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运”的大幕将正式拉开,这将是中西部省份首次举办全运会,也是献礼建党百年的一场体育盛会。在西安,全运会相关的筹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一座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新城正在灞河东岸茁壮生长。 灞河风光五桥两隧四地铁,区域交通大升级 年初以来,西安城东不断迎来新变化。为配合备受瞩目的“三中心”(西安奥体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会议中心)项目周边提升建设,迎接全运会的召开,横跨浐河、灞河的五座大桥、两条隧道已陆续开工建设,并计划于年中建成通车。 浐灞半岛北部新建桥隧示意图源/崛起的东城作为全运会的重要交通配套,“五桥两隧”对改善灞渭区域交通环境、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市领导对此也极为关切,多次强调要提升整体品质和水平,“加快把灞河右岸打造成集文化旅游、生态休憩、会议会展、体育竞技于一体,配套齐全、现代时尚的西安新名片”。 奥体中心周边,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借全运之东风开展城市配套建设和品质升级,等待迎接一年后的精彩亮相。前不久举行的全市稳增长稳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港务区将其重点聚焦在奥体中心周边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开工建设1条隧道、1条生态廊道、2座桥梁、10条重点道路,总投资约98亿元。 正在建设的建材北路悬索桥景观效果图港务区·西安奥体中心周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向东路下穿灞河连通灞浦三路隧道工程丨总投资12亿元灞河两岸提升工程(国际港务区段)丨总投资24亿元 奥体中心周边高压线配套电力沟道工程丨总投资25亿元 杏渭路上跨绕城高速连接锦堤六路桥梁工程等丨总投资2.5亿元 迎宾大道、柳林路、柳新路、杏渭路、纺渭路、向东路、广场南路、港务南路、潘骞路、新北路等10条道路(及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丨总投资35亿元 在地面公路交通外,立体轨道交通也在奥体中心片区密集布局。年11月,随着地铁3号线的开通运营,国际港务区迎来地铁时代,市民区域间通勤、产业发展自此驶入快车道。未来,3号线还将向北再延伸一站,与主城区通往高陵的地铁10号线交汇。 灞河之下,地铁14号线进展“神速”,这条地下长龙从西安北站一路向东,下穿灞河、横贯港务区,目前已有多座车站顺利封顶,预计本月提前实现双线隧道贯通。到明年夏季运营后,这条地铁将增强港务区奥体板块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大大方便港务区居民的交通出行,还将与地铁3号线、规划中的13号线实现连续换乘。 西安奥体中心周边近期地铁规划可以说,灞河上密集架起的桥隧、四条地铁在港务区的交织,正在打通西安城东的“任督二脉”,引领国际港务区从新区到强区的嬗变。 政策利好,国际港务区的“全运经济学” 区域交通的跃进正是西安港务区依托全运契机飞速发展的缩影。但真正确立该板块在大西安功能分区中的特殊地位,则是在四年前的年12月,国务院发函同意陕西省承办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次年6月,经多次踏勘、选址,十四运开闭幕式举办地、主赛场——西安奥体中心最终花落国际港务区。 西安国际港务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拥有着“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商贸物流集散地和大西安东部城市新中心等”高配“定位。国际港务区正是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而设立的经济先导区。从成立之初,国际港务区就是西安乃至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坚守为陕西、西安“开埠造港”的历史使命,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大格局,助力陕西、西安成为连接南北、贯通欧亚的重要商贸物流枢纽。而在全运会的利好效应下,围绕陕西自贸区项目和中欧班列等相应政策,国际港务区顺势成为西安九大功能区内定位高、起点高、品质高的典范。中欧班列长安号 作为十四运的主会场,西安奥体中心仅核心区面积就达亩,总投资约亿元。短短两年间,一座6万座位的体育场、1.8万座的体育馆和可容纳约人观赛的游泳馆拔地而起,配套建设的全运湖、全运公园、体育培训基地和健康运动小镇等项目业已开工。而在奥体中心周边的更广域的空间,港务区以建设现代国际示范区为目标,打造“世纪精品、传世之作”和更多城市地标,带动新区走出“国际范儿”。西安奥体中心近照相较于奥运会等国际赛事,全运会在推动体育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作用相似,一脉相承。