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黄帝内经灵枢经逆顺第

发布时间:2021-10-30 12:29:09   点击数:
点击“蓉行天下”带你诵读经典

提示:此篇文稿注音、音频录制均为周蓉蓉行天下原创,请尊重原创。欢迎各位转发,谢谢!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本编辑,谢谢!

01阅读提示

本篇主要论述了人体之气有逆顺,针刺有逆顺,故以“逆顺”作为篇名。

重点说明了针刺可刺与不可刺的时机主要在于人体之气与脉象的顺逆盛衰。因此,针刺的逆顺包括两方面:一是时机上的逆顺,宜用针时而不用针则为逆,宜用针时即用针为顺。二是刺法上的逆顺,如脉盛为邪实,用补法为逆,用泻法则为顺。

02原文黄帝内经灵枢经逆顺第五十五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yuē,可得闻乎?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hoù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刺之大约yuē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黄帝曰:候hoù之奈何?伯高曰:《兵法》曰:无迎逢逢péng(蓬)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熇熇hè之热,无刺漉漉lù之汗,无刺浑浑gǔn(滚)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黄帝曰:候hoù其可刺奈何?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03本文稿注音校对参考资料:

《全注全译黄帝内经》张登本教授著

04本文稿、音频审听校对专家:

张登本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内经》研究专家,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运六气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兼职博士指导教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国际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华中医药《内经》学科暨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经》学委员会顾问,甘肃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在全国10余家杂志、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余篇。独著或主编出版专著、教材、教参30部,担任副主编、编委,或主审著编出版教材、教参、专著16部,担任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学基础》第一、二版主编。代表著作有《内经词典》《内经的思考》《黄帝内经通解》《难经通解》《全注全译黄帝内经》《全注全译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二十论》《张登本解读五运六气》等。其中《内经词典》获陕西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中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主编的《中医学基础》教材被评为国家级中医药教材,曾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

魏清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重点专科带头人;甘医院首席专家;甘医院针灸中心主任、真气运行研究室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世界针灸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次获得国家荣誉,年2月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郭春园式的好医生”荣誉称号,年8月被国家卫计委评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先后主持完成、参与省级科研16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13项,参编论著6部,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并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近30次,多次赴国内外进行学术专题讲座及交流。擅长运用针灸、中药、气功等中医医疗技术、保健方法诊治各类疑难杂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路,同时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积极开展“八段锦”“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活动,并向社会广泛推广。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l/240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