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修炼气功是什么景象? 气功的修炼到底是什么景象?这样的景象到底有多神?老子在《道德经》里对练气功的全部情形进行了难能可贵的描绘。 老子不但论述了练气功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而且对练气功的全部情形进行了难能可贵的描绘。他说: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敝复成。”(十五章) 现在试析以下: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可识。”道在《老子》一书中有两种含义。一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如“道生一,一生2。”二指的是事物的规律,如“夭之道”,“人之道”。老子在这里所说的道,其实是影射古代练气功的方法。老子认为,气功锻炼是一种比较精深、比较玄妙的方法。因此对常人来讲,自然是云罩雾障,深不可识了。 “夫唯不可识,故弧为之容,”气功锻练是一种不容易掌控的方法,特别在练功进程中产生的某些现象,更是只能体会,难以言传,但要委曲地加以形容。 “豫兮其若冬涉川”。气功锻炼应按部就班,缓缓地如冬季渡河,不可急于求成。 “犹兮其若畏四邻”。气功锻炼必须要有一个安谧清静、没有干扰的环境,否则便难以入静运气。在练气功时,必须首先注意四周的环境。所以他又说:“居,善地。”(8章) “俨兮其若客”,静坐练功时,精神与形体合一,外表上形如枯木,绝不动弹,犹如恭对宾客一般。 “涣兮其若凌释”,静坐时体内的真气却周流不息,异常活跃。一旦练功成熟,体内的真气疏通经络,血脉和畅,犹如春冰融融,涣然将释。 “敦兮其若朴”,练气功到了成熟的阶段,就能身心融合,形神兼忘,浑浑沌沌,形体孰厚得就象一根未经雕饰的木材。 “旷兮其若谷”,气功进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成熟的境地。练功长此以往,积以光阴,最后浑浑穆穆,到达物我皆忘,在精神上仿佛进入了一种空阔幽邃的境地。 “混兮其若浊”,练气功到了一种高级阶段,“其息深深”,全身的毛孔都仿佛在呼吸,一开一阖,形体内外汇成一气,犹如一股浑厚的污流在周流不息。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经过不断的练功,真气蓄积,买通督脉,直达脑海。这类现象气功家通常称之为“练气化神”,“还精补脑沙。常常进行这类自我锻炼,就能使人的头脑保持一种清明状态。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这是对练气功的总概括。意即安静地练功,长此以往,体内真气越积越多,渐渐地就会不停活动,疏通经络。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敝复成。”老子认为练功养生也不能自满,只有久久修炼,绝不自满,才能使日益衰老的身体重新取得新的活力,就是“能敝复成”。 北京白癜风医院专业治白癜风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fzls/10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