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派功理功法集萃篇中

发布时间:2017-4-30 13:43:54   点击数:

若要长生补漏先,两头不走中间全。但求上下门关锁,可许凡夫去作仙。

第七章关于玄关窍的辩证论述第一节玄关直指玄关究竟在何处?首先应究明吾人一身上下之正中在何处?生身受气在何处,天人通道在何处?其次还要研究一下,圣人只一“中”字示人的道理。以及各真强调的“天地之中是真中”的道理。先从医学谈起。中医学经络穴位,以口鼻之中定名为“人中”穴,便隐含真意。盖此处不仅在于口鼻之间天门地户的正中,也是五行四象,任督二脉,四经百脉,奇经八脉辐辏交会之地;包括终点和起点。而人中之外(即鼻孔之下)又是口鼻呼吸之气和天地阴阳二气升降开合,卷舒交换的地方,是唯一天与人交换的大通道。故真正“人中”,应在于天人阴阳四气交接之正中,与人身卦象乾坤二卦之中处,不能着于肉体死穴之中,才符合人中之真旨。此中虚悬一穴,四方不着,有独无偶,故称玄关一窍,并有悬胎鼎之称。此窍既是大小天地乾坤示象交合之正中,所以合于天地人三才之原理,而有三才窍之称。从中医定穴,揭开天地真中的面纱。人身配天地,人所共知,而人身合于卦象之理,知者希有其人。有以身心为乾坤的,首腹为乾坤的。心肾为乾坤的,又有以头园象天足方象地,以头足为乾坤的。但都与乾坤二卦爻象,实无关联之处。《脉望》云:“人之正中应在心肾之中(即人身上下之正中),为何以口鼻之中为人中哉!大概是有讲法的。因人中之上是眼耳鼻三双窍,均偶数,象(坤)卦之三双爻;人中之下是口及二便三单窍,均奇数,象(乾)卦之三单。乾天坤地,地天合而为(泰)卦,人中适在人身卦象(泰)卦之正中,合于天地人三才的原理,故称口鼻之中为人中也(原意非原文)。”这样人中定义的秘密便完全揭开了。这才符合天地之中是真中的原理。然亦不能着于人中穴上,应在人中外径寸之地虚无窟内去求之,始合乎虚无与乾坤真中之象。所以玄静子说:“鼻孔外虚空径寸之地是也。”这样这个有独无隅的一窍,就没有人身另外的任何位置所能取代了。吾人从呱呱坠地时起,脐带剪断,便靠口鼻呼吸之气接通天地阴阳之气,出入交替以维持生命,此路不通,天人道断,性命即非我有。说明此处确是吾人生身立命之基,阴阳交媾之地。故以生身受气处名之,或称呼吸起动处,或称念头起动处。足证此地为吾人之生门死户心根命蒂也。吾人日常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莫不赖呼吸之牵动。否则一口气不来,便是死尸了,一堆臭秽骨肉,还能动作吗?常言道:“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试向你还有什么,还能要点什么?李清庵的“中”字之解说:“我设一喻,令尔易知,且如傀儡,手足举动,百般趋跄,非傀儡能动,是丝线抽动,虽是线上的关捩动,却是弄傀儡的人牵动。咦!还识这个弄傀儡的人吗?休更疑惑,我今直说给你们听。傀儡比此色身,丝线比玄关,弄傀儡的人比主人公。一身手足举动,非乎足动,是玄关动(即先天一气合辟之机动),虽是玄关动,却是主人公使教玄关动。若认得这个动的关捩,还愁什么不能成仙呢?玄静子解释说:“傀儡比我等色身,抽傀儡之线捩,实即口鼻外呼吸合辟之机。然却不可着于形体,乃先天而生,后天而接,鼻孔外寸径之地,呼吸出入起动处是也。主人公即孙外公(身外功之谐音),○象,身外虚空一着是也。”清庵又曰:“今人多指脐轮、顶门、印堂,或指两肾中间,肾前脐后,以上皆是旁门。”丹书云:“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偏旁,亦不在当中(指明非人身上下之正中),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玄静子说:“鼻孔外虚空寸径之地,岂不是四大五行不着处吗?此中有合辟之机,岂不是玄牝(即玄关)之门吗?一故知玄关者,虚无一窍也。先天而生,后天而接,顺用之则凡,逆用之则仙。死户生门,宗此一窍。玄宗最初凝神调息,即在此窍也。”若不知心息相依之理,则神怎么凝,息又怎么调。要知道呼吸起动处和念头起动处,是神息的源头。不知在源头上凝神调息,又怎么能够调的成呢?天乐诗断:

