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若驰,已悄然离去。回首来时路,从相约在一墨净土,到一起走过的半年书途,墨痕虽干,余香犹在。学员们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印证了这句话:滴水穿石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是因为能够坚持下来的人不多,但付出努力总会有收获。 新年伊始,让我们在此一起来回顾一下一墨净土网络教学的学员们半年来的学习历程,并希望大家通过此次总结再接再厉,年会有更多收获。 学员:董建玲 年3月6日开始参加一墨净土公益教学1群(楷书A组); 年6月16日升级一墨净土深造班; 年12月26日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 一墨净土公益教学1群结业状态: 《颜真卿多宝塔碑》临帖 《颜真卿多宝塔碑》创作 文征明《草堂十志》 《草堂十志》局部 深造班 《石鼓文》起步 《石鼓文》结业 《车工石》 《汧殹石》 《田车石》 《銮车石》 深造班兼修课 钟繇《荐季直表》临帖 钟繇《荐季直表》临帖 钟繇《荐季直表》临帖局部 小楷创作《仓央嘉措诗》 大篆创作《辛弃疾.元夕》 素心砚语点滴 1、师古感言:宋晁补之的《鸡肋集》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学书妙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其胸中之所独得。书工笔吏,竭精神于日夜,尽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浓纤横斜,毫发必似,而古今之妙处己亡,妙不在于法也。”一直以来对这段话颇有感触,这句话也许和齐白石老先生的那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相近的。初学书法避免不了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然董其昌又说“字需熟后生”。书者,抒也。学书最终是为了什么?切莫本末倒置。 2、名利感言:时下书画界最时尚的潮流莫过于参赛、炒作、出名三部曲。身边朋友包括家人,无不时时提议要适时炒作包装宣传,出名了则生利。说实话,我也不傻,我也是食五谷杂粮,赖人间烟火长大的。然,学书本为修心,若越修越浮躁,越学越随波逐流,是学其精华还是取其糟粕了呢?学书途中,我不过是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自知长路漫漫始于足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去走。尽管学书纸贵、墨贵、学费贵,且在清贫中修行,在修行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才是我目前最应该去做的事。至于名与利,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人心不古。名与利是随缘的事,没有时不能强求,该来时坦然受之,前提是,问心无愧。 3、捷径感言:苏轼曰:“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我一直对东坡先生的这段理论深信不疑。然而目前许多书法老师却试图推翻东坡先生的这套理论,让初学者从行、草书入手学习。这曾让我兴奋过一段时间,因为终于可以摆脱楷书规范的笔法桎梏,找到一条学书捷径,故欣然而往。最初草书学习中,笔锋在纸上绕来绕去的那种快感,和身边书法门外汉大点其赞的那种虚荣心渐渐平淡之后,才发现了基本功缺失的不足,万丈高楼平地起,做学问当如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学书亦是如此。 4、拜师感言:学书拜师若迷途问路,识途者若真明白倒也罢了,然真正向导者几人?大多都是路人,或许他走过的弯路而自己并不自知,你一问,他随手一指,你也随之去了。故拜师必须拜明师。然“名师”易求,“明师”难遇,得遇明师,此生之幸。 5、养生感言:现代人的养生意识空前高涨,于是各种养生保健名目繁多。然而人类的大部分疾病都是与心态不良有关,“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故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古人曰:“一管在手,万念俱消。”学书法是陶冶情操、修心养性、磨练意志,丰富生活、寓动与静的最好的养生方式。因为学书的过程中始终要心神合一,排除杂念,故,那一刻,宠辱皆忘,心境平和,五内俱安,从而达到调心、调息的养生目的,潜移默化中使人的性情得到净化和升华。且不谈其他,单就其养生功能而言,与气功、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6、同源感言: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中曰:“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然而时下,好字卖不过烂画,所以学画的人也就懒得去好好学书法了,何况,学书法本身也要比学画画要难得多!自古书画同源,文人画一向都离不开书法,要知道国画的基础本是书法,而非素描。而如今,传统尚未传承好,创新却不断的花样百出,莫非老祖宗留下来的无价瑰宝就要断送在我们这几代人手中吗?想想心都痛!虽不可厚古薄今,但也不可失了传承。建议学画的朋友们,都不要丢下书法这一门基础课。 于一墨净土学书数月,转瞬已至岁末。