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是指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练”是指熟练提高的过程,在学中练,在练中学,二者相辅相成、永无止境。学与练主要是解决一个方法问题,它涉及到练功原则与练功方法,以及功法本身的特点、要领和要求等。这里,不从以上某一方面进行详细述说,仅就功法内涵,有侧重地做一简单介绍。 ★健身气功·八段锦以“练形”为主 立势八段锦属古代导引术,在其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无论何时期、何流派,始终没有脱离以形体锻炼为主。通过肢体运动强壮筋骨,增强肌体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学练的捷径是从“修身”开始,以“练形入道”。 在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过程中,动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学习掌握动作阶段。首先要从健身气功?八段锦基本身型、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练起。应占用一定的时间单独进行练习,也可先做一般了解,在学练功法中通过典型动作再有侧重地进行训练。常言道“像不像,三分样”是说先不论技术高低、功夫深浅,出手投足,往那儿一站,先有个基本样子,这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学练功法要在动作规格上下功夫,抓住点、线、型三个要素。点是指起止点,线是指动作路线,型是指型态,包括动态与静态。做到节分清楚、不怕停顿,细心体会各部位的感觉。做到上体中正、下肢稳定,步型、步法、手型、手法清晰准确到位。即人们常说的“先求方,后求圆”。 --熟练与掌握动作阶段。反复练习,纠正、改进动作,才能使动作娴熟运用自如。此阶段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转换,掌握好平衡,处理好动作间的衔接,以腰脊带动四肢,使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上下相随,完整一气。 --巩固提高阶段。在前段练习的基础上,求松静、分虚实、讲刚柔、知内劲。做到内外放松、思想宁静、专一练功。动作有张有弛,轻灵含蓄、虚实同体、变化得当。要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松紧适度,做到用意不用力。体会“三调”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动作运转自如,意念进入恬淡,呼吸形成自调,逐步进入三调合一的境界。 ★脊柱运动是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轴心 脊柱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同时又是人体运动的枢纽,主掌着形体运动。在临床上发现与脊柱相关的疾病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隐患。因此,脊柱被称为人体的“第二生命线”。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编创中充分考虑了脊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突出了对脊柱的锻炼。每势动作内劲的蓄发均出自脊柱的夹脊部位(两肩胛脊中间空窍),其运动规律也都是以脊柱为轴心向全身延伸。加之人身督脉贯通脊柱,与全身经络相连,脊柱两侧膀胱经上的俞穴又直接与五脏六腑相通,脊柱的运动可谓是牵一处而动全身。在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中,掌握了脊柱的运动规律和内在用劲顺序,就抓住了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精髓。 为便于学练者掌握脊柱的轴心作用,结合每式动作提示如下: 预备势:预备势和功法中所有的升降立身动作均要求竖脊,整个脊柱犹如连珠,上下节节贯穿,对拉拔长; 双手托天理三焦:两掌上托脊柱上下对拉拔长,其内劲上达于两掌劳宫穴,中至夹脊; 左右开弓似射雕:两腕交搭夹脊放松,开弓竖脊劲达夹脊; 调理脾胃须单举:两掌上下分撑脊柱对拉拔长,内劲上下分行达于两掌劳宫,中至夹脊; 五劳七伤往后瞧:两掌扶按悬顶竖脊,展肩后瞧劲达夹脊; 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扶按悬顶竖脊,侧倾俯身拉长腰脊,环绕转身旋转尾闾; 双手攀足固肾腰:起身脊椎对拉拔长,俯身脊椎节节放松; 攒拳怒目增气力:马步下蹲悬顶竖脊,左右冲拳脊柱拧转; 背后七颠百病消:提踵脊椎节节拉长,下颠椎间微震; 收势:脊柱放松,还原收功。 这里所讲的“内劲”,不可理解为是用力。用力则僵,气血不通。一般解释为用意不用力。内劲应理解为神、意、气的化合物。 ★要重视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的练习 健身气功·八段锦所选择的预备势尽人皆知,太极拳界称为“太极桩”,气功界称为“三圆势”或“抱球势”。其内涵极为丰富,是一般练功的首选姿势,可称得上是“练功第一桩”。 把它作为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预备势寓意有三: 一是作为基本身型,是指躯干的静止状态。此势最具有代表性,要做到百会虚领、立项竖脊、沉肩坠肘、空胸实腹、中正安舒。 二是作为基本动作,是指最基础的、带有规律性的动作。预备势在整套功法的段落间和动作的节分处反复出现,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练好该势可直接提高功法的演练水平。 三是作为基本功,是指练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这些通过预备势的站桩练习可以得到解决,所有的练功原则、要领、要素都可以得到体现,对提高技术和练功效果直接起作用。 以上“三基本”确立了预备势在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中所处的位置。由此可见,预备势不仅局限在从精神上与肢体上为练功做好准备,而是与整套功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要引起重视,加强练习。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好中科医院专家微信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l/162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