逆向源头神息根,天人交接配阳阴。医径明露端倪后,始识真中不二门。第二节玄关直指图

第三节主辅玄关与死活玄关前述各篇都已基本点明,真正玄关并非指上中下三丹田而言。而应该从截流溯源着手,也便是从堵塞漏洞着手。为了便于实践,我把它分成二个阶段,两孔一穴。第一,有为阶段,以不着色身的鼻孔外径寸之地的虚无窍为主玄头,一般称为外玄关,理详玄关直指及其图解。张三丰祖师直称为“通天窍”。理由十分充分。他在《玄谭全集》中说:“执己不是,离己也不是,谁知一点元阳,明明洒洒在己身玄中高处,隐藏于不内不外之密处,内外一气牵连(直探奥谛,理直气壮),千古不传之秘。”又说:“然人身现成放着两个真消息,与天地日月同体,不差毫发(天地非阴阳不载,人身非呼吸不活,阴阳与呼吸,即外内一气牵连的两个真消息也。)是故天地万物之最大者,人身万物之最灵者,天地不过是个大人,人不过是小天地。所以人身造化同天地也(岂止相同而已,实乃息息相关,时刻交流气机,互通消息的)。谁能醒悟人人有个“通天窍”(即人人都与天地相通,也即人人可以修道,无智愚贤不肖之分,不要把自己看轻);人人有一味长生不死药(先天一气,人人各具,不亏待任何人);人人有个炼丹炉;人人有个上天梯;人人有个人不识;人人不信有白日升天路;情愿受死,哀哉痛哉!本文一连说了六个“人人”。点穿六个人人必具修道要素,名虽分六,理实一贯,近似值之叠义辞也。都是从“通天窍”三字延伸扩展开的。所以我们必须醒悟通天窍的重要。古人说:人的性命在乎呼吸之间。通天窍是每个人的呼吸通道,呼吸又是内外一气牵连,人身生命延续的象征,呼吸也是阴阳二气的消息。是故黄帝说:“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易系》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孔子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一息不来,便不能话命,呼吸不来,脉博便停止跳动,刹那之间便和社会脱离关系)所以又说“可离非道也”。既:呼吸=阴阳=道,说明修道就是修呼吸。呼吸就是气,炼气功,便是做呼吸功。这便是直接联系实际的解释。阴阳合一即虚无,虚无即先天一气,即长生不死药。通天窍上(坤)下(乾),故称乾鼎坤炉,是阴阳呼吸四气往来交换之地,故又称阴阳鼎或阴阳炉。《悟真篇》说:先把乾坤为鼎器(天地阴阳之气也),次将乌兔药(呼吸之气也)来烹。既驱二物(即乌兔药物)归黄道(即虚无通天窍之乾坤鼎器),争得金丹不解生。岂不是现成的炼丹炉。通天之窍,岂不就是上天之梯,升天之路吗?主人公人人具在,却又人人不认识,你说可悲不可悲呢?通天窍外通天地阴阳,四方上下,九洲十二节气。内通周身上下,上通天谷泥丸,下通尾闾涌泉,九窍五脏任督及八脉,是天地人生之根与生药之源。荷兰高罗佩(A.H.RANGUAK):“《易经》进一步阐述,阴阳交感以生命的精神‘气’——种充满于宇宙的神秘力—为基础,用于人类。‘气’意指在于每个男人身上并构成其生命元素的宇宙精神的微粒。这种元素循环于全身,而特多的存在于‘鼻息’和‘阴精’之中,女人也陪有这种‘气’。”从此也可以明白,我们以“通天窍”为主玄关,“阴跷穴”为辅玄关的道理了。两个玄关,一上一下,同为生药之源,也同为断档走漏之地。生之失之,同出一源,可不妙乎!非即人之生门死户乎?《入药镜》说:“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也是明示此理的注脚。不但要从断档上架桥通过,使牛女不隔,成为天梯与升天路。更有意思的是上星下潮,如地心之吸力,相吸而互应。

辅玄关的阴跷穴与通天窍一样位据要津,都是人身的至要通道口,上下兼持并炼,便可两全其美。《参同契》称谓“两孔穴法。”《四百字》称“铅汞归真土。”〈道德经〉称“玄之又玄。”丹家一穴有两孔,空其中,而窍其两端,为任督交合之地,阴阳交会之所,乌兔往来之乡,上闭下闭,金气相须,此法再玄玄也。为了进一步使大家明白阴跷穴的重要与我所以用它作为辅玄关的道理。这可说是人身之生理状态和天机奥秘所划定了的常道或规律。张紫阳分析说:“采阳气唯阴跷为先。阴跷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上通泥丸,下通涌泉。皆从此关窍尻脉周流,一身贯通,……得之者,身体康强,容颜返壮。在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生气之根,产铅之地也《八脉经》。潜虚翁《又论调息法》云:“凡调息以引息者,只要凝神入气穴,神在气穴中,默住阴跷,不交自交,不接自接,所谓‘隔体神交理最详。’古仙巳言之确矣。”张三丰则说:“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神凝气穴之中也。学人采取元精,必寻气之活动处,而以静合之。此谓之神气交,则男女媾精,真种化生《后天串述》。初下手心息相依,便是从外玄关听息开始的,也可以听息观息同时进行并以念息结合之。庄子的听息法,观音的从闻思修,都一脉相承,从耳根悟入,我曾以间接相依名之。体质虚弱亏损已甚的壮年或老人,还可直接依止于辅玄关,也可从上到下逐步深入修持,亦可上下兼守一起修持。这便是修补缺漏挖旋造化的方法,也便是开关展窍,采药运周天的方法。二、第二阶段是无为阶段,即是以阴阳或神气之结合体为玄关,也叫活玄关或真玄关。当心息相依到于心息相忘时,自然依极而化,静极而生动机,从此便于无中生出有来。即此动机之有无相入处,便是真玄关。它是神气互动或互静的产物。见于上则金光耀眼,有如日月之初升,或如明珠晃动。见于下则阳生情动。有如江海之来潮,或如猛虎之出洞。有时如彩霞遍地,有时如繁星满天,有时如白雪漫空,有时如烈火燎原,有时如惊雷乍响,忽然惊醒。及到机发籁鸣,自然时至神知。所以真正的玄关一窍,实在是没有固定位置的,更不是死水一潭。活泼泼的,赤灵灵的。综其大要,不外为光现和气现两种。显现的条件一般都在寂然不动之时,恍惚杳冥之中。那里忽然开启,冲出真气或亮光,那里便是玄窍。可见真正玄关,不但没有定位,亦非肉眼可见,有时还一瞬即逝。总而言之,玄关是神气交媾时产生的灵光或灵气。它是求玄结丹的关口,是神气聚合的转折点。故李祖说:“玄关者,神气交媾之灵光。”刘悟元说:“黄庭者,中央正位,即是阴阳相合中一窍。又号为玄牝之门。”两人之说,虽异实同,神气即阴阳也。黄庭与玄牝即玄关也。刘悟元在《黄庭经解》中说:“黄庭即玄关一窍,因其为天地之根,阴阳之门,性命之源,故谓玄关。因其为谷神所居,统御万法,主宰万事,故谓黄庭。因其无形无象,无方无所,离种种边,又谓虚无。落到实处,总是一中而已。”中之口(0)即阴也,中之丨即阳也。故“中”即阴阳合体之象也。此活玄关与真玄关之真中,与第一阶段有为阶段之虚无与中的不同点,不能不认真的辩认之。一为玄关登进之门(入口处),一为玄关成象之体(窍中窍)。望各方道友详体之。天乐诗断:真假玄关既辩明,何难活泼出元神。阴阳合一方成道,何用三田模索寻。

第八章以外玄关为玄关的再次深入探索与求证第一节玄关再论再论玄关:未免重復,然“路漫漫其修运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乎?种种迹象和实据,足以证明吾言之不诬也,吾图之非妄作也。“言”指《玄关直指》,《主辅玄关》等诸论述,是指玄关直指图与大一图八卦图等诸图而言。

