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生,半在睡眠中度过,因之睡眠之于养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道家养生学和道教医学,对人的睡眠多有研究,创造出一套道家的睡方与睡功,成为中华民族养生与医疗宝库中的瑰宝。古代道家的隐逸之士,称逍遥入睡为隐入黑甜乡,从中得到睡中三昧的艺术境界。其中五代北宋初高道陈抟便是最著名的睡仙,他经常在华山高卧数月,以睡方和睡功传道。 生活于五代宋初的道士陈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又被称作“陈抟老祖”,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在许多记载中都将其描绘为神仙一般的人物。真实的陈抟自然不可能有这么神通广大,但确实有过人之处。他早年聪慧,饱读诗书,曾有兼济天下的抱负,但乱世之中郁郁不得志,于是与方外人士多所交游,并最终彻底转向隐居生活,先后在武当山、华山等地辟谷服食,潜心修炼。由于其学识极为渊博,在道、佛、儒等领域都有精湛的研究,故其影响不止于道教内部,当时的许多学者都受过他的影响,堪称一代宗师。 陈抟也是有名的养生家,据相关记载,他寿至岁。虽然具体数字未必如此精确,但其得享高寿当可无疑。他也因精于养生之道,而多次被君主请去传授长生之道,并获得御赐的“希夷先生”封号。在世人眼里,陈抟的养生与众不同,除了常规的服食、辟谷等之外,有一个标志性的养生之道——爱睡! 生活中也有不少爱睡之人,日上三竿方懒懒起身,但若与陈抟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陈抟是不睡则已,一睡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起。如《唐才子传》中记载其“闭门独卧,或旬月不起”。十天半月还算是少的,当时的笔记小说《贵耳集》所记则更为夸张,称陈抟之睡,少则一个月,多的话要好几年。有记载说曾有君王对此半信半疑,于是便将陈抟召入宫中,将其关入房室之中,派人监视。结果若干天过去了,整日里酣睡的陈抟尽管不吃不喝,却依然健康无碍。 除了旁人的记述之外,身为诗人的陈抟在不少诗中都谈到了酣睡的妙处。如《喜睡歌》说:“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宇宙茫茫总是空,人生大抵皆如醉。劳劳碌碌为谁忙,不若高堂一夕寐。”《对御歌》亦云:“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覆地。南北任眠,东西随睡。”如此爱睡,真可谓千古第一人了。 可是,令人好奇的是,倘若陈抟真的如此嗜睡,一睡数日甚至数月的话,真的符合养生之道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即便是凭借常识,也可断定此为无稽之谈,以传统养生学的观点来看,有所谓“久卧伤气”的说法,正常人睡的时间过长都有损身体,更何况像陈抟这样一睡数月呢? 很显然,陈抟之睡看似寻常,但绝非与常人困了睡觉相同,而实际上是一种修炼的功法。陈抟所处的时代,正是炽盛一时的金丹术日益式微,而内丹修炼逐渐兴起之时。所谓内丹,主要是与外丹相对而言的一种修炼方法,源于行气、导引等术,主要是强调以人身为炉鼎,以体内的精、气、神为药物,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潜心修炼。陈抟是这一转折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当时内丹学的代表,他的睡功正是其内丹修炼的实践之一。其《喜睡歌》中“陈抟探得此中诀,鼎炉药物枕上备”一语已经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其睡功的实质。 如以睡眠姿势而论,历来多主张侧卧为佳,也就是俗谚所谓的“卧如弓”。早在孔子那里,就反对仰卧,推崇曲肱而睡,乐趣无穷。《千金方》中也说:“屈股侧卧,益人气力胜于正卧”,认为侧卧比仰卧更对人体有益,能够增益气力。以陈抟之号命名的“希夷睡”功法也力主侧卧的姿势。事实上,从人的生理状况来看,侧卧,特别是右侧卧,确实有益健康。因为人体侧卧时,能减轻心脏负担,同时,肝脏位于右侧最低,可以获得较多的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此外,侧位时,脊柱自然成弓形,四肢易于运动,全身肌肉也容易放松,胸部受压最少,也不容易造成鼾声。 陈抟老祖传有睡功秘诀三十二字,名日"蛰龙法"。其决日:"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日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吕纯阳祖师曾为之题诗云:"高枕终南万虑空,睡仙常卧白云中。梦魂暗人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 东首而寝,侧身而眠。如犬之屈,若龙之盘。一手屈肱枕头,一手直摩脐眼。一只脚伸,一只脚绻。神不外驰,炁自泰然。收神下藏丹田,二炁和合成丹。 此诀大意是说:头靠东方而卧(东方为太阳出升之地,乃是生炁之所),侧着身体而眠。好象犬之屈身而睡(道谚日:学道不学道,学个狗睡觉),又似龙之盘曲环绕。一手屈臂而枕头,一手直抚于脐眼(丹田)。一只脚伸展(左手屈则右脚伸,右手屈则左脚伸),一只脚绻回(左手伸则右脚绻,右手伸则左脚绻)。神意不可驰逐于外物,炁机自然聚集泰定。收敛心神含藏于下丹田之中,体内阴阳二燕自然和合凝聚,结成内丹。 睡功起始,应当先睡心(收心养静),后睡眼(闭目入睡)。致虚之极,守静之笃。神炁自然归根,人于丹田之内;呼吸自然绵绵,归于元海之中。此时不必有心调息,而呼吸自会安定;不必用意伏炁,而炁机自然降伏。临醒之时,应当先醒眼(眼先醒来),后醒心(心生知觉)。然后慢慢展转身躯,方可起卧。睡功做到好处,自可入于大静,一念不生,心同虚空。其后如果能够放下身心,静定一场,还会出现其它良好效验,妙不可言。 太极养生、道医辟谷、芝麻丸、健康补品、茶道、武术教学、修身养性、道医养生治未病、修行交流请联系玄真道长联系 官方白癜风的治疗医院元旦白癜风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