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隨著西化之風尚的日盛,很多人的思維慣性已經自覺不自覺地按照西方的思維來考慮問題了,因此,原本很中國的太極拳,就被閹割得等同與體操、武術(官方武術)了,僅僅是西方體育範疇下的一個健身項目了——甚至還不斷刮起太極拳標準化的輿論導向,並正在實施之。 真正的太極拳,是儒、道、佛、醫、武融合的宋朝才逐漸成熟的——太極拳因此中華文化大器晚成的融技藝、思維、行為、修行方式為一體的道統,擷武功、氣功、內功、道功、禪功的精華而成——具有這五個方面的深刻內涵。 武功——克敵禦辱,防身自衛,強身健體;氣功——混化內外之氣,增強甚麼能量;內功——強化神意氣的力量,形成整體之力;道功——以道修真,以氣為丹,祛病延年;禪功——參禪問道,修煉心性智慧,圓覺思維。這五大功夫修持,其實是不好區分的,歷來都呈相容兼修狀態。 氣功在太極拳中,被稱為內功心法;太極拳在氣功中,則為單式動作的反復操持,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拳為單式相連,連綿不斷;功為單式重複,重複為功。 氣功崇煉意練氣;太極重意在形先,而氣融其間。 不過,真正的太極拳,還需要按陰、陽、中含三為一的思維模式,來實現拳(武功內涵、招數內涵、套路內涵的合一)、功(氣功、內功、道功、禪功,實際上含涵蓋了儒家的修身功夫)、道(修心養性、存心養性、明心見性等儒、道、佛大智慧的融合,也就是德性的修煉、思維的修煉)的融合 真正的太極拳,一定要走心性修為,外在的拳架套路,則應千姿百態、繁花似錦才對。我輩練太極拳,則應在太極拳的拳架套路和內功心法的互動中「心為令,意為帥,氣為旗」,陰陽互孕,如是方能得見太極如來。 氣功可治病救人;太極拳亦如是。氣功和太極拳練好了,都可被稱為功夫。拳和功,自古以來,互為陰陽,互為表裡,互為啟迪。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功不練拳,猶如無舵船。古代的劍俠豪傑,早就這樣說過。 氣功與太極拳,既有區別又沒區別,其血脈的源頭,都是中華思維模式:混元整體、內求法、太極等。 此外,太極拳之拳、功、道觀點的融合,則從中華文化的層面提升了太極拳的境界和修為範疇;也因之,學練太極拳者,可自然實現祛病延年、防身自衛、通達事理,明心見性等綜合效益。 太極拳與氣功(一) 更多资讯,敬请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可以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