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都是气功师 谭延桐 据说,气功可以呼风唤雨,气功可以让人几十天甚至多少年不进食物仍能照常生活;气功可以发放外气,影响人体生理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一切生物甚至非生物;气功可以意念致动,意念搬运;气功可以遥视、遥听、显微、放大;气功可以在遁术、隐身术、变化术中任意取舍,气功可以与各种动物、植物进行对话,气功可以与灵魂对话;气功可以预测未来;气功可以佛光普照…… 便觉奇异,心向往之。 便搬出《辞海》寻找答案。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健身术。基本分两类,一类是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机能。另一类是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觉得牵一漏万,不能令人满意。 便继续在书海里找。找来,找去,竟找出了不少好书。竟找出了一个新的发现:好书都是气功师。 虽然我在舞台上、电视上欣赏过气功师的表演,领略过“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的气功品格,但对于“气场”、“气感”什么的,却从未真正见识过。是一本又一本的好书,使我认识了气场、气感、超感、超能什么的。 一本好书的气场是巨大的。大到天涯海角,大到宇宙太极。可以笼罩人的整个生命,可以影响人的整个心灵。置于好书的气场,能够看到梦中的花朵以最美的形式绽放,能够听见神界的鸟语以仙乐的形式传来。从这个国度到那个国度,从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另一颗陌生的星体,只要不拒绝好书的授功,便有开悟的机缘,便有得道的可能。唐朝诗人李颀[qí]所说的“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宋代诗人朱淑真所说的“凌冬不改青坚节,冒雪何妨色更苍”,爱尔兰诗人叶芝所说的“怕什么!你可以昂然放眼看天地无垠”,瑞典作家拉各洛孚所说的“即使让他自己躺在地狱的炼火之中,所有的魔鬼站在他面前向他笑,他也会一口咬定说没有魔鬼”,等等,都涵蕴着气场的大用。 一本好书的气感是强大的。当面对着一本好书,心灵为他全部张开,就会感到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托举着自己,牵引着自己,逐渐进入心地澄明、超尘拔俗的境界。恍惚中,会望见神的身影向我们走来;会看见自己在神的目光的沐浴和浸润下,变成“新我”;会忘掉自我,遗弃小我,抵向无我和大我之境。 难怪晋人陶潜说:“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 难怪宋人苏轼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难怪清人龚自珍说:“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 也难怪不少人在好书的引领下,与韧者西西弗斯和硬汉桑提亚哥成了精神上的朋友,与先知查拉斯图拉和先哲穆斯塔法有了心灵上的默契。 更难怪有些轻生者在拒绝阳光照耀的一瞬,竟被一本好书从断崖上硬是拉了回来。 书香可以救命 …… 好书那强大的气感,使他们“发现了自己的清晨”,并“看到灵魂走在自己的路上”。超时空的遥感,超世俗的快乐,使他们年轻,年轻又使他们可爱。可爱的人们居住在无边的神往里,转动着日月,其乐滔滔。 “不是耳提面命,强迫你们进入他的智慧之殿;而是将你们循循引至你们自己思想和智慧的门前。”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的正是“好书”。这“循循引至”恰似气功师的“发功度人”,是一种情怀。 好书都是有情怀的。如和风,如熏草,在我们受伤的时候;也如警钟,如利刃,在我们昏聩的时候。理解了好书的情怀,也便理解了自己;理解了自己,也便懂得了义理。又有多少人真正地理解了自己呢? 难怪有人一辈子不知道自己是谁。 难怪不少好书囚之高阁,葬之蛛网。 人们都太“忙”了,忙得以至于失去了理解的时间,忙得以至于丧失了反思的勇气。 钱,倒是挣了一大把;世俗的幸福,倒是得到了一大堆。却独独没有一本好书。 “人的生性犹如野生的花草,读书学习好比修剪移栽……精神上的种种缺陷,都可以通过读书来治疗。”弗兰西斯·培根的话说得多好。可惜,培根说了三百多年了,仍然有人充耳不闻,拒绝诸如此类的“带功报告”。只有一些明智的人们在洗耳恭听,因而他们更加明智。智者和愚者就这样分开了。 智者躬耕,耕种着希望;愚者收割,收割着贪欲。 境界就这样分开了。 当一本好书在你的面前静静地摊开,好书的“带功报告”便开始了。或轩畅疏放,洒脱豪迈;或奥衍闳深,刚健雄肆;或精裁密致,灿灿若珠贝;或桀骜气壮,迤俪如山脉。言之谆谆,词之凿凿,感之深深,情之殷殷。让你如临神界,如坠云中。仿佛瞬间长高了一截,似乎豁然顿悟了一切。山在走动,水在飞翔,石头有了知觉,钢铁有了呼吸,花草树木有了感情,虫鱼鸟兽有了灵魂……活脱脱一个新世界,在向我们款款走来。 倾听好书的“带功报告”,不需要走进大厅或步入会场。坐在桌前,倚在枕上,在树林里,在小河边,随便一个地方都行。 偌大世界,都有它的气场。 “听众”可以一人,也可以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甚至几亿人。少者不拘,多者不限,只要带着一颗干干净净的心灵入“场”,就会有强大的气感贯穿肺腑。 因为有你,我才找到了长虹贯日的感觉,并拥有了仪态万方的人生。 书中的美景,风情万种,仪态万方。 南宁的春天与众不同,这里的每一棵树都风情万种。 可以一会儿在中国,一会儿在美国,一会儿在地上,一会儿在天上;可以与死去几千年的古人直接对话;可以听懂蔷薇花的心事,知道化石的秘密;可以超感知觉;可以思维传感;可以摄取人世间的所有信息,宇宙间的各种能量…… 从太阳那里借能量。 “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话说的是,不要只听一位“气功师”的“带功报告”。他的功法再好,也取代不了众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刘勰有言在先。 “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这话说的是,要分得清真假“气功师”,这年月,假多真少,大有寡不敌众之势。不要受假气功师、伪气功师、庸俗气功师、无聊气功师、蹩脚气功师、肮脏气功师之流的蒙骗。眼亮心明,要得。 “听说英国的培那特萧(BernardShaw)有过这样意思的话:世间最不行的是读书者。因为他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这也就是叔本华(Schopenhaer)之所谓脑子里给别人跑马。较好的是思索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还不免是空想,所有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的一部活书。”这话说的是,被动“受功”无异于呆子。要变“被动”为“主动”,有自主意识,有自立能力,在“气场”里浸润经年,然后鱼跃而出,抵达“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的真空无相的臻境,最终入廛垂手,“不用神仙真秘诀,真教枯木放花开”。 境界深远,深得看不透,远得摸不着。而悟心,是唯一的门票。 ···要不再看看··· - 更多深度文章 请戳一戳 谭延桐愿你能与文相遇于心头于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