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养生家把脐内视为人体的中心,称为“丹田”。意守丹田,可使气息中和,不致有所偏盛。因为此处主要是脾胃之所在,加之意守入静,可有效的调节植物神经,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意守丹田有助于强化腹式呼吸,使隔肌上下蠕动增强,有助于按摩肝、胃。所以在临床上可见到消化系统功能有显著改善,并可由此反射性的对相应部位的生理功能引起一系列的良好变化,包括增加肠胃蠕动,促进消化酶的产生等。而中医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一些内功修炼者把意守下丹田视为“筑基之法”,通过意守脐内,可使练习者很好地做到气沉丹田,从而有助于壮中气、补元气。(四)缓解疾病:中医认为“意到则气到,气到则血行,血行则病不生。”《诸病源候论·腹痛候》中也有“正偃卧,口鼻闭气。腹痛,以意推之,想气往至痛上,俱热,而愈”的记载。从这一原理出发,通过意守患处或穴位,可以使该处气血周流,缓解病症。古人常用意守内关来退心火和小肠湿热,借以改善胸闷、心悸等症状。此外,还通过意守涌泉来防止肝阳上亢、火气上逆所导致的眩晕、头痛等症状。梁代著名中医陶弘景曾有“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的论述,这指的是缓解病痛的一种方法。说明,用意念导气来通调经络、畅通气血,缓解病痛是可行而有效的。(五)引导动息:是指练习时意念要引导呼吸和动作。意识引导呼吸,使呼吸加深、加长,并且匀柔和缓;意念引导动作则可以使动作放松、自然、到位,从而增加练习的效果。如练习健身气功·五禽戏除要模仿好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外,还要模仿这些动物的神态,以及要想象这些动物生活的意境,才能练好。(未完待续) 鍙伴椴囬奔鍥藉簡鍓嶆潃鍒版渶寮哄彲杈捐秴寮哄彴椋?鍙伴椴囬奔鍥藉簡鍓嶆潃鍒版渶寮哄彲杈捐秴寮哄彴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fzls/139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