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发表在《年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医疗气功的临床指导体会 张福顺 (天津市医院,) 摘要:三调合一的状态是医疗气功的重要内容,进入三调合一的状态由合并法和引申法,通过对此两种基本方法的训练,带动患者在练功时感受“人天合一”的整体状态。另外指导患者将“三调合一”的状态生活化,时时感受“人天合一”。调心是练习医疗气功的关键和核心,充分发挥神意对形气的主宰作用,训练患者从深层意识处发出良性的念头,引导患者运用健康的心理活动来引导生命活动朝着健康方面转化。 Abstract:Thestateofthreeadjustments(i.e.,bodyadjustment,breathadjustmentandmindadjustment)beingintegratedactsanessentialroleinmedicalQigong.Suchstateisattainedthroughapproachesoffusionandextension.Bythetrainingofthesetwofundamentalapproaches,patientsareledtoexperiencethestateofintegrationofhumansandnatureinitsentiretywhilepracticing.Moreover,guidedtoconnectthe“integrationofthreeadjustments”withtheirdailylives,patientsexperiencetheintegrationofhumansandnatureallthetime.MindadjustmentservesasthekeyandcoreofpracticingmedicalQigong.ByfullydevelopingthedominanteffectofmindonthebodyandQi(pronunciation“Chi”:fundamentalvitality),patientsaretrainedtofigureoutpositivethoughtsfromdeepconsciousnessandguidedtodirectlifeactivitiestowardshealthydirectionsthroughapplyinghealthymentalactivities. 关键词:医疗气功;三调合一;天人合一;深层意识。 KeyWords:MedicalQigong(ChiKung);IntegrationofThreeAdjustments;IntegrationofHumansandNature;deepconsciousness. 医疗气功需要以各种功法为载体,对调心、调息、调形合一的状态进行操作,但要明确具体功法并不十分重要,三调合一的状态才是教授医疗气功及学习的重要内容 笔者自年起在天津医院进行医疗气功的临床与科研活动,今将临床指导患者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1通过“三调合一”,带动患者感受“天人合一”的整体状态。 三调合一的进入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合并法,即三调分别操作,熟练之后慢慢达到三条协同。第二种是引申法,即将三调中的任何一调操作至极致而引导出三调合一的境界。 调形指对身形进行调整,主要是指筋、膜、骨、肉之间的相对运动,使之放松并符合练功量与度的要求,又称为身形合度。在积极主动放松过程中,使皮肉筋脉骨、五脏六腑以及精神活动逐步的调整至高度放松和高度入静的状态。比如在对医疗气功的入门功——放松功的卧式治疗实践中发现,患者普遍反映随着形体放松的深入,呼吸逐渐变得深细匀长,精神活动也越来越宁静,逐步地感受到人天合一的整体状态,从而获得内在的愉悦和享受,继而达到培补真气、通经活络、祛病强身之效。又如笔者对站桩功治疗脊柱疾病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在松静的基础上初步做到动作规范,体验形正则气顺,气顺则神静;反之,“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调息是调控呼吸的操作活动,包括对呼吸形式和气息的操作。调息必须在松静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形体不放松,时若强行腹式呼吸则易出现气憋、胸闷等现象,若精神不安静进行调息,气就不容易做到深、细、匀、长的要求。松静和调息结合得好,才能使真气更好生长。练功中讲“腹胁空松气腾然”。最稳妥的办法是先练松静,待有基础后再行调息,不要把松静和调息齐头并进地练习。深、细、匀、长的呼吸景况是从自然呼吸练出来的,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进行自然呼吸时,慢慢把意念与呼吸结合在一起,随呼吸而出入,即做到心安气自调。心静以后呼吸也会逐渐变得深、细、匀、长,因此调息和入静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是功夫加深的表现。如果违背了这个自然规律,就会使得息不调、神不静,甚至会出现憋气等现象。把自己的意念活动和呼吸运动或气息的出入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不但可以收摄心神,而且可以激发真气产生。 调心是调控心理状态的操作活动,是练习医疗气功的关键和核心。调心的意义是改变日常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使练功者易于进入三调合一的状态。意识活动有内向、外向之分。常人的认知、判断、联想、推理,以至于发明创造等,都属于外向运用意识。由于意识活动的外向性,导致了人体气机的外向性,使之不能内藏而易于耗损。内向性意识活动,是练医疗气功的意识活动,它与外向性意识活动的指向正好相反,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意识活动的内容集中、单一化,即把游移不定的万千思绪简化、归一,把外延之意识活动内聚;二是意识活动的对象指向人体生命自身(包括形体、经脉等),这种意识活动可使气内敛,进而得到涵养、强化,增强意识活动统帅生命活动的能力。练医疗气功的运用意识主要是内向性运用意识,发挥意识的特殊能动作用,从而完美人的身心健康状态。比如在对放松功卧式治疗实践中还发现,在气功医师引导患者逐部位或逐线依次放松时,参与患者的精神内守的层次越深,则易达到三调合一的状态;场内参与患者的意识活动的同步性强,,治疗效果越好;另外气功医师的内向性运用意识的功夫层次,直接影响着患者所达到的三调合一的状态水平及治疗效果。 2指导患者将“三调合一”的状态生活化,时时感受“天人合一的大气场。 首先,把练功时神清气爽的愉悦感受扩展到生活中去,经常保持练功那种宁静舒适状态。 其次,把练功时形神放松的要求运用到生活中去,随时随地感受放松。 第三,把练功时心平气和的精神状态延伸到生活中去。经常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练。当在生活中受到刺激将要引起情绪波动的时候,要加强自己对精神的自控能力,这是更高一级的“调心”的锻炼。如果这时候能把精神自控于安静状态,“调心”的功夫层次就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3引导患者运用健康的心理活动来引导生命活动朝着健康方面转化。 充分发挥神意对形气的主宰作用。训练患者从深层意识处发出良性的念头,比如“我一定能好!”、“我好了!”、“疾病要消散!”“经络气血要充足,要通畅!”“功能要恢复正常!”等。通过训练患者积极主动运用意识,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促进形气神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郭建红,刘天君.关于医疗气功规范发展的思考[A]年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7-20 2.刘天君.中医气功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吕晓东.医疗气功的入门功——放松功[J]长寿。.01 4.郭建红.有关医疗气功规范化发展的若干建议[A]年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8-30 5.庞明.智能气功科学精义.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张福顺,医学硕士,天津市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学气功门诊医师,国家卫健委、科技部、中国科协主办的"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优秀奖获得者,天津市卫计委健康教育专家,天津市卫计委首届健康素养巡讲师大赛一等奖、最佳人气奖获得者,天津市卫计委首届最受欢迎的健康素养巡讲师获得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主管的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常务理事。专职从事中医气功、针灸与经方相结合防控和治疗常见慢病。 个人 张福顺医师赞赏 人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