变成有规律的、单一的意念活动。然而凝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生在世总要接触外界事物而动神,因此神的特性变动不居,易纵难收,“心猿意马”即是其最好的写照。古人在气功实践中创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调心凝神,从而形成了各种门派和各种功法。如周天法门、清净法门及存思、意守、导引等。当前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等都属于导引类。当锻炼日久真正入静后,则神有所依,凝而不驰,进入一种既不同于一般的清醒状态也不同于睡眠状态的一种特殊的状态(气功态),此时便可产生种种良性的心理生理效应。如神清气爽,疲劳恢复;如如自悦,心境改善;食欲增加,脾胃健运;降脂降压,改善血流;口津汩汩,唾液腺分泌旺盛,以及改善心脑血管、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现代脑科学研究认为,气功入静的基本特征是大脑皮层活动的有序化,其功夫越深有序化的程度也越高。有人认为,气功的调心凝神入静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有意注意”。其实不然,开始入静时虽需要意识的参与,但入静到一定深度后则进入到一种无思无念、恍兮惚兮、虚灵清明的无意识状态,称为“虚静”,这是凝神入静的高级境界。《性命圭旨》中说:“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虚静状态虽然能更好的强化意识活动的自我主宰能力,减少不良意识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使生命活动更加有序,但若掌握不好则适得其反。因为入静时心理显意识渐趋平静,深度入静若不得法可导致显意识清醒度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控制力(显意识昏迷),此时稽查系统失去戒备,潜意识层内大量活动着的冲动、欲望、情绪及经验就可能乘机混入显意识层,使练功者产生幻觉及精神神经症状,即所谓气功偏差,俗称为“走火入魔”,这种情况最易发生在心理素质不好的练功者身上。气功态下的心理偏差虽因人而表现各异,但其本质都是练功者潜意识心理冲突的外化或变相的显现,往往与其对气功心理本质不了解及气功师诱导不当有关,可用精神分析技术去治疗。

调心虽然是气功“三调”的核心,但它与调息、调身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调息是与意念相配合的呼吸锻炼,故也具有调心的意义。将神意系于呼吸上,可助于排出杂念,有利于入静,因此可作为调心的辅助手段。心主神,神主意,意帅气,将意念活动与呼吸运动或气息出入紧密结合,做到“神息相依”“意气相合”,即有助于收敛心神,又有助于激发真气运行。调身并不是简单孤立的调整身形和动作,其要领是“松静自然”,形体放松但又松而不懈,将意念专注于身形或动作上,可使心神内守于自身而不外越,有助于排除杂念而入静,最终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但又要注意切勿用意过重,要任其自然,遵循自身运动的固有规律,不拿劲,不做作。总之,调身也要正确的运用意识,要以神主意,以意引气,以气引形,意形相合,气随桩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综上所述,气功养生的关键是调心凝神入静。神意宁静则气行有序而畅通,气通达有序而充形,则形体自然端正而放松。形体端正放松有利于气机通达,而气机通达舒畅又有利于神意之宁静。调心、调息、调身三者密切结合,神静、气通、形松,其中神静为主导,所以调心为气功“三调”的核心。









































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
治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l/136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