比之从前,恩师鼓励说进步很快,然自知相错甚远,这期间虚度了许多光阴,练书常常是一曝十寒,愧对恩师教诲。 回首学书历程,心中感慨颇多。篇幅所限,在此摘录感言数句,名曰素心砚语点滴,望前辈们多多指教,同道们共同探讨,视我如异类者不必恼火,大可一笑。 祝各位书友书艺精进,随顺,大吉。 学员:洪江新 年3月6日开始参加一墨净土公益教学1群(隶书A组); 年6月16日升级一墨净土深造班 主攻隶书 兼修石鼓文、小楷 一墨净土公益教学1群结业状态 深造班第一阶段《石鼓文》结业 深造班第一阶段《曹全碑》结业 曹全碑创作《毛主席诗词》 学习心得: 自幼喜爱书法,但一直没有好老师指点,不得书法真谛。自今年3月初有幸进入一墨净土书法公益群跟随王老师学习书法,通过老师讲授隶书的标准笔划,并点评作业,半年多来,对书法学习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 学习书法要取法高古,临帖时要注重原帖的基本特点,包括其基本的、有特色的运笔,努力把握原帖的气息。尤其是在对原帖气息的把握上,要多读帖,并将自己的习作与原帖反复对照练习,力求与原帖贴近。 加强对书法史的学习,追本溯源,博采众长。中国书法是几千年的传承而不是某一位书家某一种字体的一家独树。学习书法史,可以了解到中国书法的发展与特点,了解各个时期代表性的书家和字体。在临帖的同时学习书法史,既能避免将自己喜爱的某一种字体孤立,甚至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断裂开来,同时也能极大地开拓眼界,对书法临帖有相融相通的作用。 多观摩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书法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写字的技巧,书法作品绝不是由一种字体的标准笔划叠加成字,再由这样的字累计而成的。在书法作品中一是有书写节凑快慢,行列疏密、笔墨浓淡之变化,特别是有书写人情感的融入。古人言,文则数言达其意,书则一字见其神,说的就是书法作品体现出的作者在品格、学识、修养方面的东西。如何提高自己在书法审美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多观摩大师的作品,通过大师的作品去品读书法的布局,二是现场学习大师的创作,在大师的创作过程中体味其所表现的精神。 学员:武利民 年3月6日开始参加一墨净土公益教学1群(隶书A组); 年6月16日升级一墨净土深造班; 年12月26日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 主攻大篆 兼修隶书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石鼓文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创作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创作《毛主席诗词长征》 学习心得: 《从篆隶开始》 在年少时,曾跟道元先生学习过一段时间书法,参加工作以后很少再拿笔了,就这么荒废了很多年。年重新拾起笔学习,期间多是和同道兄弟们进行交流,也阅读了大量的书法理论文章和书籍,对楷书、隶书、楷书、行书等等见了字帖就买,买来就临。信息时代,大量的资料和各式各样的书法刊物令人眼花缭乱,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样大范围的涉猎其实是在走弯路。 丙申初春,有幸进入道元先生的一墨净土书法公益教学群。在公益教学三个月期间,踏踏实实的对曹全碑以及汉代隶书进行了基础的研修,同时也进行了系统的书法理论学习,之后转入对石鼓文的学习。刚接触石鼓文时候,自己也有过一些思想上的波动,认为石鼓文难以辨认,用处不大,没有楷书的法正,没有行草书的飘逸。有一次,在创作隶书作品时候先生对我说,不通篆法的隶书是没有根基的!当时创作作品的时候,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气息不通,根基不牢。经过一段时间对石鼓文的基础临习和认识上的学习,原来的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明白自己过去真的是彻底陷进去了。 古人云:“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篆书者,文字之祖也,不学篆书,不足以识文字之情。石鼓文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石鼓文的字体,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从书法上看,字行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确有秦朝那股强悍的霸主气势。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古茂雄秀,石鼓文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石鼓文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而那些向导笔漏画的地方,像是快剑把活生生的蛟龙斩断了一样。可说是文字形体气势生动有力,在古文字书法中,是堪称别具奇彩和独具风神的。张怀瓘《书断》云:“《石鼓文》开阖古文,畅其戚锐,但折直劲迅,有如铁针而端委旁逸又婉润焉。”康有为称其“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我,自有奇采。” 