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会有白癜风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189464.html 捧气贯顶法的关键问题先把动作路线搞正确,使动作合度,符合要领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大家要练开合。捧气贯顶法关键就是开合(升降我们都不强调了),练开合关键是要体会周围这个气。真正能体会周围这个气了,说明你在外混元阶段外面的感触功能强化起来了。你们现在坐在那里慢慢晃一晃,好像在水里的感觉。外面的气感比较明显了,再用手拉气,胳臂放松,胳臂和手一起整体的动,甚至胸部都可以动。熟练以后一开,不光臂手要开,周身、整个一个人体要向周围散开;一合,整个人体向当中集中,往一线合。用手带动全身开合。熟了以后再练开合时还可以给自己选一个固定的位置,想开哪里开哪里。想开头,手一开带着头开;想开内脏,手一开带着内脏开;想治病,手一开带着有病的地方开;没病的同志可以用手带着在肚脐里开合,在混元窍里开合,在头脑里的中点开合。在臂手拉气的时候,在身体微微晃动的时候,动作越小越慢越好。要安静,意念要集中,要注意体察。拉气,平时没事随时随地可以做。练捧气贯顶法,它的精华当中的精华就是拉气和贯气,把气拉足了就往身体里边贯,往头里边贯。平拉气的时候怎么开合?我们讲过掌心的含吐,掌心往外一突,往回一收,一突一收,一吐一含,也是一开一合。练功的时候掌心一突,整个身体随之往外一张,掌心一收,身体随着往里收,一张一收象个大气球。这样练气机变化就不一样了。在教新学员时不能一下子教那么复杂,要循序渐进,一边教一边练,越来越深,越来越细。练功夫只要专心致志地狠着练,就可以产生身体的内在变化,当然和方法也有关系。有的方法你练了多少年,同样下功夫,功夫没出来;有的方法它比较正确合理,相对来说就比较高级一些,容易出功夫。在老师教功、查功、讲课时有繁杂和简练的不同,这不是在一个层次上讲的,就和看智能功的教材一样,不能凿死铆,要活用,现在能够应用哪些就用哪些 “得意忘形”出于《庄子》,不是个贬义词,练气功就是要“得意忘形”,得着这个意念、这个精神活动状态,把形体忘了,把别的什么都忘了,就体会身体里面这个感觉。 《庄子》一书中很多语言是从气功高度讲的,是对高级气功态下的状况的一种描述,而人们是从一般的世俗的语言去体会的,如“呆若木鸡”,是说斗鸡在一时间出现精神非常凝定,凝而定就表现出非常冷漠,这是形容练功的一个层次。所以同志们在练功的时候,有了这样一种内在的感受就马上抓住,认真去体会它。在国外,内省心理学家在内省时,可能出现高峰经验,那种内在感受与气功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又有很大区别,他们把这个作为一个特殊的心理状态,气功是通过一定的办法来达到这个高峰经验,并且还要进一步使它发生变化。我们要把这种自然状态抓住定住,自觉运用,认真体会,把它规律化。练捧气贯顶法时要多体会这些东西。不要故意找感觉,有了感觉没抓住也别再去追,一追意识就乱套了,所谓“事过情迁”嘛。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个心,意识里面处于无象状态,那个无象状态本身又可以进入一个层次,你抓住这个无象状态也可以嘛。 我们在练捧气贯顶法的时候,关键要练捧气、贯气,而且在向每一个部位贯的时候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精神集中,贯得要深。这是个关键。 贯气,要往里面想,而且一定要内外连上,把手上的气和身体里面的气连到一起。怎么连,用意念去连,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手怎么动里面也跟着怎么动。中间的空间用意念把它补上,做到形断气不断,气断意不断,形离开了,意念连着它。 两个手要经常互相照顾着,连在一起,和身体连成一个整体,手一动,不能空着出去,要有气感。气感是意念把气聚起来之后出的感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fl/254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