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快乐的提问:大河老师好!看了您在朋友圈中发的有关古法八段锦呼吸的方法。 我想问一下,第一势双手托天上举时收腹吸气,双手下按时呼气。此为一次,中间在手保持上举的姿势下,吸气收腹,呼气横隔肌下降,为一个呼吸,共做7个为一次。 这样理解对吗?期盼老师您给指教,为感! 大河:为什么我在讲八段锦的时候,对于呼吸的要求反复提醒是自然呼吸? 因为如果你注意到呼吸,这就会妨碍你的练习,新手尤其要注意。 中华传统的健身术中,关于气的训练,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正因为重要,所以在练习的时候要慎之又慎! 我前面写的那篇文章《呼吸的秘籍,机关重重,但是八段锦却巧妙地绕开了所有的坑》,对于呼吸做了一个简洁地的论述,希望你能看个3遍。 如果有的人重回上世纪气功的道路,甚至走火入魔,那就麻烦了。这是有教训的,真不是吓唬你。 对于气功八段锦的说法,大河持谨慎保留的看法,这是因为: 一、古代养生导引术和现代气功的含义,差别较大。 在古代,气功一词并未形成清晰明确的概念,往往与吐纳、导引、服气、养气、行气、调气、练气……这些名词交织在一起。 早在《老子》《庄子》《黄帝内经》等先贤经典中,有着修道、踵息、呼吸……这些养生锻炼的论述。直到汉代董仲舒,才有气功一词出现。到了隋朝,在道教文献《云笈七签》中,偶见气功的名词,但是这些概念,与现代意义的气功,还不是相同的含义。 二、现代气功,乱象丛生 到了19世纪,气功一词开始逐渐盛行,形成了练气-运气-养气-发气的基本气功轮廓。 建国后,第一次气功热,刘贵珍等人把气功定义为呼吸锻炼和气功疗法。 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气功热席卷全国,终成脱缰野马,乱象丛生。 等到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气功概念的错误,着手纠正之时,无奈大错已经铸成,悔之晚矣。 直到现在,许多人对气功的概念仍然是懵懵懂懂,混混沌沌。这也给某些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大河认为,古法八段锦是归类为古代健身导引术的一种,与现代人说气功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现代社会,真正懂气功的高手,凤毛麟角,太难见到真人了。 气功这个圈子,大多是鱼龙混杂,什么是真?什么是伪?即使在专家之间,仍然纠结不休。 咱们古法八段锦,是灵兰秘典,咱就别趟那条浑水啦! 大河常说,古法八段锦,是最为精妙的健身导引术,你不能把他练成气功了,就是这个意思。 从你的描述上看,你的呼吸跟我讲的是不一样的。有一些东西你认为你看明白了,其实你没有。而网络上的讲解往往会受到文字或者视频的限制,理解上会有出入。这就会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以,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大家务必以自然呼吸为准。 等有机缘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群里的大神,谁能说说题主讲的和视频上的有啥不同? 全文#解惑#呼吸 胡勇新,随缘自在,正能量亚二,钱多多,竹,悠岚,坤南若水,清新健康77等10人赞过 胡勇新:吸气横膈膜下降,腹部放松以利于横膈膜下降,腹部自然隆起(腹部隆起是结果,不是动作) 钱多多:自然呼吸嘛。。。 正能量亚二:大河老师好!题主讲的呼吸是逆腹式呼吸,对吗? 大河回复正能量亚二:谁能讲讲胸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的区别? 钱多多回复大河:我瞎猜的,不负责哈。逆腹式呼吸时,腹肌主动收缩。注意力在腹部。正常呼吸腹部无意识,胸肌活动扩充。 常绍宪:真人之息在踵,众人之息在喉,老师已经说的很透彻了。 大河妙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