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僧会可、妙兴大和尚精研擒拿和点穴之法,尤擒拿一术,习之纯熟,技艺卓绝,凡与人交手,无不胜矣。大军阀吴佩孚在路经中原时,曾专程来少林寺在塔林与妙兴大师较技三合,皆败于禅师,吴伸出拇指赞曰:“少林功夫果然名不虚传”。说罢令副官当场赐银元、好马1匹、枪支数十支。妙兴大师合十示谢,但却拒收礼品。此为妙兴大师一段轶事。妙兴大和尚曾指出:“习擒拿之技。恩师传十。其一,精拳集招,功防自如。其二,悉知关节,通晓筋穴。其三,抓力虎劲,一抓成擒。其四,苦习手足技能、兼练全身之功。其五,寻机快进,疾中求疾。其六,审机招变,视变应变。其七,胜则先虑败,败则有志胜。其八,虚实兼施,以弱胜强。其九,智技合一,酌情进退。其十,严守戒约,高提武德。” 1.精拳集招功防自如 拳谱云:“拳为诸艺之源,擒拿一术亦不例外,少室历代宗师凡具擒拿绝技者,无不先精于拳。拳法套路之一招一势,亦均有攻防之用,如小洪拳之饿虎扑食一招,实意是审对方之弱,以速猛进攻之势。伸右手抓其要害,而左手端于腰间,随时备于防护应犯。又如六合拳之‘抓肩’,螳螂拳之采手等都是实战防卫的精华绝招。故凡习擒拿之术必先苦练少林拳,若精30套者,可知-招之攻防技法,通百套拳者,得千招有余也。若获千招之验,继之与同道交手,推敲其实战意义,深远探讨,取精纳华,百倍苦练,久则必成高手。” 2.悉知关节通晓筋穴 关节乃人体百骨之牵,行动之纽也。筋穴乃人体外形之标。因二者主宰人之命脉,擒拿一术故施招于此。若招中其位,必定奏效。此可制约对方反击之要位,轻则动作受限受限失灵,重则残废,肾则致命。 凡习擒拿功夫者,必须悉知人体诸关节之位,又联以何骨,伤其何损,更要通晓人体所标筋、穴、脉、门等,方能发招中位,立时擒敌。否则,不知其位,招把着空,非但不能擒敌,反会遭擒也。 3.抓力虎劲一抓成擒 凡与人交手,无分强弱,概抓为先着。抓之其位必有力,有力则制,无力反被制。故膝擒拿之术,必遵师授之法,苦练抓力。力有大小,力大施擒拿之术方有效,力小则难于制敌。如成大力,需平日多练抓硬、展弹、握重、握同道之腕,日习余次,10旬则成虎力,一抓既可擒敌。 4.习手足技练全身功 拳谱云:“手为人身之矛,足为人身之马。”此言是指博击中手足之重要。在擒拿一术中,手为擒敌第一着,足为擒敌之骏马,两者合而为一,兼用并施,必能出招擒敌。手之常法,多见抓、卡、掐、劈、折、撅、撇、搂、掠、撩、剪、插、点、勒、拿、缠、揉、抄······。足之常法,多见踢、蹬、踹、踩、绊、弾、勾······。手足之法,其用之广,其力之猛,其变之无常,为擒拿之极要也。故习擒拿之术者,皆应苦练手足之能,着意练力、练疾、练刚,达到力疾结合,刚柔相济,四者纳一,招到成擒。 施擒拿之术,要求手到则步到,步到则身到。头、肘、臂、背皆用力。这除苦习手足技能之外,还须加倍苦练全身各部之功,手、足、眼、身、脑共用,智技合一,方能百战百胜。 5.寻机快进疾中求疾 林公云:“擒拿制敌,贵在疾中疾”。凡与人交手、心目中必须始终念着快宇,据先师擒敌之验,要做到五快,即审势快、出招快、上步快、变招快、撤步快。平日交手之际,两者皆尽其快,谁快难得机,得机必取胜。若格斗之中,两者都具虎劲,谁若迟一瞬,即会遭擒,谁若疾一息,则可擒人。 