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功形神庄每节应有的气功效应4篇

发布时间:2020-9-2 22:43:39   点击数: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27/6285098.html
智能气功形神庄每节应有的气功效应

形神庄除去起收式外总共有十节功,从头到脚的练了一遍。一般身体有疾病的同志,如果练了捧功没能把病治好。那么加练形神庄就应当得到痊愈了。现就结合教功和练功中的一些体会谈谈对十节功功效的认识。

(以下内容属于人个认识,仅供交流。请以“功法学”所述功效为准)

第一节:这一节功分鹤首和龙头两部分。前期正确习练这节功,所有有关于颈项和头部的病患就应当能治好了。练习的再进一步打通任督二脉,连及胸背、心、肺的问题甚至腰腿、下肢的问题都能解决。

第二、三节主要针对胸背、两上肢的。前期正确习练可畅通相关部位,后期可牵动整体。

第四节:是强化两肋胁的,前期正确习练能强化少阳胆经的气,后期对脏腑冲击大,五脏的各种疾病应当都能冲好。

第五切:畅通督脉,治疗整个脊柱。前期正确习练有关于脊柱的一些常见病都解决的了。后期启动一身阳气,畅通全身。

第六节:扩充丹田领域,治疗腰腹部之患。前期正确习练有关于妇科、男科、肠胃、腰胯等不少问题都可解决。后期习练可培本固元,发动先天气机,通达全身。

第七节:开前后胯。前期正确习练解决两胯,后期开心肺之气、打通奇经八脉。

第八节:治疗两下肢问题,前期正确习练主要解决两膝问题。进而可贯通下三节。

第九节:前期正确习练能治疗腿脚各类疾病,后期可达周身一家。

第十节:属于调节周身气机而用,前期可以平衡全身气机,后期可凝神入室、开关通窍。

以上十节功,只要习练正确,可达立杆见影之效,经过两年坚持习练可畅通全身,健康程度异于常人。

注:如练习超过半个月都还没什么反应,那么在具体练习的时候掌握动作肯定不到位。没能把握住要领,没能“正确”习练。

原文来自网友混元小子投稿

我之智能探索系列(四)形神桩运用意识的四个层次

形神桩练习形神相合,也就是意识和形体的合一,最终达到意动气动,气动形动的功效,但是要达到这一点,除了形体姿势正确以外,关键是意识的运用,但是许多练功的功友。对于形神桩是怎样随着练功层次的深入而有不同的运用意识的方式并不了解,这也是造成许多功友练功刻苦但却不长功的原因之一,下面我们就从老师对意识四个层次的论事来阐述形神桩对意识的运用模式。

第一个层次逻辑思维层次的运用意识,在形神桩中就是最开始时候的运用意识的模式,也就是我们在学习班时候所学的这种模式,具体而言,就是练功中一边听着录音口令,一边跟着口令做动作,但是这种模式应该是在练功初期使用的,当我们掌握了功法动作要领以后,应该放开录音,在自己的意识里面发出口令来练以这种方式来达到精神的初步集中专一。

第二个层次形象思维的层次,这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有了功效,练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上使用的,也就是说当形神桩练到一定层次,整套功法练下来都能够没有杂念的时候,练功时不再用意识发口令,而是想象着身前或者体内有一个自身的形象在练功,自己的意识作为一个指挥者在指挥这个形象做动作,这个层次要一直观想到身前或体内这个形象看的清清楚楚才算合度。

第三层次体察思维层次,所谓体察思维,就是把前两个层次的的思维都放下,在练形神桩的时候意识既不发口令,也不观想体内或体外的形象,,而是只管做动作,意识仔细的体察做动作时候体内各个地方的形体和气的变化,而不管体内如何变化,意识都只管觉察,不主动去主导体内的感觉和变化。

第四个层次体察运动思维,这是在对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的综和使用,是建筑在第二和第三个层次练功成效的基础之上的,到了这个层次,意识又从体察思维重新变成形气的主导者,但是这个层次和刚开始练功时候使用意识的层次是完全不同的,是真正达到形神合一的层次。

从以上对意识的层次看,练形神桩,形神相合,是必须一步步。一层层练过来的,那么这几步运用意识的方式又有什么关联呢?,刚开始跟着口令练,然后自己发口令做动作,是为了使自己的意识逐步安静下来,把意识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是形神相合的第一步,也是最粗浅的一步,当意识能够安静下来以后,就开始发挥运用意识的主导作用,运用形象思维练功,因为形象思维调动的是能量,所以这一步练的其实是意识主导体内气机的能力,但因为形象思维其实是运用意识造型来练功,它能够产生一个对生命活动有益的规律,但并不是对身体内气机和形体运动归律的真实认知,所以要想意识能够真正能的把握身体,意识就必须能够把身体各个层次的运行规律都要认知体察的清清楚楚才行,这就是运用意识第三步的用处,体察思维就是运用意识去感知生命活动各个层次的运动规律,包括皮,肉,筋,脉,骨,包括五脏六腑的形,气,神的运行规律,当我们的意识把这些规律都觉察的清楚之后,再一次发挥意识的主动性,但此时意识想的内容和刚开始练功时所想的层次已经不是一回事,刚开始练功时的想,因为意识对体内的形,气规律没有认识,所以这种想属于意识的空描,而通过对形象思维和体察思维的练习,身体的内部气血规律已经在脑子里打下信息烙印,这时候再《想》就是想的体内的真实状态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意到气到,气到形动的形神合一的状态。

