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功功法教案第三章形神庄

发布时间:2020-9-2 22:43:34   点击数:
第三章形神庄教案

庞明

第三節立掌分指暢經脈

學習重點和難點

1.立丁字掌和分指動作要墁、要勻

2.勾手動作要領

3.本節功功效

教學過程

一、組場(交待學習內容、複習前一節)

二、示範動作

三、簡介

這一節動作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立掌、分指,第二部分是勾手,第三部分是通臂。第二節和第三節都是鍛煉上肢。第三節更側重於鍛煉手指。手指端有手三陰經、手三陽經六條經脈的“井穴”。“井穴”是經絡之氣與經絡之外的氣內外出入的重要通道。十指的井穴除中沖穴在指端外,其餘都在指甲根上。“井穴”是混元氣進入經脈的重要部位,本式鍛煉的著眼點在通過運動這個地方加強“井穴”的功能從而把全身經絡都運動到,起到暢通經脈,通透上肢的作用。

四、動作講解

第一部分:立掌、分指(示範)

1.講解

接第二節,身體中正,兩臂平伸成一字,中指帶動立掌,使掌與臂成直角。同時用腕部帶動兩臂往外撐(把肩、肘都要拉開),掌根外抻,掌心外突,指根外腆,指肚外撐,手背與指要往回拉,指尖往回翹,這樣才能使氣返回自身,內外連成一個整體。姿勢合度後,肩胛內含,即用肩胛帶動臂回縮,兩臂保持平肩直伸,手指不要彎,掌要立;外撐是用膀子向外抻,胳膊要直,手掌要盡量往外腆,指尖盡量往回翹。這樣手指非常脹,手指縫間會有“酥酥”冒氣的感覺。內含、外撐動作反覆三至五次。(體會)

接上式,立掌外撐,五指分開,先大、小指同時分開,然後二、四指同時分開,分指動作要慢、要勻,盡量分大些。指分完後緊接著用掌根帶動外撐,外撐動作如上所述。而後合指,二、四指同時合,然後大、小指同時合,要慢、要勻,反覆五至七次。這個動作平時練的越多越好。(體會)

2.作用

分指動作主要運動手三陰經(從胸走手、走臂的內側),故氣機在臂的下面有微脹感。此部分動作對於調動經絡之氣,通透上肢有很好的作用。(手三陰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太陰肺經)

第二部分:勾手(示範)

1.講解

做完分指、合指之後,手指下抓,先將腕放鬆,然後指掌逐節下抓。勾手要從指尖開始,指尖要有意念,第一、第二、第三指節,逐節用力下抓,像老虎爪一樣,至五指相接,手背與兩臂水平線大約成45°,這時五指相接成梅花狀(示範),然後用力上提,成空心掌。這時五指指腹自然相接,不要握住(示範)。提到不能再提了,立腕,手指從根節、中節、稍節逐節舒展開,反覆數次。(體會)

做勾手動作,下抓時意念放在手指尖,像扣著東西似的往下抓,抓下來不是使勁往裏扣,而是把五指向掌心當中合,似乎合到手掌裏。這樣合下面的筋便繃得很緊,上邊就鬆了。如果做成腕往裏扣,拉力就小了。下抓時手指要自上而下逐節彎曲,手指上起時要自下而上逐節慢慢的起。這樣氣血便可沖到指尖,把手指上的經脈沖開,使手指末端的氣充盈暢通。勾手的動作著重小關節的運動。嚴格要求,做這個動作要有蛹動和開合。一般來說,這節功的動作開始練時不要一下練太多,太多了大臂和小臂會痛得厲害。(體會)

2.作用

曲腕、曲指動作主要運動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走臂的外側)故臂上面有酸脹感。分指與勾手動作結合交換練習,則起到了陰陽相濟的作用,同時,練此式可運氣達於指端。(手三陽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大腸經)

第三部分:通臂(示範)

講解:動作要求與第二節中的通臂動作要領相同,不再重述,通臂做三~五次。(體會)

五、小結

(一)練這節功,兩臂必須平伸,但又不許用眼去看兩臂是否伸平。兩臂平與不平的檢查方法是用感覺。兩臂放鬆,若手覺沈,肩覺得鬆,是手偏低;若手覺輕,肩覺得沈,是手偏高。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調整、維持平衡。

(二)這一節與第二節都調動了手三陽、手三陰經,對經脈的根梢都起了作用,促進了經脈氣的流通。這一節的適應症與第二節差不多,基本上是橫膈以上的病,對於大、小腸病、慢性腸胃炎、功能性腹泄效果也很好。而且對於改善腦血管、腦神經功能也有作用。

(三)練習本節功有基礎後配合24節的練法,見《智能氣功科學功法學》P1l4。

(四)練習立掌方法:可以手按在牆上用力按掌,平時也可以把手反按在大腿上,還可以平時立掌拉地氣走路,並意念指尖用力回翹,掌心外突,慢慢的也能起到強化立掌效果的作用。

六、練習、體會、提問

lwd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fzls/219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