有人估算,一届全运会能让一座城市的建设水平推进20-25年,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质的飞越。全运会,不仅是推动当地的体育事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助力,成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契机。肩负着开发开放使命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在“全运经济”的促进下,其扮演促进城市革新的角色自然当仁不让。西安国际港务区综合服大厅央企抢滩,港务区迎来城市主场 当然,成绩是最好的证明。去年的丝博会上,招商局、华润、中铁、中冶、电建、中粮等六大央企“抢滩”西安港,为建设西安港务区商务总部聚集区提供了强力背书,成为当时业界所热议的话题。央企的集中入驻既有着敏锐的政策嗅觉,又不乏精准的市场动机。港务区正在打造的商务总部聚集区正位于西安奥体中心周边核心区域,将建设商务办公楼宇大型集群,旨在为企业研发、办公提供一个服务集合的发展空间,形成一个现代化企业集聚区。 国际港务区街景 随着全运会的邻近,奥体中心、全运湖、医院等重大项目的陆续建设竣工,陆港多所学校建成投用,加之逐步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国际港务区的标签化面孔,在市民认知度层面和对外城市形象方面同时被深化。 在去年的签约中,招商局将其丝路中心及配套项目落户国际港务区,总投资高达亿元,将建设超高层地标建筑,业态涵盖办公、酒店、商业街区、公寓等,目的在于完善奥体中心周边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港务区商圈的层级和品质。 招商局“丝路之门”概念效果图 提起招商局集团,相信许多人并不陌生。其总资产规模排名央企第一,培育了招商银行、中集集团、招商蛇口等知名企业。事实上,“丝路之门”并不是招商局与港务区的第一次牵手,在物流贸易、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营方面,双方早已在持续着密切的合作。招商蛇口作为招商局旗下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板块的旗舰企业,曾经打造出蛇口工业区、深圳太子湾综合体、重庆长嘉汇购物公园等多个标杆项目,尤其对城市新区开发拥有丰富经验,并一次次亲历中国“一带一路”的城市化建设。 这一次,招商蛇口同样借全运东风落子港务区,面向城市年轻人推出「城市主场」,以全装修住宅项目为新青年打造美好的人居主场,和西安人的新生活中心。 招商城市主场项目一期效果图项目凭借距离地铁3号线保税区站仅米的区位,仅目前可见的,就有未来四条地铁的接驳优势,因为已经有了两年多城市建设基础,政府在3公里范围内布局了全运村中小学,陆港第一、第二小学,西港花园高级中学等8所院校,和全运湖公园(在建)、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奥体中央公园(在建)、陆港足球主题公园等5大生态公园,医院同时出现在该区域。 一方面,同区域内的配套商业与配套酒店,也直接瞄准全运会时代的实际利用方式,面向未来主城区人口的溢出和产业转移,与所能达到的承载力进行匹配,从而各项工作纷纷前置,这也是国际港务区的主要建设思路。 另一方面,依托“时尚潮流青年栖息地”的定位,「城市主场」的户型设计尤其注重体现空间的极致运用,同时,项目设置了互动化主题园林和时尚潮流商业街区,与公共区域配套的户外剧场、鲸鱼广场、互动音乐喷泉等,共同构建新青年生活方式的精彩瞬间。灞河全运湖效果图刚刚进入庚子新年,为迎接全运会、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西安密集发布工作方案,提出“全市总动员,奋战天”,旨在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助推“三个经济”发展。其中的多个项目清单,明显向西安城东特别是国际港务区倾斜。 灞河东岸城市面貌的快速更新,相信到全运会期间,国际港务区将向外界自信地展示出生态西安的名片、绿色发展的示范、对外开放的窗口,一个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即将亮相。·本宣传资料仅为要约邀请,双方不具有约束力,买卖双方的具体权利义务以合同约定为准。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以上资料为截止年1月的情况,本广告中对项目周边环境、项目入驻商家,交通情况,小区社团,项目配套设施、学校、平台、医疗、社群,品牌项目,其他便民机构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介绍等,仅为已经存在或者经咨询了解到的阶段性信息,具有不确定性,最终以政府部门最终规划、建成现状及实际情况为准。本公司保留对宣传内容修改的权利,敬请留意最新资料。(发布时间:年1月) ?悦西安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法律顾问/宋亚锋赵文娟 陕西大秦律师事务所 悦西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