形神庄的功法特点一、动作难度较大本功法中的诸多动作,多是从武术气功与传统气功的动功中的诀窍化裁、变通而成的。表面看来全套功虽然才十节功,每节功中彼此连续性不强,而且动作比较单调,动势直多而圆少,似乎不如捧气贯顶法优美、舒展、大方,不那么吸引人;加上本功锻炼的着眼点在于补救常人运动造成的形、气之偏,,故其动作多有背拗日常运动之习惯者,其中有很多动作是牵动日常很少运动的小关节。初练功者,只要把姿势做正确,就一定会觉得非常别扭,以致酸疼难忍。有些动作,初练时需要用力,否则难以达到规范要求,所以练起来往往有疲倦不堪的感觉。需知这是抻筋拔骨、矫正身形使之完满,开关通窍、强壮身体的必由之路。二、形体动作从上到下,非常全面由于形神庄强调形体运动,所以对练功部位的安排非常周到细致,可以说基本上照顾到了全身各个部分。从躯干来说,有头、颈、胸、背、胁肋、腹、骨盘、尾闾、会阴等一个完整系列;从上肢来说,有肩、肘、腕、掌、指的系列;从下肢来说,有胯、膝、踝、足、趾系列。不仅如此,从动作的配合来说,又是左右对称、前后平衡、上下相关的有机组合,注意了肌肉、肌腱颉颃运动的牵张与收缩的协调,扩大了关节的屈伸扭转的幅度。总之,使全身的绝大部分运动组织得到在神意支配下的锻炼。因而练此功可以使气机平衡,并朝着完美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健美身形,有难以估量的效用。三、调动气机的方法重在以形引气捧气贯顶法讲的“以意引气”所引动的气是人体内外的混元气,但难以引动经脉之气。经脉之气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但受形体的运动与内脏活动的影响。常人的形体运动实际上是两种引气的有机结合,试详述之:当人发出运动的指令后,意识运动就指向了参与运动的部位;与此同时,混元气也向运动部位集聚,此即常说的“意到气到”。这是一个向运动部位聚气的快过程,是瞬间完成的。当运动部位产生了运动之后,形体随运动发生各种变化。这些变化牵动经脉之气,促进其敷布与传输,使运动部位的经脉之气增多。这是一个慢调节过程。它和以意引气相辅为用,共同保证形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练形神庄讲“以形引气”,而所引的气是经脉之气,这与智能气功练混元气不相矛盾吗?否。因为经脉之气与混元气不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气,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经脉之气可以转化为混元气。另外,练形神庄以形引气虽然有强化经脉与经脉之气的作用,但与练经脉周天所起的强化经脉与经脉之气的机理与结果都是不同的。形神庄是通过运动形体,提高需要量,使之加强,并强化其转化为混元气的效率。经脉周天是通过呼吸与意守经脉来强化其功能,但不重视向混元气方面的转化。练形神庄引动气机的过程,完整来说,是“意引气,气引形,形引气,气动意”。意思是,由意念引动气向运动部位集聚,神气结合产生了形体运动;形体运动又牵动经脉之气,使局部的气充斥,血亦随之相应增多,局部产生充涨与流动感。这种感觉又反馈回来使意念集中于运动部位,而集中的意念又导致混元气的集聚。这就是练形神庄的气感异常明显的道理所在。或问曰:若依此理,一切动功都可依此模式解释,为何把它说成是练形神庄的特点呢?同是智能功的捧气贯顶法为何就不具备这一特点呢?这是因为,形神庄从运动部位与运动形式都注意了牵动经脉与经脉之气的缘故。详见四。四、充分调动发挥经络的作用尽管智能气功对于中医的经络理论有革新性的认识(详见《智能气功科学基础-混元整体理论》);然而在传统的经络理论仍为中医、气功所广泛接受与运用的今天,我们还是采用了传统的中医、气功的经络理论来阐述形神庄功法的特征。经络论认为,经络内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这就是说,每一条经都是里面连着内脏,外面分布到四肢;每条经中的气,都有其流动特征。身上的经脉是互相连通的,手与手指是手的阴经与手的阳经交接之处,头是手的阳经与足的阳经交接之处,足是足的阳经与足的阴经交接之处,胸腹是足的阴经与手的阴经交接之处。另外,人的真气与外界之气是要进行交换的,而外气之进入人体多经由手足之端。一向被中医所重视的“井荥俞(阳经中还有原穴)经合”-五俞穴,就是外气(当然也有体内的经外之气)直入经脉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络论中把四肢末视为经络的根本,而头与躯干的内脏部位,是它结束的标位。《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篇》中说: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

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

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

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

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场也。

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

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丰隆也。

乎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海,入于天窗支正也。

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

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厉也。

正是由于各条经脉的交换部位,气的内外出入的交换部位,经络的本、根多在肢端,所以形神庄就根据这些经络、气血循环的道理进行安排,着重活动肢端末节。如第二、三节都是上肢的肢端,七、八、九节都是下肢的肢端。第一节是头部的端头。这是因为,根结的结在头上,根在肢端,头一动就会带动四肢;而四肢一动就把全身的经络、气血牵动起来了。这就是形神庄气功以形引气的机制,也是形神庄功法的理论根据和身体气化表现。正是由于形神庄能牵动经络,所以它可以内连脏腑之气、外通膜络之气,使周身成一整体。形神庄是智能动功中的核心内容,作用较广泛,练时需要特别下苦功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fzls/219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