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花谈谈我眼里的中国兰花

发布时间:2021-3-19 10:09:30   点击数:

中国·湘潭兰花产业高峰论坛文稿系列

《谈谈我眼里的中国兰花》

作者:

杨龙华

摘要:本文从中国兰花可以填补“国花”空白,中国兰花文化和莳兰技艺完全具备国粹的特质,如何填补“国花”空白及争取“国粹”之名的几点建议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国兰、国花、兰文化、莳兰技艺

中国兰花,是相对于洋兰来说的。香是兰之魂,这也是中国兰花区别于洋兰的最显著特征。我作为一个“无知无畏”的新兰人,对中国兰花确实研究得不透,也了解得不深。在这篇短文中,我抛出了两个话题:一是中国兰花完全有资格成为“国花”,二是中国兰花文化和莳兰技艺,完全具备国粹的特质。

对于这两个话题,深还是不深、对还是不对,都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我是莳兰人,要领悟中国兰花的核心文化内涵:素颜立信。

一、中国兰花可以填补“国花”之空白

关于中国兰花,历代以来,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人家,不管是艺术大师还是三教九流,没有人不爱中国兰花的。中国兰花,完全有资格填补中国“国花”之空白。

国花是指一个国家用来作为自己国家象征的花。一个国家通过自己国家的国花也能看出国家的文化底蕴及历史,象征民族团结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国民人格美德的精华。为各国人民高度重视,反映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浓郁的民族感情。

然而,我们国家的“国花”评选一直拖而不决,作为一个植物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度,不仅园艺花卉界的人士非常遗憾,而且就连普通国人也非常失望。关于“国花”的评选,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到网上搜一搜,就知道这个评选的大概情况了。一时是牡丹,一时是梅花,一时是“一国两花”,一时是“一国四花”,更有甚者,索性就说评选“国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劳民伤财瞎折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我想主要原因应该有三个:一是受政治干扰,没有真正地把花的精神特质与中国东方文化精髓结合起来。二是受各方利益集团干扰,尤其是各地的“争评国花办公室”,把“国花”的评选弄得乌烟瘴气。三是研究中国兰花的力量太显单薄,没有发言权。

面对“国花”评选闹剧,莳兰人虽然充分展示了中国兰花含蓄不争的高贵品质,但也未免太低调了。这三个原因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在评选“国花”的时候,这个评选的初衷不纯洁,在具体操作层面也就显得尤其浮躁和功利了,导致大绝大多数人对含蓄不争的真正“国花”---中国兰花视而不见。

关于国花的评选,我也是接触中国兰花之后才思考这个问题的。为什么可以将中国兰花作为“国花”。全国人大国花评选专家小组曾经确定了我国国花的评选条件:(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3)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对着三个评选条件,我认为中国兰花不仅全部具有,而且还有牡丹、梅花、菊花等其他花卉所不具有的生物特性与文化属性。牡丹花作为国花,固然预示着繁荣昌盛,但缺少了中国东方文化内敛含蓄的特点。梅花作为国花,固然可以彰显中国人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但缺少了除冬季以外其他季节所需要的独特生物属性与文化内涵。菊花等其他花卉,也与牡丹、梅花一样,不是缺少作为国花所必须的生物特性,就是缺少作为国花所必须的文化内涵。

而中国兰花就不同了,中国兰花相对于洋兰来说,为中国所独有,虽然按自然特性,她主要生长在秦岭以南地区,但现代养殖技术的成熟,中国兰花养殖区域早已遍布全国了。中国兰花作为观草赏花植物,没有花的时候,她同样风姿绰约,深受各阶层的人民群众所喜爱。同时,从中国兰花的品种来看,主要有春兰、蕙兰、春剑、寒兰、建兰、莲瓣兰、墨兰等七大类。在这七大类中国兰花品种中,有春、夏开花的,也有秋、冬开花的,应该是唯一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四季自然放香的常绿植物。有花的时候闻

香赏花,无花的时候观叶赏叶,人见人爱。目前,福建、广东、四川、云南、湖北等地的中国兰花产业风起云涌,其经济价值

和市场前景就不言而喻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兰花的文化内涵,就这一点来说,中国兰花应该是我们国家唯一一直与

