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再度出手稳增长首批80个基础设施项目引社会资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及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方面,首批推出80个符合计划布局要求、有益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下一步将推动油气勘查、公用事业、水利、机场等领域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 会议还肯定了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快推动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制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和业务等,而对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和业务等,各类主体都可依法同等进入。部署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护市场正常秩序工作。 "从这次会议来看,中央政府通过深化改革,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工作,来稳增长的思路非常明显。"在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消息发布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如是点评。 稳增长放眼长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3驾马车"中,消费在居民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是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提升的;出口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特别在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稳、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减弱情况下,出口很难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因此,"稳增长"的关键仍然是"稳投资"。 徐洪才表示,"稳投资"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投资",而是通过增加对某些领域投资,来优化投资结构,进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新增投资重点应向'公共性''民生性'和'战略性'领域倾斜,鼓励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真正发白癜风缘由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徐洪才说。 "实际上,对经济走势,中央政府在制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早已预见,其中就提出了稳增长、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拉动内需等等。"张立群说,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表明白癜风医治最好医院了中央政府的思路,即统筹稳增长,坚持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更加前瞻性地加强宏观调控,"着眼眼前,更放眼长远。" 中央政策有储备 一季度我国GDP增速是7.4,低于预期的7.5。对此,市场上对未来经济调控政策出现了多种议论和料想。 在23日国家发改委就启动"10三五"计划编制工作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发言人李朴民在回答上证报提问时表示,应当重视下行压力和潜伏的风险,绝不能掉以轻心。"说实话,中央政府有政策储备,而且有些已实行了。" 他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主要经济指标仍处在公道区间,只要经济增长和就业不滑出底线,物价涨幅不超出上限,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就不会改变,不会因经济一时的波动而采取短时间强刺激政策。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只有在这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才能够不断改进经济增长的内容,经济增长的模式,经济增长的效率。而只有这些改进了,才是稳增长最可靠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对今年的稳中求进我们的关注点更多是的在结构调整,在全面深化改革当中怎样能够实现对增长稳定的一个更好的支持和保证。"张立群说。 【稳增长再加码】 国务院推80个PPP项目铁路港口均在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向表示:"之前民营企业主要是在制造业,现在PPP模式让企业进入公共事业领域体现了市场决定性作用,市场能做的政府不做,民营经济能做的国企不做,社会组织能做的政府不做。"他同时表示,推行PPP模式,要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监管程序和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激活民资稳增长PPP模式或解投融资困难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稳增长的又一个重大决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有利于拓宽稳增长的筹资渠道,有利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模式要获得成功,应当解决好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问题。 回报率与话语权仍是民营企业家主要忧愁 有民营企业家昨日表示,近期的引资政策相较过去诚意更大,但政府主推的基础设施领域吸引力并不大,如何构建规范市场规则,保证同等话语权,仍是大批民营企业家观望的重点。 【预期】 汇丰PMI改变连续五月下跌势头经济乍暖还寒稳增长措施可期 4月汇丰制造业PMI较3月回升0.3个百分点,改变了此前五个月连续下滑的势头,新订单指数也脱离此前创下的19个月低点,这预示着前期微刺激政策效果正在显现,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回升力度较弱,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预计未来仍会有定向稳增长措施出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fl/9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