老子说:“得其一,万事毕。”一者独也,上也,大也,太极也,无极也,一而神也,二而化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者也。可知一者,乃两仪未分之前,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始气。夫此始气,在太极或无极都可以0象之,即人身未生之前或人身即无之后,亦都可以0象之也。可知不但天地未生之前从0开始,人身未生之前亦从0开始也,即丹道之起手,又何尝不从0开始哉!《尚书》云:“维皇降衷,厥有恒性”。衷者心也。性即灵也。维皇即万灵之真宰也。人本万灵真宰化气之分灵,是皆无中生有,大0分出之小0也。故炼丹之始,必先究明父母之未生前。古仙说:“但向未生前见的,教君亲见伏羲来。”故能知一与0之兆始者,即能知丹道之真玄关也。天乐子之所以改西派而创无派,扫尽枝叶而直探本源,直截显示先天虚无一炁的本来面目。并抬出0和为标帜,是富有现实意义的。我之所以作《玄关破解》与将发《大一专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分析的。李道纯说:“玄关者,至玄至要之机关也《中和集》。”生死关头,凡圣分际,非至玄至要之机关乎!标帜图中以二0互相贯连,从而突显出大小虚空中间之小0,此正所以显示人中为玄关之密义也。外内假真两重门户二个玄关,都不能背离这个标帜。不仅天地之大虚空与人身之小虚空藉此中间之门户息息相通。即神气交抱,形成胎息时,亦藉此中间之门户混沌之而结成丹头也。人自呱呱下地之伊始,天地之气与人身之气便日夜相互交流,从无一息之间歇。张三丰说:“隐藏于不内不外(人身与天地中间)之密处,内外一气牵连,千古不传之秘《玄谭全集》。”黄帝说:“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向内经》。”魏伯阳说:“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参同契》。”张紫阳说:“先把乾坤为鼎器,次将鸟兔药来烹。推使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悟真篇》”此皆直指玄关之门户,尽管四人讲法略有不同,而真旨实一致,合而参之,其义明矣。故此0者,张三丰不但以已身内外之真炉鼎称之,并尝以“通天窍”称之,黄帝之说,可谓注脚矣。伯阳、紫阳之说,已兼含功理功法之秘义矣!《脉望》之说,尤为详尽,把人身孔窍。说成是八卦卦爻之窍。将九窍之三阴三阳分成≡≡(坤)和≡(乾)上下两卦。使人中穴从两卦的夹缝中突出,成为不可差之毫发的天地真中。万古流芳,丝毫更动不得。它的奥妙,不仅刚巧在于人身卦象之正中,更奇的是丹道逆用,乾坤颠倒,成为三阳开(泰)的布局,使眼耳鼻舌阳物肛门的人身九窍全部包罗在里面。天乐诗断:重重叠叠破玄关,小似弹丸天地间,合一阴阳方有窍,中央正位贯人天.第二节人身九窍(泰)卦象图及论证

葛仙翁说:“乾坤合处乃真中,中在虚无甚空阔。簇将龙虎窍中藏,造化区机归掌握《玄玄歌》。”佛家诗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自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注:灵山塔:鼻子也。自心头:自心合而为息,自心头者呼吸起头处也。灵山塔下:即指鼻子下面人中之外虚空之地也。解穿了与葛仙翁之说,毫无差别。《性命圭旨》说:“二六时中,眼常要内观此窍,耳常要逆听此窍,至于舌准,常要对着此窍(舌准即舌头也,三个此窍以舌头对着为准,舌略上翘,刚巧对着,舌为心苗,与天心相接,何等奥妙,也明白指穿此窍位置)。运用施为,念念不离此窍(眼耳鼻舌心意全归中了);行立坐卧,心心常在此窍。”上述三段,皆明指真中的位置与作用,为三阳开泰,奠定扎实的基础。故我再次作图示象,粗泄不传之秘,以为登进之门,为进入内玄关窍中之窍开个方便之门。天乐诗断:

三阳开泰地连天,九窍平分双与单。一自相依心息后,玄关窍里又玄关。第三节内外八卦五行九窍关系示象图及解

大家都知道,心属火,口舌亦属火,舌根直通于心者也。肝属木,眼亦属木,眼之光(神)直通于肝者也。肺属金,鼻亦属金,鼻孔呼吸之气息息与肺气通流也。肾属水,耳亦属水,耳之气直通于肾者也,脾属土,虚空(中)亦属土,鼻孔外之虚空(通天窍)直通于脾者也。心、肝、肺、肾、脾、身内之五行也;口眼鼻耳中(人中),身外之五行也;泰卦之中,不唯适当八卦乾坤交合之中,又在人天呼吸阴阳二气交接分际不内不外之正中。此所以不唯能够通内外一气牵连之阴阳。亦所以能构通内外之五行也。九窍之气会于外,五行之气聚于内,再加己之元神(主人公)在人破体之后,早已退居己身不内不外之宾位,故内外之气都当于不内不外之宾位以翕聚之也。请再参各图与无派标帜图可明。八脉九窍,四肢百脉,皆为气所窒息而死矣。《楞严经》言及,诸菩萨修行,有由九窍之一而得者,有由地水火风而得者,诚以内外虚空各具太极之体故也。为了彻悟其理,请重参李道纯赠明人的那段话,“上至顶门,下至脚根,才着一处,便不是也。亦不可离了此身,向外寻之。所以圣人只一‘中’字示人,只此‘中’字便是也。”你知道主人公是谁,他又怎么会跑到外面来呢?这就因为人落后天及破体后,八卦也由先天变为后天,元神的位置也被识神占据了。天乐诗断:九宫八卦八阴阳,内外空牵摄五行,口鼻自通心与肾,全归全受合中央。第四节先后二天八卦变象图并解义

