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功法:小周天气功的修炼方法 采编:娄道长 道家功法玄妙自然,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周天气功的练习方法(请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练习) 小周天气功是气功中最基本的功法,此功不但可以增强体质,祛病健身,而且可以修身养性,对调节神经系统及各内脏器官的功能有特效。练习此功法不但可以掌握必要的基本概念,而且可以为学习和进修其它功法打好基础。 1.调气方法:开始调气要做到“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具体方法是:闭口,用鼻孔呼吸,舌尖抵住上腭,使呼吸深长、细缓、均匀。要求“吐惟细细,纳惟绵绵”,吸气时要设想有气自丹田进入胸中,呼气时胸中的气向丹田挤压。 调气到一定时候,会逐渐感到丹田有撑抵及暧热感觉,此乃炼丹原理中所说的神气融合,心肾相交,火烧脐轮。这是由于血液引向下行,下部机能旺盛的表现;炼到热感便初步得到成功,对身体已有显著效益。 2.打通小周天:由丹田向下经会阴,沿督脉(背后垂直上行)至头顶,再沿任脉(腹侧面垂直向下)下行回至丹田,此称为小周天。 当丹田(脐下三寸)有撑抵及暧热感以后,用意压挤丹田热气下行至会阴穴(肛门与阴茎根部之中间),向后到尾部长强穴(尾闾)。这时通常有想大便的现象,但需忍住,又不可缩住肛门,让气通过长强(感到有热气流及跳动现象)。 仍然用意引导和使气向丹田压挤,当气通过长强以后便向肾俞穴(第二腰椎下二横指处)推动(打通夹脊双关意念继续向丹田压挤,使其通过大椎穴(颈后正中最突出的高骨之下),通过枕后上引至百会(头顶正中),过印堂(两眉中间),下达鹊桥(舌抵上腭处璇玑穴(胸上正中凹下)、膻中穴(两乳突间)、气海穴(脐下1寸5分)最后回归丹田为一周。 这就是打通了小周天,使前后任督二脉贯通。凡练功者,一旦打通小周天,周身会感到无比轻爽有力,心情格外愉快,精力旺盛,体验到练功的真正收获。 注意,丹田热力通过尾阏这一关最难。如果坐姿得法,有太极拳和导引术基础的人容易通过。万一练习者遇到困难,可把手轻轻的放在尾闾部,并注意指头与热源之间是否有热感;一旦有一点热感就往上挪,这样一点一点的导引,一过尾闾便顺畅自然了。 以上就是小周天气功的练习方法(请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练习) 不是真人莫乱传,练静功的决窍与火候!“诀”是功法由繁到简,是古人经验的结晶,只有一句话。而练功夫首先是要弄清每一个调整身体姿势的细则细法,再利用秘诀以意念练诀才有奇效,积上局部的口诀,又归纳成针对整体的总口诀,有六个要诀。不先练法先练诀是很难体会它的奇效的。 静功有五个要诀:松、圆、展、合、静,最后还有一个总诀就是“自然”。道法自然,自然不是随便,是利用本能产生的“自发”,无为的本能。 1 松 松是身体放松,但不能把软、泄、瘫、垂当成放松。凡故意引气下降(虽很舒服)日久必造成形态萎缩,阳气不能上升,气运不畅,精神不振,会造成气胀、气滞等后果。松是指身形松开,要像面包似的“发”起来,使形体舒松,内气才能在体内通畅,所以应当是形象越来越高大、挺拔,外挺拔内虚灵,才叫“松”,大则虚,气自顺,意自宁。 如果越放松,越缩小,缩则紧,气必受阻,则心难静,就成了僵。太极拳练法,第一步就是要把僵劲练掉。松要和圆配合,在形体圆的基础上,使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全都松开,这样才能气遍周身,贯穿于各个细胞之中,要有整体圆通的感觉。松还要和展相配合,肌肉放松,但筋骨要慢慢展开,用意不用力地展开,好像展长了,每个骨关节都稍长了,人气更强。松也要与合配合,合是运动的一致性。有合才有整体的松,不是身体各部位分散的松。松要在意静中放松,意不静,气不顺,也不能真松。 2 圆 人体四肢,躯干和关节,只有在形成圆形和半圆形的情况下(当然首先要松开),才会显出有内力,有生物电磁场。圆能使身形端正,整体一致,整体平衡。最坚固,最有力,最灵活而中心又最稳定,圆的妙用无穷。练功人在松中始终想着圆,自然会自行调整身形,而能达到形正、势圆,有包容一切之势,武术界把这内气精气称为“混元气”、气在人中,人天混一。哪里有圆,哪里精气就到,就有生物电场。 3 展 引而未发谓之“展”,内劲要展,展能产生势,势展才出神,才挺拔有“精神”。劲、势、神的活动,是内气转为外气的关键,势不展,神不活。势展不是放气,放则使内在空虚,所以展不能主观使身体局部扩大。必须在形体圆、放松,内气圆满的基础上,发挥神气的作用,没有发挥神气作用,就无法由识神用事,转向元神就位的过渡。展是由“有为”转为“无为”的关键,这一点极为重要,也是大多数人不明白为什么久练仍不能进入无为之境的原因。展中要有收,要有包容一切,又在一切之中的气概。展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一切环境的干扰,又能吸收自然界一切精华。展要轻松,自然会有浩然之气。 4 合 练功要求“六合”,外三合与内三合,合是上下左右前后都要配合一致,一切无不动,一静无不静,好像互相联通,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属于形与势(中丹田与夹脊)的运动;内三合是意与气合,气与形合,形与神合,形神要兼备。看你功夫进步程度,就看合的表现,合是协调一切上下相随,内外要合,要“六合一统”。 5 静 意要静,意静才能神明。自然界没有绝对的静止,静是全面平衡的运动,“意静”并不是思想静止,什么都不知道了,而是不去想,而又知道的最全面。有感的能力而不去感,无觉而有灵感。如果形体不正,势不圆,松展不平,内外不合,气运就不顺,神经必受干扰,再有妙法,也不可能意静下来。必须形正,势圆松展统一,内外相合,气运平衡,才能真正静下来。此时“意注神往”(意念专注,发挥神的能动性),神会自动发挥本能,自动调整,保持中定。 6 自然 道法自然,自然是有规律的运动,要顺其自然,协调平衡是自然发展规律的体现,自然才能存在与发展。违背自然而强求,必发生混乱偏差,以至停止运动而消亡。自然必须在静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自然不是随便自流,必须在“圆、松、展、合、静”五者统一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缺一就不会有自然之感。只要能意识到“自然”就能自然做到松、展、圆、合、静。 所以说:万法归一、万法归自然,“一”是道,是自然规律,一定不可用意过强,不可强求。尤其在神奇产生时,用意采气、守所、养气时,要勿忘,勿助,勿求,顺其自然,采之,纳之,收之,养之,形如太虚,气归自然。自然是不以人为的,逆道,反其道而行之,逆修,才能了解自然。 赞赏 长按北京哪看白癜风好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