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尹真先生的《针灸心法浅谈》一书,对针灸取穴配穴规律、持针操作练习、行针调气技巧、临证调神要领等作了独特精到的介绍与论述。在章文春教授的组织下,章教授的学生们对这本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并且积极运用到临床与练功实践当中。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看研究生们深刻的读书体会吧! 气功中医 曾雅婷 《针灸心法浅谈》体会 气 qi 这周读了先生所写的气功与中医这个章节的内容。先生在开头说道了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生命观,即以脏腑为核心,赖经络维系的“形”;寓于心的“神”;周流于经络,充盈于脏腑百骸,把形和神结合在一起的气。三位一体,构成了以心为主导,心身统一,天人相应的人的生命。这是气功与中医的理论基础,而“经络论”、“气化论”则是这种整体生命观的具体体现。气功是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祛病延年的身心锻炼方法。它通过自我调控意念、呼吸和身躯、来调整内脏活动,加强自身稳定机制,从而达到祛病益寿的目的。气功治病强身是根据传统中医治病原理发展而来的,气功的锻炼对象是人体的内部机能。它以防治疾病的指导原则为依据,着重以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来防治疾病,即通过气功锻炼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先生写道: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什么?一个字:“气”,这让我想起了上个月为期两周的中医内证体察的集训,让我受益匪浅。 尤其是拉气八小时,将意识紧密与生命活动结合的能力。通过建立对气开合运动自觉性的序,从而利用规律,优化自我。同时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能够坚持到底。拉气八小时,刚开始的几个小时,感受到两个手有明显的热感,两个手指端有很强的跳动感。再开合更久的时候,两上肢的气感比较强,尤其是手臂内测前缘,有一股气流穿过,但很难到达腹部和头部。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意识不够集中,腹部与头部的气不太敏感。两只脚刚开始是酸,麻,胀的感觉,但当你感觉意识更加集中时,麻,胀的感觉消失了,也能感觉脚上有一团气,但气流不会超过膝关节,一般只出现在膝关节以下。有时自己练功达不到那种全身放松的状态,经过这次八个小时拉气才知道,当全身放松入静时,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还有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内证体察五元庄发音了。脏真混元气有两个特点,一是主导人体的新陈代谢,二是与情志密切相关。古人说:气一而动志,志一而动气。情绪问题导致气机杂乱,血也跟着乱,病随之而来。受惊吓时尿裤子,恐则气下,伤肾,肾气从下面跑掉了,小便就出来了。长期情绪差,导致气血内乱,以三焦系统和肝胆为主,但又不是局限于此。四通八达的经络系统,枢纽堵塞,他处随之亦堵,症状百出。在体察五元庄的时候比如体察肾脏时,发肾脏的音要带恐的情绪,而这个恐是指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种心理可以帮助防止气之外散,加强气的收藏,而气的收藏有助于骨的坚凝。自己一定要好好练习五脏发音,练习脏真混元气,这不仅有助于自己生命的运化,提高生命力。有时候自己火气有点大的时候,常常会念tu(形)ju(气)ling(神),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养生之道,不过气顺。 (本文作者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曾雅婷) 来源: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功科学研究所 更多精彩,請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