儒家、道家、法家等优秀传统文化相依相伴而生的花卉。同时,香是兰之魂,中国兰花的香味是其他任何花卉所无法比拟的,

也是任何世界顶级香水所无法比肩的。可以说,任何一种花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都无法与中国兰花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

值相媲美。当下,莳兰人赏养并重,借兰调整心态,借兰寄托情怀,借兰发家致富,并且热衷于素雅并重,崇尚自然,以纯为美。当下的中国兰花莳养人,在积极追求兰花含蕴、端庄、柔

美、典雅、精巧等内在美的同时,也培育除了大量的不乏艳丽、华贵、热烈、奔放的中国兰花新品种。所以说,中国兰花是完全有资格成为“国花”的。

二、中国兰花文化和莳兰技艺,完全具备国粹的特质

国粹,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中国国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中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独特内涵而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其中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四大国粹”。但关于中国国粹,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十大国粹”,第二种是“二十大国粹”。“十大国粹”分别是:书法国画、中国武术、中医、京剧、汉服与丝绸、中国茶、中国瓷器、中国围棋、剪纸、刺绣。“二十大国粹”分别是:《易经》、《道德经》、中医、汉服、丝绸、茶文化、瓷器(景泰蓝)、国画、书法、古琴、中国象棋(围棋)、文房四宝、道教、中国建筑(园林、民居)、中国功夫(武术、太极、气功)、昆剧、中国烹饪、针灸、对联(灯谜、曲水流觞)、剪纸(中国结、刺绣)。当然,上面这些作为中国的国粹,也是很有道理的。但很遗憾的是,从来没有人建议将“国兰文化”或“莳兰技艺”纳入国粹

来对待。这一点,作为新时代莳兰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团结起来,在全面提高中国兰花种植技术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中国兰花莳养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国兰文化,让这种具有

典型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活动成为一种“国粹”呢?我这里这么说,虽然作为新入门的莳兰人,还显得非常肤浅。国粹,从前面的字面意思来说,一定是一个国家所独有的文化精华。当然,中国兰花的莳养在日本、韩国也很盛行,但莳兰技艺终究还是起源于中国,她完全有资格作为中国文化精华的代表而被推崇为“国粹”。虽然我接触兰花不久,也没有多少莳养中国兰花的成功经验。就莳兰心得来说,自从听了中国兰花俱乐部总顾问杨亚军教授的讲课以后,我认为莳养兰花固然有很多传统的好办法,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因品种、因时间、因地域、因环境等等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莳兰技艺。香是兰之魂,同样也是中国兰花花艺之首,这是任何洋兰都无法比拟的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突出特征。所以说,养活中国兰花很容易,但要养好中国兰花就很难了。也就是说,入门容易,但要真正养好一盆称心如意的中国兰花,那也是需要深功夫的。在上面的很过国粹名录中,像书法、国画、茶艺、武术、太极等等,也都具有这样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入

门容易,但要真正弄懂弄透是很难的,是需要时间修炼的。要真正能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莳养出好兰花来,绝对是需要时间、需要认真思考、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改进的。

三、关于如何填补“国花”空白和争取“国粹”之名的几点建议

(一)要千方百计团结所有莳兰人,以每年一届的中国兰花博览会和每四年一届的中国兰花大会为平台,积极争取中国兰花在园艺花卉界的话语权。特别是兰界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以联合起来,团结那些爱兰的人,一起提交将中国兰花作为“国花”的建议提案。

(二)要切实加大莳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力度,尽可能的让爱兰之人养起兰花来都得心应手。目前,中国兰花俱乐部在这方面已经起步,在莳兰技术推广上和中国兰花花艺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后续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等,还需要所有莳兰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要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中国兰花产业。当前,福建、广东、云南、四川、湖北等省的中国兰花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科技兰的推广仍然受到了很多排斥和抵制,这是不正常的,也是阻碍中国兰花产业做大做强和让中国兰花普及入户的最大的障碍。作为莳兰人,既要解放思想,不否定、不排斥、不妨碍科技兰的发展,又要诚信经营,不趋利忘义,不故弄玄虚。

《中国兰花》微刊来稿邮箱:qiuchunlan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jj/23090.html
------分隔线----------------------------