先天八卦兹就先后天八卦方位与火侯有关者,据上示图略解之。先天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后天则变为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四卦互易则为离南坎北,乾东坤西。坤在后天,又为西南方,坤卦六爻皆虚,故虚空即坤方也。世人恒以‘坤为腹’喻之,从丹道说,则误矣!虚空之坤,安能落入实处。而且从后天说,已移位于西而落入西南方,人之腹亦能移置西南方乎?《悟真篇》说:“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丹书都言坤方,皆取无中生有之象也。我更进而言之,坤方者‘通天窍’,鼻下之虚空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实,人之呼吸已从脐轮转到口鼻呼吸,鼻通乎肺,其色白,位在西方,口之舌通乎心,故舌为心苗,心属火其色红,位在南方,今‘通天窍’之位适在口鼻之正中,非名实相符之西南方乎!何况此中确乎“存在特别多的生命元素宇宙精神微粒。”紫阳称它为产药川源之处,也是对秘机的直示。后天既乾东坤西,而后天兑居西,先天坎亦居西,金水一家之理明矣。后天震居东,先天离亦亦居东,乾同于震,震同于离,乾震离为一处,木火一家之理亦明矣。后天坤居西南,先天巽亦居西南,巽为风,风为气,空穴之气,荡而为风,形成大气出入门户,使巽坤、虚空与通天窍划等号,落实在同一位置上。巽坤既在一起,所谓鼓巽风而运坤火者,亦自然而然矣。此中央正位之卦象变化与应机运用之道也。三五一都之理,亦昭昭乎明矣。天乐诗断:八卦虽分先后天,中央正位独巍然。由他变化男兼女,不出阴阳坤与乾。第五节谈破体与元神变为识神之由破体与否?是人身生命的转折点。破体乃天地之自然造化,当五千四百生黄道之日,即为纯阳纯阴完成之时,过此一日即为破体。交感之精既生,童体自然而破,不必待男与女媾,女与男交而后为破体也。故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得诀,不能掌握这个关键,无论其双修或单修均难有成也。出家为僧为尼为道士,也与常人一样走漏,亦不过徒有其名而已,岂能避免衰老与死亡哉!若既破体,则真阳已经破散,其时命门之元气,由夹脊上冲,与顶上之祖气相交,是为坤阴上入乾鼎,乾阳下陷坤中,而变成离坎之象。命门原有之元气,被挤而下陷于命门与阴跷之间。天地既交,离阴虚而浮动,时时外驰,一点元情,往来于中宫神室,冲动后天情识,情识因而上冲至顶,与离中之性和合而情动,再下而至命门,即生有形之精。性情混合,元神变为识神,完全后天,由识神主事矣。元神之地位,既为识神所占,由小虚空挤出,退处于不内不外之虚空中,与内外一气牵连之气,处于同一位置,故道纯解之为丝线之‘主人公’也。此也是通天窍从自然规律演经而变为入门玄关的必然铁证。《西游记》孙悟空之所以称‘孙外公’也。孙外公与身外功谐音同音。身外公即所以教人在身外做功也。身外做功,不执色身,不着一物,无比高尚,可说是子孙万代最高公祖,故可称谓孙外公也。所以每当孙悟空上阵时,高叫一声孙外公来也,一些妖精鬼怪,便都逃得杳然无踪。也已说明,你若能到身外去做功,一切群魔就难以上身,无法惹你,所以这个功夫,也就成为丹道“防危虑险”的密诀。诸君之所以着魔者,即着于色身之为害也。是故老子特意提出:“吾之有患,患乎有身,吾若无身,复有何患《道德经》。”有身之累,岂不大哉!只为有身,一百多斤枷锁的沉重负担,使人无法腾飞,以至举步维艰。然则,设果无身,你又将向何处寄托,现在的我又将何去何从。既来人间,岂能无身;心息依虚,就如算术的返还求证术。无身虽然一时做不到。但运用你的主观能动性,不执着此外加的色身,是可以做到的。到身外的虚空中去做功夫,无疑是超脱色身的最高招。是故孙外公者,即元神(主人公)在自己身外做功也。不然,又如何能够把身悟空呢?故谓径修法身之法。从原理上说,也是如此。譬如欲运瓮者,必使身体站在瓮的外面,方能把瓮搬运转动。况主人公原已被识神排挤在外,炼丹者须把炉鼎先设置在外,亦是理所当然。自此便不着形迹,不落言诠,可以随心所欲地把瓮推动。它不但可以把大小虚空牵扯在一起,身内的坎离交和身外的乾坤交自然可以得到相互的推动,相得而益彰,天人合发之理,昭昭乎明矣。此窍之所以称通天窍也。进而言之,鼻外虚空,为呼吸合辟之枢机,是人身鼓风之风箱口,橐钥之鞲管全靠此风箱口之柄牵动,不然就无法控制火候。此中奥妙,真是一言难尽,天乐诗断:

自堕元神为识神,宣宾夺主主为宾。退居身外虚空位,牵动风箱独鼓琴。第六节从《易经》坤卦卦象及六二之爻词中求证:≡≡(坤)卦六爻皆虚,故≡≡(坤)即虚空之表象和代号,故还虚即还于虚空,也便是还坤。经云“周流行六虚”,则上下四方无不全虚矣。故“环匝关闭”,便“四通踟蹰”也。≡≡(坤)之二爻六二之爻词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若逐字分解:直者丨也鼻也;方者口也,大者大人,即虚空,它通于在外之大虚空,其大无外,故为最大之人。三字合解,是明示口鼻之中为窍,即玄牝之门也,并隐含谷神之大人也。“不习”者,知而不守之义;“无不利”者,无往而不能达也。亦即四通踟蹰之义。再从字形与字义析之,直字古字为直,直上之匕即比也,两眼如比而有下直之鼻,鼻字上目下田,再下为艹,艹者看似鼻之两孔,故为气门,即浩气之门。故云:“得浩气之门,可以藏其根,知元神之囊,可以韬其光。”明白指穿鼻外虚空为浩气之门,元神之囊,是真窍所在。还要做到不习(不死记硬背)不守之守,知而不守,方得无不利之功。卦词全旨,即“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功夫《性命圭旨》。”的概括天乐诗断:鼻直口方蕴大人,外通天地内身心。爻词六二真机露,明示玄牝与谷神。鼻字上目下丹田,两孔中间是气门。囊括元神藏浩气,通天彻地号真人。第七节从《参同契·乾坤门户章》求证:《契》云:“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章目一句话,包含全章内容,都揭示“通天窍”为气门的全旨。看过前面各图,特别(此图错,应上坤下乾)(泰)卦图,足可证明,乾坤列于上下,呼吸出入乎其中,有如日月交往的本质。“易”之本义,为变换不定,交相往来;“易”之字形。为日月全体,日月相重;故易者,日月交流之象也。从人身说。即呼吸出入之象也。天地之日月往来,即人身之呼吸出入也。总而言之,乾坤、日月、呼吸,皆阴阳之变体,故皆可以阴阳称之。故乾坤一变而为坎离,如日月之往来;再变而为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完成阴阳之变化。但一切变化,总不出乾坤演生的一阴一阳的变化。故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为众卦之父母”也。请再详参以下各图变化之理,便可明丹道之全旨矣。乾坤门户丹道演化图如后:(下图为吾师潜谷老人提供)

