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跳汉代养生操第十式

发布时间:2016-3-11 9:28:12   点击数:
《导引图》与“五禽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养生观念

学跳汉代养生操

传承非遗 体验藏羌织绣技艺

为了进一步普及考古知识,8日当天,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毅亲自挂帅,为游客讲述金沙考古的那些事儿,分享2001年初金沙遗址发掘时的喜悦同时,平常从不对外开放的象牙修复室也在遗产日首次定时段开启,让更多人现场观摩尖端的文保技术

跟“汉人”一起学跳养生操

传承非遗 体验藏羌织绣技艺

“第十式,鹤舞,这一招式有利于预防颈肩背腰运动不适开步站立,前后摆臂,身体右转,屈膝下蹲……”在两位“汉人”的指导下,60岁的周舒平一招一式,学得十分认真她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后,也经常通过快走等方式锻炼身体,但练习汉代养生操却是第一次“高级气功这些招式做完后,觉得神清气爽的,筋骨都舒展开来了”

跟“汉人”一起学跳养生操

据了解,金沙象牙修复室面积约100平方米,主要由文保人员从事有机质材料、象牙、骨角质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室内配备有生物显微镜、体式显微镜、马弗炉、超净工作台、生物培养箱、抗钻仪等仪器,能满足文物保护分析、测试、研究的需求,也可用于形体较大的象牙的保护修复施工

首次为公众开启象牙修复室

遗产日当天,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名工作人员身着汉服,带领游客一起,学习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上的养生图谱

四川文明网成都讯(文/邹金利 图/蒋雨洹)2013年6月8日是中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藏羌绣工艺品展示、带观众体验汉代养生保健操,并首次硬气功怎么练将集尖端技术于一体的象牙修复室定时段开启

8日,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外的草坪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开起了户外讲座,为游客介绍藏羌织绣的前世今生而博物馆则通过微博征集了30名刺绣爱好者,在杨华珍及其女弟子的指导下,拿起花绷、绣布和花线,亲手体验一针一线之间蕴含的非遗之美

首次为公众开启象牙修复室

王毅院长讲解金沙考古趣事(遗迹馆处)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汉代流行的气功养生具体术式的图谱,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种医疗保健操图谱,图上共有44人动作各异地做着健身运动的姿态

杨华珍堆绣、扣绣、纽绣等针法作品巨型刺绣唐卡《释迦牟尼说法》规格:高21米 宽15米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绣”的合称,发神电气功端于新石器时代,是千百年来藏族、羌族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不断创新和吸纳汉族挑花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形成的工艺项目

孙日青是本次参与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这个非典型90后目前经营着一家专卖十字绣的淘宝店铺有着十字绣功底的她,上手自然很快孙日青想要拜杨华珍为师,杨华珍告诉她,拜师没这么简单,要经过严格考察和庄重的拜师环节,才能入门


治疗白癜风偏方
皮肤病白癜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y/5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