歌诀曰: 与雄交手莫怯胆,贵在明势快如箭。 手快步快出招快,着点把处观鬼颜。 若遇对角超我速,变招双疾万避险。 若劲逊于虎豹力,智疾招缠耗虎焉。 同道皆有降魔力,疾中求疾常胜源。 6.审机招变视变应変 凡卓技之士,与人交手、虽胜败无虑,却多得技验,获胜败之理。捶把之威,进招之时,快慢之道,三者仅为此技之子,而审势辨机才为此技之母。故习此法应先从其母,而后依其子也。 林公云:“擒拿之术重在审机,机明者生法。法者即力、即势、即行、即疾、即变也。”凡习此技者必领悟其实意。每与人交技,必先审其机,如目(表善恶)、体(测其力)、神(露其志)、势(现招)、行(露技)、疾(映速)、变(透智)等。审明对手之实机,宜行己之良机。方能以硬对硬,以智破智,以疾超疾,以技胜技,以强抵强或以弱胜强也。 7.胜则虑败败则志胜 古人云:“欲取胜应先虑败。”擒拿之交手实战也需循此铭言,与人交手,先虑败,败可戒傲,慎重迎敌,优而再优,方可保万无一失,百战百胜也。但纵观武林千秋,战无常胜,必须败不丧志,志审神清,借力施技,避实就虚,方可败中求胜。故尚武者立志为本。 8.虚实兼施以若胜强 林公省言:“与人交手要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下虚上实巧出手,上虚下实飞裆足,左虚右实开血库,右虚左实摘心珠,虚虚实实诱敌进,实实虚虚痹敌志。” 凡习擒拿之技者皆须牢记林公之教。如关云长古城斩蔡阳时,云长问道:“天下几个汝?”蔡答:“吾一也。”云长即大呼:“汝看后面又来个蔡阳!”蔡不知是计,扭头望之,被云长一刀劈于马下,此为虚实也。凡习击技,交手之际,须悉解虚实之法,方能以弱胜强。 9.智技合一酌情进退 凡擒拿制敌者,无不具备卓技,而技又为谋所使,武技者虽以技为取胜之本,但若无智、其必成老牛反被山鹰所戏背也。因之与力士交手,故不可以笨力取胜。林公曰:“凡擒拿技士、必技卓智足,智技合一,方能手到成擒,制敌降于膝下也。”在实战中,智技亦有首次之分。其一,技平于己者,智高1寸必胜。其二,拉高于己者,智高3寸方平,智高4寸能胜。其三,技低于己者,虽凭技足可取胜,但如痹志,亦可以强败于弱,切要警惕他智也。 10.严守戒约高尚武德 林公曰:“凡吾沙门徒辈,守寺规,遵武约,德行优著者,方可授于奇技、精点正法,望成雄杰。凡乱风妄言、不孝长辈,泄私复仇,持技作盗之徒,概不收容,技不传一也。”此亦为少林寺习武之戒规也。 注:林公者,即少林禅寺武术大师恒林大和尚也。俗姓宋,河南伊川宋寨人,生于公元年,光绪3年年皈依少林,跟师苦习少林功夫,擅长擒拿、点穴、气功,武艺超群。年任少林寺住持兼登封县僧会司,后任保卫团团总。在军阅混战、盗匪横行的岁月,他曾多次率僧与匪搏斗,施展少林擒拿绝技之威,除匪患、护乡民、卫寺院。恒林大师亍年秋圆寂。葬于寺郊。四县民众筹资专为林公主碑颂功,丰碑今日仍存少林寺东侧。 外功三境界:易筋、易骨、洗髓。内功三境界:练气化精、炼精化气、御气还神。一层一境界,戒骄戒躁,一曝十寒。功夫始于勤练,成于坚持。 武宗|天下武术宗成 白癜风疾病黑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fl/178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