上图即“牝牡四卦,以为槖钥,覆冒阴阳之道”之整个轮廓。乾本老阳,牡也。等到中爻变出离之少阴,则牡变为牝矣。坤本老阴,牝也,等到中爻变出坎之少阳,则牝转为牡矣。坤转为坎,九地之下,渊乎莫测,气机动而愈出,是为无底之槖,乾转为离,九天之上,一线潜通,本体虚而不屈,是为有孔之钥。故曰牝牡四卦,以为槖钥。坎离二气,一往一来,在乎天地之间,昼夜晦朔,春秋寒暑,纤毫不爽。名曰四卦,其实只是一坎一离;名曰二卦,其实只是坎离中间之一阴一阳。乃六十四卦之全体,三百六十爻之全用,无不覆冒其中。岂不如善于驾驶的人之准绳墨以执御辔,正规矩(行于轴心),以随轨彻(车马之途),而行之乎!总而言之,中虚之处,即“通天窍也”。日月互易,即坎离运行于中,示人之呼吸出入也。特据李道纯之言,为本段全文与图示作一总结。“乾阳坤阴,如门户之合辟,即乾坤易之门也。且如阴阳,互动互静,机缄不已,……以一身言之,呼吸是矣。呼则接天根,是谓之辟;吸则接地根,是谓之合;一呼一吸,化生金液,是谓之变;合辟呼吸,即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矣。所谓呼吸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合辟也《中和集》”李言大妙,由浅入深。即所谓“微风起处鼓巽风,唤起真人呼吸功。“巽风”者非空穴之风乎!由此可明,非真不用口鼻呼吸也。有身之人,既有呼吸,必有出入息,不过由显入微而已。初机之士,必须先由口鼻入手,依息于“通天窍”中,使内外气息和调,渐和渐微,以至外息断绝,真息内起。如此,方是“踏破两重消息子,超凡入圣则如闲矣!如果不先踏破第一重,又如何能跨入第二重?两重天地,四个阴阳,必须依次而入,方可“径入虚无”。只有这样,才算进入玄牝之门。才可称之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天乐诗断:①乾坤本是易之门,日月往来运未停。一个阴阳生众子,千孙万子总归根。②日往月来如转轮,坎离匡廓是乾坤。运旋正轴抽添后,依旧纯阳一个零。

第八节总持门“名命的由来这也可说是父母未生身之前,胎儿在母腹时的具体形状吧!人之受生,先天乾元之气为性,后天中先天坤元之气为命,性命混合,本在一处,同主无形之造化,而以脐带能通于母腹呼吸之气以留恋之,故凝结不散。从而运用父精母血,化成有形之体,至七个月后完成。此时胎儿坐于胞中,两足盘并,两足踵相接,紧抵“阴跷”一窍。两手互相抱持,塞于鼻口中之窍前(密示丹道之坐法秘诀,助成上闭下闭手段),故鼻口不能呼吸,而必由脐通气。此世人之所以以手为人关,以足为地关,两手所抱塞之窍前为总持门也。拙著所以强调以鼻外虚空为主玄关,阴跷穴为辅玄关的道理。上闭下闭,仍复胎儿在母腹时本来面目,用脐带呼吸,而进入胎息。上闭下闭,性根命蒂,紧紧抱持在一起,又那有不长生不结丹之理哉!手既为总持门把握之关,故丹道人道每多以手为示象。《阴符经》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颜子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孔子说:“治天下如视诸掌。”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俨乎!”(以上《中庸》)。丹书也说:“两手劈破鸿蒙。”又说:“左手降龙,右手伏虎。”故手与身心,痛养相关,动静与俱,真阳之生,先应乎手。赤子之手,无时不握。当胎儿在腹,两手总持造化之门;既来人间,两手变成改造乾坤之用。佛说:“东南西北方,上下四维,中间虚空;两手之间,亦为虚空,浩无边际。古往今来,莫非在虚空中做活计;两手屈伸动作,亦莫不在虚空中运用。“大道分明在眼前。”眼前即不可思量之虚空。人能空心而充其量,与太虚同体。则天地之化育,即我之化育,两手之空间(暗示总持门),即包罗天地之大虚空矣!此所以可称“空洞无涯是玄窍”也。能详乎此,则“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之说,可以不解自明。“总持门”之真窍,人人与生俱来,谁也不能否认。“抱元守一”之道,于是得其门而入矣!万人一窍,万教同归,此总持门之所以为总持门也。天乐诗断:其一胎儿偶象总持门,手塞虚空足抵阴。性命源头依此认,阴阳大窍莫他寻。玄关自是为正辅,天海即斯若比邻,故我定为西派帜,周流一气贯天人。其二重重抉破气冲天,何事胎儿紧握拳。劈破鸿蒙通四界,打开金锁别三元。水金木火如归一,仙佛儒医不再三。只向总持门内悟,通天彻地透玄关。第九节“缘中”真旨:单修性功者,从眉间一窍下手;单修命功者从脐下丹田入手。此皆阳寡阴孤,偏而不全。性命双修,必须从“缘中”入手。缘者边缘也。边缘之中,即为内外虚空相接之虚窍。佛之《小止观》云:“止者系心于‘缘中’,缘中即空中也。因此处为呼吸之根,为心神出入之门户,故神气皆簇聚于此。”故真道修炼,必先于神气心息相合相依处下手,方得谓之性命双修。彼眉间脐下,皆不克当。唯此缘中一穴,神气出入,双修从此入手,妙窍皆在其中,故三教圣人,皆以一‘中’字象之。而缘中亦可解为系心于中。然此为虚中,实非真中。心息相依,依到神气相合以后。,方有真中。故紫阳以“呼吸起动处为玄牝。”白玉蟾以“念头动处为玄牝。”实皆指此‘缘中’而言。缘中者,神气缘此而合也,真中缘此而生也。系心于‘缘中’,即道家之“妙窍双修”,儒家之“性命双修”;佛家之“止观双修”也。“心息相依,维系于规矩之间,往来于方圆之内。”性得于天,命立于人,所以称‘人元’也。其法须先调息,入息以意送到内金鼎处;出息以意送到外之脐下。及到神动,则以神合息,上住‘缘中’,下止‘脐下’。方者地也。圆者天也。圆窍以通天气,方窍以通地气。“方圆之内”,即天地中间之“通天窍”也,“规矩之间”,即脐下一寸三分处之规中真金鼎也。等脐下元气已生,规中已成,故自外中以达内中,真意往来以维系之,就是了。天乐诗断:

