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用心体会的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发布时间:2017-1-16 13:31:39   点击数: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一套注重形气神协调一致,及天人合一的导引养生术。练功者于功法演练中,导引与养生、肢体锻炼与心灵修养融为一体,身体松柔,动作舒展大方,圆活流畅,心意静寂,胸怀宽广无边,呼吸绵绵若存,周身气血充畅,直达梢节,以使阴阳相济,营卫调和,极大地调动了人体本身具有的潜能。习练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需要用心去体会才能体验到其中的美妙之处。笔者将自己的习练体会撰写成文,希望对广大功友有所帮助。

预备式——自在无碍,燕飘云霄

并步站立,瞬间放松周身。随着“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四句口诀的引导,在柔和美妙的乐曲声中,身体松静,心胸豁然开朗,将心中的烦恼统统抛掉,气机运动渐渐活跃起来,心境自在无碍,如一只自由的飞燕,飘入云霄,身心融入了清静无为的气功态。

乾元启运——恬淡虚无,启动元气

随着吸气,提肛收腹,左脚向左开步,两臂内旋、两掌左右分撑时拇指须稍用力;随着呼气,松腹松肛,意守丹田,两掌随两肘稍回收下沉至与脐平,启动丹田真元之气。“乾元”,是万象万物的开始,也称“启元”,即太极或宇宙元气。人体元气,丹家视气为能量,医家视气为生命本原,又有营卫之别、表里之辩、正邪之分。本式“乾元启运”,选用“乾元启运三阳泰,斗柄回寅万户春。”这副象征吉利的对联,既以此来止息大脑中的妄念,又有助于补中益气,扶正培本,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在身心处于恬淡虚无的入静状态下,肢体动作柔缓舒展、圆活连贯,配合匀细深长的呼吸,启动丹田先天真元之气运行自如,令人体元气充沛,以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旺盛,机体因而强健少病。

双鱼悬阁——阳得阴济,阴得阳和

两脚并立,一手下按于胯旁,一手上托于头之前侧上方,有如两条阴阳鱼悬挂于庭一般。“双鱼悬阁”,原指太极图中两条首尾相接、颜色深浅不同的阴阳鱼挂于墙壁。其意是表现自然界阴气和阳气的运行消长与转化。阴阳原本一气,元气寓于其中。阴阳互相转化,阴极阳生,阳极阴生,并非阴不存在了又生出一个阳来,阴并未消失,只是暂时潜藏于阳中,隐而不发。如光明与黑暗同体不二,光明显现黑暗自动潜隐,光明隐退黑暗自动显发。人体阴气(主要指营气)是藏精于内不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气(主要指卫气)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调控关系,因而其消长运动总是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保持着此消彼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正是由于阳得阴济,使阳气不致过分亢盛;阴得阳和,则使阴气不致过分衰沉,从而并不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方可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黄帝内经》说:如果阴气发生了偏胜,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则阳气受损而为病;若阳气发生了偏胜,便不能固密,就使血脉流动迫促,则阴气耗损而成病。

从心理健康角度看,心理学认为,情绪变化可影响到人的生理变化,这种变化很容易诱发阳气偏胜,阴阳失衡。运动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锻炼方式对心理功能的影响效果也不同,健身气功等中国传统养生术对调节情绪状态效果更佳。随着肢体动作柔和舒缓地运动,配合匀细深长的腹式呼吸,缓缓释放出胸中的闷气,心境平和宁静,令偏胜的阳气一点点平和而固密。健身气功的练功过程,一方面,起到阳得阴济的作用,使得阳气不致过分亢盛,另一方面,由于阳气平密,又使得阴气不致衰沉,即反过来,起到了阴得阳和的作用,以达调整机体生理功能平衡的功效。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
中医白癜风的治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jj/160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