前几日和先生聊天,先生说过这么一句:“打通石鼓文上可通钟鼎文,下可通汉隶”。简明扼要,一语点明,着实受用, 下决心,从篆隶开始。 学书法确实很苦,然而它给我带来的享受过程,不也是很快乐的事么! 丙申腊月苍甫于海棠书屋 学员:王新涛 年5月开始参加一墨净土公益教学1群(楷书组); 年6月16日升级一墨净土深造班; 年12月26日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 主攻大篆 兼修魏碑 年5月楷书开始起步状态 年6月石鼓文起步的状态 年10月魏碑起步的状态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状态 学习心得 我从小都很仰慕那些会书法的人,可一直也没有机缘进入书法的门槛,这也成了心中挥之不去的缺憾。前两年开始的工作机缘,让我结识了一位会书法的好老兄,使我接触到书法。从与他日常接触的过程,那点滴的教诲让我逐步增加了对书法的感性认知。再下来就是今年年初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王老师,从此让我真正进入了书法的世界。 在这几个月的书法学习过程中,除了每日在技法上进行训练外,我还对书法理论的进行了学习。从书法作品的字形结构到线条线质的欣赏,书法的美,不断地打动着我。特别是在对中国书法史的学习中,更让我了解了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也深刻体会到书法的魅力和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也增强我们每个人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学员:丛修波 年6月13日开始参加一墨净土公益教学2群(隶书组); 年6月16日升级一墨净土提高班、跳级深造班; 年12月26日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 主攻石鼓文 兼修曹全碑 年6月深造班石鼓文起步状态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作业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曹全碑作业 学习心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不如名师指路。 能有幸进入一墨净土的大家庭,相互学习和鞭策。 能得到王老师的指导和教诲,受益匪浅,也是我年最大的收获。 学员:程群 年3月6日开始参加一墨净土公益教学1群(楷书); 年6月16日升级一墨净土深造班 主攻小楷 兼修石鼓文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小楷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石鼓文 学习心得 自从跟随王留锁老师学书以来,有以下三点体会: 学书须从师,且须从一位德艺双馨的老师。按照“相信、听话、照做”六字去行,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书须择帖,如同什么人找什么帖,什么帖等什么人,老师为我推荐的帖,一见如故,恰是当下自己喜爱的,临写时,心情愉悦。 学书须静而不躁。入静时,字写得安稳,静谧。浮躁时,写出来的字会面目狰狞。 学员:董列国 年3月6日开始参加一墨净土公益教学1群(隶书); 年6月16日升级一墨净土深造班 主攻篆刻 兼修隶书小楷 年4月公益群楷书状态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石鼓文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石门颂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小楷 年12月深造班第一阶段结业石鼓文 学书心得 年识王伯,一直认为是个传说。直到今年六月,赴招远参加面授,使始知王伯为人之学之严谨,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理。 面授归来,讨生计之余,开始梳理和思考自己的学书之路。大致如下: 1.旗帜就是方向。吾师精于古文字,我将从自己喜欢的隶书朔源直上,习篆书以丰富隶书的笔法,进而通篆,然后篆刻。 2.咬定青山不放松,并持之以恒。近半年来,我习师石门颂。从形似开始去体味其潇洒散逸的笔法特征和高古气息,通过老师的示范和纠正,始知篆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临帖非抄帖。由于后半年工作紧张,习字时间总是不够,所以但凡有空时,多细细阅读古帖,用心体会其笔画结体之美,若还有时间,就选其中感觉较好特征明显的字去临摹,收效颇丰。 4.石鼓文的练习,完全依靠的是老师的示范和修订本。由于时间较短,在转笔调锋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年即将结束,期待来年勇猛精进! 一墨净土乃诗书会友、翰墨结缘、艺术交流之净土也。旨在修心养性,正本清源。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展获奖书家王留锁与诸同道共同创建。本平台汇集诗、书、画、印、国学公益教学、艺术分享、一墨净土微拍、文化艺术传播等服务于一体,广结善缘,共臻彼岸。 一墨净土新浪博客: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