缘即边缘内即中,四方上下隐虚空,透天彻地行正道,绝后空前摄气宗。钩接方圆规矩地,穿连紫府碧龙宫。若非神息依相止,怎免汞铅炉不同。第十节锁鼻术例解:锁鼻术这个术语已经说得很多,听说陈搏老祖就曾跟何昌一学该功法。陈搏的无极图是很有名的,而且以睡功闻名于世。实际上三种功法是一个统一体,并与西派的先天大道无著真宗也是同一法门。“锁鼻”二字,从字面讲,就是把鼻孔锁住或封闭。“术”就是方法,就是锁住鼻孔的方法。从常人说,口鼻封闭,必死无疑。锁鼻虽未及口,但锁鼻之前,必先缄舌闭口,是气功常识。请回顾胎儿在母腹时的形状,二手握拳塞于口鼻之前,二脚掌对合阻住阴跷穴。是锁鼻术外形的具体操作法。《参同契》说:“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胎儿的示范,给炼功朋友提供独特的启示。多少有名的高功师,常常为了玄关的部位问题,争的面红耳赤。却谁也不曾对着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在母腹时是怎么着的。古人叫我们参照父母未生前,是不是针对胎儿的这个明白示范说的。讲到鼻,就不能不连带到息。息者自心,即呼吸也。终日对外开放,元气随呼吸向外散发完了,人的生命也就宣告结束。所以我认为,听息依息,使鼻息受到牵制,由外返内,回风混合,才是锁鼻的唯一有效方法。实际上听与观没有两样,都是元神在发挥作用。眼也可听,耳也可观,可以互易其用,而且还可不用耳目,能听能看。这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自然能力。禅家常说:“眼观鼻,鼻观心。”佛告询陀罗尊者说:“鼻端有白,汝其观之。”鼻观心者,即眼观鼻下虚空之心也。观之既久,鼻端之虚空自然见到白光。既此“虚室生白,”便可直下承当。这与佛偈的“佛在灵山莫远求,……好向灵山塔下修。之说,也是毫无二致的。神气既聚,自见白光,自可观鼻端之白矣。李道纯说:“道儒僧,休执着,返照回光自忖度,忽然模着鼻孔尖,始信从前都是错。学仙辈,莫谈论,受气之初穷根本《中和集》。”人当脐带剪断,鼻孔尖之气便开始启动。道纯还说:“谛观三教圣人书,息之一字最简直。若于息上做工夫,为佛为仙不费力《中和集》”从鼻孔尖上做工夫,锁鼻术之道,昭昭乎明矣。张紫阳说:“吾师道高言语畅,留在世间做榜样,昨宵被我唤将来,把鼻孔穿于杖上《悟真篇》。”佛家都以息喻杖,如:你一个拄杖子,我一个柱杖子。来比喻天地之气和人身之气,两股气象二根杖子,一根拄地撑天,一根从头到足。紫阳则尚而用之,形象化的说成是把鼻孔挂在杖子之上。李道纯还尝以丝线比之,其实都一样,都不过指此气此息而已。尽管语言翻新,岂离旧瓶新酒,都是锁鼻术的象言。《西游记》中关于锁鼻术的象言最多。如孙悟空在收伏青牛时,见青牛有一白色圈子,各种宝物,遇此圈子,皆被套去。后来到离恨天求太上老君,方知妖为青牛(即青龙,喻木性),白色圈子为老君之金钢镯(即虚无,即太极,即中字之喻也),能以化魔。老君用扇扇牛,牛即力软筋麻,出了本相(鼓巽风运坤火之殊效),即将金钢镯穿牛鼻孔,收服青牛。扇为鼓风之物,老君即主人公,金钢镯穿牛鼻孔,即指鼻孔外虚空。皆为锁鼻术,心息相依之象言与妙喻也。又如唐三藏过通天河,“行者(即孙悟空)把马牵在白鼋背上,请唐僧站在马后,行者站在马前;又恐那鼋无礼,解下虎筋绦子,穿在老鼋的鼻子内,扯起来象一条缰绳;叫道:‘老鼋,慢慢走啊!’白鼋,即暗示乾元坤元之元气。马即意马,心意;把马牵在白鼋背脊上,是心息相依的形象化。安排四人在马的左右前后站立,以示四象归中,五行合一。用虎筋绦子,比丝线。喻人之呼吸也。用绦子拴鼋之鼻,便是把鼻孔穿于杖上之意。通天河,即喻通天窍也。也便是把元炁定于鼻孔之处,与天地之元气相接融。正是衍示锁鼻术,心息相依之嫡旨也。

有人称鼻为鼻祖,称道人为牛鼻道人,虽然带点讽刺意味,却也恰如其份。因为真正修道的人,首先一条,就是拴住牛的鼻孔,非常重视锁鼻术。不管是怎样的不服管教的蛮牛,鼻孔被绳拴住了,就没有不服服贴贴的。六七岁的儿童,能牵动几百斤重的大力蛮牛。身骑牛背,手牵牛绳,口吹横笛,此牧牛童之行乐图也。读者朋友,你也想学习这种牵牛之术吗?你也愿做牛鼻道人吗?心息相依,就是管好你自己这头蛮牛的最好办法。天乐诗断:律诗一首个个人拴鼻孔绳,有谁能识自家尊。道人底事称牛鼻,佛氏何因修塔灵。只为自心同此息,但求止念翕今心。若非心息相依止,怎得元神出混沌。

