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史上第一代气功大师毫无疑问,孟子

发布时间:2023-2-17 11:22:58   点击数: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孟子不但思想之根自得于气功,而且他程度之高,竟然还给公孙丑讲解了练气的法门。很多人都把气功的发明归功于老子,其实老子的思想在很晚以后才从道家学说走向了道教,修炼之人,更是到很晚以后才转而从《老子》的一些章节中琢磨出了炼“内丹”的方法,这其实比孟子的气功不知晚了多少年。

孟子的气功理论影响极为深远,所以值得多花一些篇幅。我们先要注意一个地方,那就是,孟子在讲到这里的时候,语言风格和以往完全不一样了。一讲“浩然之气”,孟子就变得有点儿神神秘秘了,先就盖了一顶“难言也”的帽子。什么叫“难言也”?看来,“气”这东西真是根神秘,如果你能把它说清楚,那就说明你还没把气修炼到家,如果你说不清楚,那反倒证明你练出火候来了。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把话说糊涂了比把话说明白了更能取信于人。孟子这“难言也”三个字,在他来说可能不过是一种感叹,可在后人那里却成了神秘主义的苗头。越是神秘的东西才越是容易让人向往,让人敬畏,这也是人之常情。

孟子这“气”如果照小编理解,其实没什么难于表达的,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就是“理直气壮”的那个“气”,而且孟子练气的方法也是通过“理直”而不是后世儒家流行的静坐冥想来使自己“气壮”,当然,他的“理直”并不是具体在某一件事上,而是时时刻刻都要理直,辈子做人都要堂堂正正。这样的话,这个气才会不仅仅是“气壮”,而是壮到了最高境界,成为“浩然之气”。像“心”“气”“理”这些概念,到了宋儒那里可都是至高的哲学命题,很多人觉得它深奥,其实它往往只是第眼看上去的时候让人觉得很深奥,把人吓跑了。不看第二眼了,但你若是稍微有点儿耐心,捏着鼻子多看两眼,会发现它无非就是只黔之驴,没什么可怕的。具体到宋儒的“心”“气”“理”,产生过诸如“理、气之争”“无极,太极之争”“心学、理学之争”,等等,看名目真能把人吓死。

孟子一死,孟子的学生们,像公孙丑这样的都不大争气了。于是,孟子的气功从此成为广陵绝响。有人会觉得奇怪了:不对呀,儒家不是一直都有传承吗?可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就认为不是这样,那些乱七八糟的儒家都不是圣人之学正经的传人,气功心法传到孟子就中断了,我韩愈这里又从孟子那里接上了,虽然我韩愈是唐朝人,他孟子是战国人,中间隔着太长的时间,可我熟读《孟子》,领悟了圣人心法,所以我确实就是圣人的传人。韩愈的这种说法是有革命性的。

首先,儒学本来不大强调师承,不存在什么“嫡传”的观念,这种嫡传啊,直系啊的观念是禅宗才有的,而韩愈是著名的反佛人士,他也不知道是受了禅宗这种心印传承的启发还是有所暗合,或者是后来投靠佛门之后的新体会,反正他突然提出了圣人之学也是这样心印传承的,这就给儒学增加了不少神秘感。而韩愈这种说法也等于给儒学立了个谱系,告诉大家这学问是如何从师父到弟子又到再传弟子的,这个谱系就叫“道统”,所以,强调道统的儒学也就相应地被称为“道学”。

总而言之,浩然之气是孟子的呼吸养生方法。正如孟子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而韩愈强调的也正是这一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zy/250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