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讲述数息的秘密与目的

发布时间:2019-2-12 4:21:17   点击数:

数息有个秘诀的,我把秘密也告诉你们了。我对你们都很慷慨地布施,法布施。学密宗不得了了,要你们磕多少头,拿多少供养,还有多少条件。最后拖了一年半载才告诉你一句话。我不是这样,我把所有的东西知识,完全拿来布施,我能够知道的,也是天下人的。过去祖师们留下来的,不幸让我知道了,我很不客气的一定把它公开。我一辈子是这样一个观念,道是天下人的公道,我不喜欢秘密留一手不传人,我认为不道德。哪一个人说留一手,就算有不死的法门我也不要,因为你这个道德有问题了嘛!要注意学这个精神,道是天下人的公道,应该公布天下,使人人得好处,那才是修道的目的了。

佛有个秘密的吩咐,当你要数息的时候,譬如鼻子气进来出去数一,在你们的观念里,在哪个时候计数呢?人的贪心、私心多半在呼吸进来的时候计“一”,那是做气功,不是修道。佛告诉你真正修道是数出息,注意出息,这个秘密重点我告诉你了。

佛讲的秘密,大家看经典不注意,我就看出来了,当时对佛磕头,你总算吩咐后代的人了;可是后代的人自己不修,那就没有办法了。修安般注意出息,出息怎么数?当你数出息的时候,你把所有的一切,连自己的生命,一切烦恼、病痛,跟着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体里头生瘤、生癌啊,让它一齐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你如果这样数息,身体马上就轻松了,先试一分钟再说。

这不是讲理论,自己试试看,不一定盘腿,任何姿势都可以。呼吸本来有的嘛。你注意出息,思想跟着呼吸自然走,一切烦恼痛苦,一切病痛、业障,呼出去就没有了。呼出去再进来的那个是干净的,到你里面又变脏了,氧气进来变碳气,接着碳气就呼出去了,一切病痛也没有了。注意数出息,不是注意数入息。一般练气功修道的,准备练工夫时,先吸一口气闭起来,那不是找死吗!练武功的更有这个毛病,我看到练少林工夫的也有这个毛病,最后气还是要出去嘛。最后“嘿”一声,气出去了才发生力量。那些人就不懂了,拼命吸一口气闭住。真正“空”的力量比“有”的力量大,如果你气进来保持住,那就不好了。数息这个初步懂了吧!

数息的目标再讲一遍,你打起坐来数息一二三,为什么用数呢?能数的是心念,不管你数不数呼吸,同呼吸没有关系,不过借用呼吸把这个心念拉回来,跟呼吸配合。大家学佛学道,拼命在那里数息,我说你们是学佛还是学会计啊!呼吸是生灭法耶,进来又出去,出去一定是空的嘛,你数那个空的东西干嘛!可是佛为什么叫你用数息呢?因为你心拉不回来,所以用呼吸往来做工具,把心拉回来,心回来你就不要数了嘛!不数干什么?随。

第二步是随息。呼吸出去知道出去,进来知道进来,旁边那些思想妄念概不要理。那等于昨天我讲禅宗祖师的一句话——“龙衔海珠,游鱼不顾”。听懂了吗?心念专一,旁边的杂念思想,一概不理。“龙衔海珠,游鱼不顾”这句话,初步可以借用到这里来。你专一了嘛!专一了就随息,气进来心念知道它进来,你管它到哪里!但是你有感觉的。

这个气进来,庄子说“众人之息以喉”,记住哦!普通人的呼吸只到胸部肺部,或者身体不好,只到喉部。“真人之息以踵”,得道的人,有工夫的人,气一进来,一直灌到脚底心。我老实告诉你一个经验,像我呼吸,没有感觉到身体有呼吸,但四肢脚心脚趾头气都到了。你气长命就长嘛,气短命短了,这叫随息。你看唱京戏、昆曲,那个小姐同那个书生,相随来也。就是跟着来了,这叫随息。你不要去用心的,有一些杂念妄想一概不理,你已经知道了嘛!还去管杂念妄想干什么!你知道杂念妄想,妄想就已经跑开了,所以你只管这个息。这样听懂了吧!六妙门第二个讲了“随”。

――摘录自《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赞赏

长按







































北京怎样治好白癜风
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fl/209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