第九章关于传代九字中“海天空”三字粗解第一节概说关于海天空的重要,在前第五章中已经谈过,本不宜重复,但鉴于他是西道功法的总纲,是关键中的关键,秘要中的秘要,是炼己筑基的铺路石和突破口,故另立一章,逐一详解之。第二节海的含义前已说过,海是地的最低处,尾闾是海的底眼。古人说:“尾闾不泄,沧海不竭。”人身也一样,《西游记》中,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兵器,借得一块天河海底定珍铁,后来成为如意金箍棒,当初原是测定海水深浅用的,是阻止海水下流的宝贝,所以又叫定海金针。今日既然谈海,应先究明海的属性,以及海在人身上的部位与作用。前面已经谈过,一个修真的人,如果能阻住海水的漏泄,以及能如意控制海水的升降。则生人生物;成为作佛;还可以精补脑,长生住世,都可随心所欲。人身的精液,就是人身的海水,海底轮就是人身海水的源流,也就是那根天河定珍铁的放置处。我们掌握了这个玄机秘理,锁阳固精的种种功法,也便顺理成章,自然形成。我再明说,海底定珍铁者,即人身之元气也。既生而为人,性命分张,一点元阳,藏于海底深处的海底轮,是谓潜龙,即《易》乾卦初爻之象。一旦与后天呼吸之气合流,先后二天之气融会贯通,便形成了柱地撑天,能大能小,可上可下的元气—如意金箍棒。他的顺序是从初爻的潜龙勿用,衍进至二爻的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顺利的见到大人(真人)。孙悟空得此奇珍异宝为兵器,所以能成为大闹天宫,闫罗大王也管不着的齐天大圣。读者朋友,你也愿意成为齐天大圣吗?塞精宜急早,接命莫教迟,精路一闭,个个长活,人人都可做齐天大圣。切望广大学者,好自为之。天乐诗断:其一茫茫大海本无边,极目四周尽是天,不过地之凹陷处,却成人的死生关。潜龙勿用待时动,猛虎竞威着意看。莫道龙门高百丈,还能轻上万重山。其二生命根源海底轮,功夫切要是固精,劝君莫把春光泄,驾起潜龙上玉京。第三节天和空的关系天是地的对立面,亦海的对立面,天尊地卑,男女定位,说明天地之阴阳等同于人身之阴阳也。离地三尺便是天,周身上下,地球四周,四面八方,一切空当处,莫非天也。可见天体之大,其大无外。天体之小,其小无内。所以伸之扩之,便无穷无尽,没有边际,收之卷之便小不盈握,微如芥子。从实际说,天是空的同义词,所以说,天就是空,故能常把天称天空。若详分之,天是空的四周边际,空和人一样,在于天地之中,是天地的连接线。故人与天地并肩,称为三才之中;泰卦坤人乾重叠,故人中称为三才之窍。又人是半阴半阳之体,炼成纯阳之体则为仙,变成纯阴之体则为鬼,所以人又是仙与鬼联接点或升降点。俗话说:“三十三天天上天,白云内面是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请轻上浮为天为仙,重浊下凝为地为鬼。足以说明,天是多层次的,空也是多层次的,人更是通天彻地,上极无上下及无下的。大家都知道,乾坤是大天地。人身是小天地,小天地是大天地的分体,所以人身和天地息息相通,互通信息,人身的秘密解开了,宇宙间的一切秘密也都可以解开了。故人身头圆象天,足方象地,印堂眉心为天目,囱门百会为天门,是人身天之顶端。会阴阴跷穴,足心涌泉穴,号为海底轮,是人身的底端。所以人身都头顶青天,足踏大地。一个有作为的人,就骄傲的自称为顶天立地奇男子。而地之底下实际上又是天,又海是地的凹陷处,也是地的组成部份。故海是蓄水之池,也是产水之源,人身之海,称谓水谷之府。在浩瀚无际的大海中,大地也就看不到了,所见的只是水天一色,天海相连,融为一体。海天空和人身,三无差别。

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目视顶门,甘露灌顶,观天之道也。双目守玄,双瞳抱一,观香观月,执天之行也。心息相依,系于鼻外虚空,神气相注,天人合一,万变于以定基也。在上不缴,在下不昧,入于混沌,返朴归真,复为婴儿,能不长生久视乎哉!天乐诗断:天一大天人小天,人身天地息相关,虚空诺大中间立既合人兮又合天。

第十章关于固精术种种第一节介绍几个日用固精术第一则咬牙固齿固精法凡遇大小便时,舌舐上腭,把牙齿咬紧,两手握拳。两脚趾抓地,闭气提肛,目视顶门,然后小便。便完后,缓缓放松即可。此法能固精强肾,健骨固齿,确有神效。若能在年轻之时或牙齿完好之前起炼,即年过八九十岁,牙齿也不蛀虫脱落,继续可咬炒豆硬物。实例甚多,拙著无派功诀泄密中已有介绍,恕不再举。第二则闭精仙法每当小便时,深吸一口气,纳入丹田,而后闭息,把气由丹田引入会阴,沿督脉上百会,即守住百会穴,复想此穴有一绿色“水”字,始排小便,便完,念“嘘”字音将气缓缓呼出,同时想象绿色“水”字随嘘气下行至丹田。此功闭精甚严,即使再行房事,亦无经常精子排出。否则须开精门,开精门时,去掉一切杂念,念“呵”字音微微吐气即可。本功法能排除梦遗漏精,并能炼通大小周天。第三则通便固齿功每遇排便时,咬紧牙关,两脚趾用力扣地就是。功效,能使腹壁肌和膈肌收缩,提高腹腔内的压力,促使排便通畅,日久形成条件反射,到老不会闭结。同时起固精强肾作用,至老牙齿不松动脱落。第四则提收功每遇小便时,不要把尿一次性撒完,而是撒撒停停,分九次左右撒出。即在尿撒出一部份后,收提会阴与尿道,将尿收住一回再撒,第一次要特别收严密,要将尿收断一回再撒,以后各次可依收放收放节奏进行。越是尿急,第一次越要收紧。此法能提高肾功能卷放能力,把人训练成活机器,底盘炼到像自来水龙头一样,要关就关,要放就放,做到能随心所欲的控制射精量,是一部至关重要的功法。第五则综合混炼固精术此术是笔者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上述四法一起结合炼,可取得面面俱到的综合效应。每次大小便时,先深吸一口气到丹田,然后意念沿会阴督脉上行至头顶百会穴,意想穴中有一绿色“水”字,同时舌舐上腭,牙齿咬紧,两手握拳,脚趾抓地,闭气提肛,目视顶门“水”字,始行小便,并撒撒停停,第一次要特别收紧,分九次以上撒完,再念“嘘”字音微微呼气,同时想百会穴绿色“水”字随嘘气缓缓下降丹田。为毕,如此日久坚持,每次小便时照做不误,能兼收上述四种功法全部效应。第二节介绍几个专炼固精术第一则吸存固精术坐、卧、站、走均可,双目开合随便,先把气从通天窍悠缓细匀的吸入小腹,同时咬牙提肛闭息,意存小腹49次,收功时缓缓呼出浊气,轻拍小腹九次。以起固精与存轻去浊效应。第二则兜擦生阳固精术坐卧站均可,炼时脱下裤叉,将左手食、拇、中三指轻捏睾丸81次,同时右手掌平放小腹,按顺时针方向按摩81次;再换右手捏睾丸左手按小腹向逆时针方向转81次为一度,所谓一擦一兜,左右换手,九九之数,真阳不走是也。然后再用右食指点按会阴穴49次,每天炼二回。第三则固精关门法随便平坐,平心静气,将左手指曲回点掌心,所点之处即龙穴,用右手中指去点住左手中指所点之处,左手中指自然伸开去点右手劳宫之虎穴。此时左手掌心向上,手背向下在下,右手在上掌心向下,两手掌心合在一起,除两手中指相互点穴外,其余各指自然伸开,两手合掌放在脐下,舌舐上齿外唇内人中处之督脉弦,提肛吸气,眼随头转,由会阴子位向左上泥丸午位;随之鼻子呼气,同时从午位向右下腹到子位为一圆圈(一吸一呼为一圆周)。转九圆周一停。共转四个九圆周,约四五分钟左右。转完再静坐十至二十分钟,然后两手掌心擦腰眼,至发热为止。这叫做关门上锁再加封。此功应在每晚睡觉前做一次,做完后睡觉,可绝对防止遗精。故云:“关门再睡觉,免得丧真宝,久炼能固精,自然身体好。”

