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中医药的核心之一,自古香药同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芳香疗法在我国很早就受到重视,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多用芳香药物预防传染病,宋代和明代,芳香药物作为商品进行贸易来往,“海上丝绸之路”有专门的香舫运输芳香药。明《本草纲目》介绍了芳香外治疗法的给药方法,如漱、敷、涂、扑、浴、吹、擦、揉等导引方法。清代,吴师机的《理瀹骈文》对于芳香疗法有系统阐述,内容包括芳香药的施治机制、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为芳香疗法的实践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芳香疗法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凝聚了几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省级非遗“养生香制作技艺”项目和“香药透皮疗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庄颜瑜始终以工匠之精神、虔诚、专注致力于传承、挖掘、创新研发和传播香养文化,其讲学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将中国传统香疗养生产品广泛普及惠民,让非遗传承真正地“活起来”。 在传承中守护非遗技艺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曾是宋元时期海上香料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口,也是海外大宗香料重要的进口港。宋代泉州进口的大量药物,被临床广泛应用,出现许多进口药香组成的医方,如乳香没药丸、巩堤丸、槟榔丸、檀香汤、胡椒汤等(王慧芳:《泉州湾出土宋代海船进口药物在中国医药史的价值》,载《海交史研究》年第四期)。年,泉州养生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唯一列入传统医药类非遗的香品。 据《泉州工商史料》年第一期登载的黄幼溪(-)《泉州名牌货忆述》,泉州城近代以来最为著名的老字号香店是博山堂香店,在花桥宫旁侧,店号由泉州书法名家曾遒(字振仲)书写。泉州“博山堂”取名于西汉时期著名的薰香香器“博山炉”。博山堂于年由泉州人林章水(—)创办,开始研发博山堂香药透皮疗法,经第二代传承人林清池(—)继承发展,博山堂声誉日隆,其受聘到毗邻的花桥宫施药局,从事博山堂香药透皮疗法为人治病养生。第三代传承人蔡涵菁参与制药香和受聘花桥施药局坐诊。 博山堂香药透皮疗法遵循中医扶正、祛邪两大法则,主要由“芳香药物或芳香精油”和“气功手掌拇指按揉人体十二经脉及腧穴”两大部分组成,其机理源于导引养生学“聚精、养气、存神、固阳”,具有“芳香开窍、芳香活络、芳香化瘀,提高人体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调整体形,一张一弛,消除人体生理障碍;调整意念,消除人体心理障碍”三大显著功效。 庄颜瑜早年与蔡涵菁结缘,并拜蔡涵菁为师,掌握博山堂香药透皮疗法并培养徒弟,是博山堂第四代传承人、沉瑜香企业的创办人,在传承非遗验方与技艺的同时,积极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创新,在制香技术上不断突破,让养生香品更多地融入日常生活。 在创新中焕发非遗魅力 庄颜瑜是养生香系列新产品开发的主导者和中医香疗文化的传播者,她虚心求教,与专家团队共同挖掘和恢复古验方,通过自学中医养生理论和生产实践,积极主导新产品系列的研制和开发,终于完整掌握了养生香的制备法并取得了科学性的重大突破,拥有自主研发专利技术20多项,项目技术也得到了国家和国际认可。 庄颜瑜所研发的本草植物养生香制作先后荣获“法国斯特拉斯堡欧盟国际发明技术银奖”、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列宾竞赛专项奖、泰国“发明者日”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国际知识产权论坛发明技术奖“特别奖”、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此外还在第二十一届全国发明展览会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第二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暨第二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银奖等。所制香品被泉州市旅游局列为指定“伴手礼”产品。 拾草本精华、尊古法工艺、弘香疗文化。“沉瑜香”养生香制作技艺融古通今推陈出新,以香养文化为载体,深深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延续着海上丝绸之路和泉州多元化历史记忆,具有较高的人文历史价值和医学科学技术价值,对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和闽南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zy/254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