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一中在胸、万法圆通”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百年人生与人类进化史相比,好似电光火石稍纵即逝。 在浩渺的宇宙天体间,天文望远镜已观察到有两百亿光年的星系存在,这样看来,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粒微尘而已。 人脑纵有一百四十个细胞,容量比世界最大电子计算机储存的信息还多,但任你聪明,也不能装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角,仅佛学《大藏经》看一遍起码要十年以上。 学修行,高层超越功夫,据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陈婴宁所云“需读三万卷书”。 那么,如何在短暂人生里,在诸多的烦恼中、复杂的事物中找到一个突破口,找到破释世界、人生、社会、自然、宗教、文化、艺术、修行的密码呢?一代代先哲前贤在生命途程中探索、总结出一个至简、至易的真理,笔者在恩师的启发下,积数十年之实践、生活的感悟、工作的沉浮、修行的体证,学习参悟的心得,而认识的“中”——中华民族之魂、它是三教的核心,宽容慈悲的基础,自强不息,超越向前的动力,认识世界,破解世界之谜的解剖刀,修练修行的火候,解决人生工作、生活、困扰的武器,是我们认识宇宙及人生规律的天机所在是人生的生命之魂。 值此八千万人练修行大发展之际,我想借此机会将本人的一得之见公诸于众,意图将人们从认为修行仅仅是能健身治病的小技,导向开发人的大智能,认识宇宙和人生规律的大道上来。本册是继生命之魂——《修行与辩证法》、《修行与人生》、之后,就中华文化的核心“中”来探讨《修行与文化》的内在联系。 首先从缘起入手,通过破除对传统文化的核心“中”的偏见、曲解,继而在内涵上,从儒、释、道、医、哲处,依据经典的精髓,从“体”上来看其内涵,从而认识“中”的实质。 再则从外延上就宗教、商业、文化、艺术、修行方面的问题从“用”上来“医道还原”,应当中国修行文化之机。 最后修正篇上,试图用修行对中国文化的操作性上介绍一些证据、修正、体察、投入操作的法门,简便宜易学,希望读者以投入即禅的姿态自自然然、圆圆融融的状态,以求在功夫上来个豁然贯通,思想上在修行、文化、宗教、社会、自然的认识上达到共慧、共识、共法,将修行上升到文化高度去认识和开发。因为修行具有治病的特异功能——耶稣的神通;学修行需明心见性——佛教的参悟;练功需有方、有术、有法、按法修炼,不尚空谈——道教功夫;又需克已复礼,天下归仁,重在超越——儒学的道理。 这样从参悟、功夫、道理三者上融会贯通才能登堂入室,趋向上乘,同时这三者又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挖掘、继承、发扬、走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直接的关联。 文化以修行为体,修行以文化为用,体用一如。以求“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事理一如,豁然贯通,圆融无碍。”期望引出更多的同道共同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附文诗一首: 共识共慧法在中 悟道明中理圆通 一空中灵知我彼 中行法船达彼岸 秦光中 年五月 再版序言 年我在家中休息了有数月时间,期间我曾对我国传统文化一度痴迷,又感慨现实社会的浮华喧闹,总感觉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东西能够弥补或修正我们在心理上、精神上的低落和迷茫。但苦于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实在太少,直至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深圳梧桐山中随家中长辈拜会了秦光中老先生,一时惊为天人。 我第一次见到秦老先生的时候他在给他的学生们上课,也有数人和我一样是第一次来,都在旁边旁听。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的气功和道家丹道,不敢相信这些东西都是真实存在的。回家后我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才知道秦老先生是前中国气功协会的秘书长,而后又在旧书店里找到了一些他早期的著作,如《生命之魂》、《炁的感悟》、《如电说》、《如露说》…… 通过这些书籍我看到了秦老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中”:气功讲阴阳,阴阳相合相分,乃为天下万物,乃为宇宙演化。然而,阴阳,虽可谓之为道,但其实还不是道的最高层次。道的最高层次是“不阴不阳”,是没有阴阳之分别,是混兮沌兮,是恍兮惚兮,是窈兮冥兮,是无此无彼,无阴无阳的“无”的状态。 这“无”的状态,也即“中”的状态。 道家气功之“无”,佛家气功之“空”,儒家气功之“中”,是一个意思。 “无”,“空”,“中”,即是气功的高级状态,高级功夫。也即无为大法。无为大法,是气功修炼者人人要趋向的。然而,那不是执着于“无为”就能达到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要通过有为法一点点提高境界,逐渐接近,最后彻悟,质变,达到无为无不为境界。(摘自《炁的感悟》) 这是中国气功的核心,小可放在自身的修养,大可治国,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对传统文化的痴迷和喜爱更进一层。 通过这些书籍让我再一次地去拜会秦老先生,期望能在他那里获得更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一些新的体会。没有让我失望的是他提出了一个“归零”的说法,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我略感迷惘。什么是归零?我也参不透。 老先生见我对传统文化的喜欢也感到欣喜,同时也有了再版出书、给现在这个浮华的社会填上一点传统文化的厚重的基石的念想,只是由于有些书籍的原本甚至连他本人也没有保留,方才迟迟没有再版图书的出版,延误至今。 附上一首秦老先生名片上的诗,与君同参: 存在合理自在观 化怨为恕智慧行 众生如母心感恩 空乐不二勤归零 二零一五年五月 请会员们于闲暇时前往梧桐山虎竹吓五号一楼三千一瞬会所张传洋处领取《闻道——健身气功于生命文化》。 本公众平台将每日更新新内容,请保持健身热潮来袭教你如何安全使用跑步机健身热潮来袭教你如何安全使用跑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