第四则小锁龙法共两种姿式,可根据各自适应情况选炼。姿式一:身体仰卧,两脚内弯,使足心涌泉穴相贴,两手中指插入两耳孔(要剪去指甲,免伤耳膜),其余手指自然弯曲。要领,二中指属心经,肾开窍于耳,中指入耳,能促使肾气相交,水火既济,肾气自然向内收固。姿式二:身体侧卧,向左右均可,称谓左龙右虎。如以右侧卧为例,仍把两手中指插入两耳孔,右肘弯曲贴靠右胸肋,附枕而眠,左手曲肘,把肘靠贴左肘上,力曲两膝,双膝尽量上提与双肘接拢(如做不到以力尽为止不必强求)。行功:摆好姿式后做腹式呼吸,吸气要深长缓慢,小腹配合吸气15分钟,也可多炼一些时间。适应症:肾虚遗精等有较好效果;主要是用在房事之后的补虚恢复体力之用。因男女在房事过程中,阴阳之气相互交感,把双方互换之气收归体内。又房事本身要消耗一定体能与内气,作此功可补气固气。本功不须每天炼只在房事后炼习即可。肾虚等患者可多炼。第五则大锁龙法方法共两种:第一种是在小便时训练的提收功,已列入第一节的第四则中,不再重复。第二种提纵功:本功分三个部位分三个阶段练习,姿式盘坐或躺着均可。第一段,练习收缩性器官,闭眼,全身放松,用意念把你的阴囊睾丸(女性为阴道和子宫口)向内向上提收,停留五秒种再放松,如此反复练习,并逐渐延长停留时间10秒、15秒、20秒、30秒……此法每天可炼几次,每次做五分钟即可,时间不要炼得太长。第二段收提会阴部,用意念把你的会阴部肌肉向上提,停留和延长时间同一段。第三段练习提收肛门部,方法同前二段,只是改变一下部位。以上三种功法,先是一段一段分别练,把注意力集中在重点收提部位上,起到每段的不同作用。如第一段可把阴茎或阴道等的不随意肌肌肉转化为随意肌。第二段能刺激海底轮,能促使内火升起,辅助炼精化气。第三段有利于提升内气入督脉。开始炼时,炼第一部位时很容易把其它部位一起收缩起来,练习纯熟就分开了。分段掌握纯熟以后,可以三段依次连起来训练,并反复依次连起来训练。效用:①出世法:固精、采药、丹道大周天训练之用。②入世法:固精强肾,延长性生活时间。培养持久力,可随心控制男阳精女阴精的泄出;使男女双方之气充分感应融洽。第六则强力吸提法这是把精气从海底轮直接逼上大脑的还精补脑术,是有为采药诀撮吸提闭的深层功法,通称三级大抽动锁精法。身体如一部抽水的话机器。督脉脊柱的24节像逐节上升的辘轳,骶泵在辘轳的底部海底轮,是吸水的起点,颅泵在辘轳的顶端(即后脑与百会)。骶泵牵于下,辘轳转于中,颅泵引于上,精液能量便自然不断的从骶泵推引至脑部。通过不断旋转,自然形成一种运动规律。“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眉。”第七则立止射精法这是一种疾速阻止射精的应急措施,它在采药炼丹时,也可起到防危虑险的作用,是夫妻性生活达到性高潮时防止射精的秘传要术,是止精点穴法,通称外部守定法。功法:凡遇阳生情动,玉茎挺硬,情欲亢进,接近射精之际,不失时机地快速地将你右手的食指和无名指微曲压在尿道两边,同时中指更加微曲一点压在尿道之上阴囊和肛门的中点(阴跷穴),三指同时用力夹紧下压,并闭气提肛,努力把阴茎阴囊会阴一起向上吸提。这时虽仍发现射精快感,实无精液流出体外。射毕再从会阴至肚脐(也可至心口)呼吸提放36次,以免精液凝滞不化,防止产生副作用。第八则无为化精法寂然记忘情,是最高层次的无为锁精法,该法取不锁而锁,无为而化,自然而成的节律。心息相依,大定真空,虚极静笃而原精生,谓之真情动,是谓无心造作。闭息存诚,忘形忘物,神气混融而原精化,是谓象罔得玄珠。故阳前一定而精生,阳后一定而精化,是谓“定续定。”是最高层次的丹道秘功。闭息止念,身心不动,足以使江水断流,况锁精乎!至于上述各法,只能是一般初入门朋友或一般通俗的人作为固精强肾之用,不宜于高层采药炼丹朋友。

....................................................待续..........................................................................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医院
白癜风症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l/171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